1.选择题- (共6题)
A.孝悌(tì) 即兴(xīng) 炽热(chì) 叱咤风云(zhà) |
B.教诲(huì) 躯壳(ké) 惩戒(chéng) 未雨绸缪(móu) |
C.哂笑(shěn) 豁达(huò) 慰藉(jiè) 一诺千金(nuò) |
D.琐屑(xuè) 眼睑(jiǎn) 稽首(qǐ) 擎天撼地(qíng) |
(1)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 和美丽的人。(魏巍《我的老师》)
(2)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杨绛《老王》)
(3)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叶圣陶《苏州园林》)
(4)我小时候,一年四季 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萧乾《吆喝》)
A.温柔 谢词 映衬 即使 |
B.温柔 谢意 映衬 不论 |
C.温馨 谢词 映照 不论 |
D.温馨 谢意 映照 即使 |
A.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 |
B.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 |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
D.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
A.惟有勇立世界界科技刨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
B.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时尚”,意在解决教育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
C.阅读不仅是夯实随州文化软实力、增强随州核心竞争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随州人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 |
D.不懂英文的张艺谋,用一部中美合拍、全英文对白的怪兽特效大片《长城》,证明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国际价值。 |
句子:以“圣地车都”战略为引领
文段:“十二五”期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自然灾害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经济增速“保五争三”总要求,A.以调整结构为主线,B.以重大项目为支撑,C.以改革开放为动力,D.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培育特色产业,着力推进城乡统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经济增速高于、发展质量优于、综合效益好于全国、全省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在全省晋档进位。
A.A | B.B | C.C | D.D |
(1)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笫一家。
(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4)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A.(1)杜甫 (2)《岳阳楼记》(3)《西游记》(4)鲁迅 |
B.(1)李白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聊斋志异》(4)老舍 |
C.(1)李白 (2)《岳阳楼记》(3)《聊斋志异》(4)鲁迅 |
D.(1)杜甫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西游记》(4)老舍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4)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诗经•秦风》)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书生意气正当时
君 然
①“史亦尝考,文亦尝校,答辩近了,犹思几度改论稿;家总要成,钱总要挣,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近日,这副对联在微博和微信上热传,不少网友为其中的书生情怀所感动。
②这副对联的作者是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时间久远、他只能依稀记得对联创作时间是2003年左右。在陈正宏看来,这副对联是“急就章”,严格来说,从平仄、对仗的角度来看都不工整,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首“打油联”。而如今,这副“打油联”因何在网上不胫而红?
③陈正宏认为这副对联之所以走红,是因为人们对其中“书生意气”有所共鸣。“书生”这个词,或者说“书生意气”,有些人觉得已经过时了。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一个社会需要发展,个人需要发展,书生本色还是需要的。现在社会上有些情况会发生,可能还是跟“书生意气”缺乏有关。
④曾几何时,“读书无用论”是不少人选择在世俗生活中抛弃精神追求的强大理由。“百无一用是书生”,仿佛做学问就意味着穷酸,执着就意味着迂腐。于是,学术圈乱象丛生,抄袭论文、伪造研究成果、重权位代替重学术……种种学术腐败令人痛心。
⑤学术界的种种失范尚且只是管中窥豹,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期,不仅读书治学如此,人生周遭大小琐事的权重也被置于功利的有色眼镜之下。在不少人那里,考量任何事物的标准都是能带来多大利益,能不能成就功名,能不能制造人生的捷径……殊不知,在这样的人生逻辑下,只要能获取功名,只要能巧取利益,便使尽各种手段不达目的不罢休,社会道德底线一再受到冲击。
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副“打油联”的走红,恰恰折射出当下人们的生活对“书生意气”所代表的单纯和底线的透支。于是有人怅惋:“曾经怀抱理想的人,那些真正经历了艰难而仍然存着一点痴念的人,才会真正被触动吧。”
⑦但我们的社会真的已至如此悲凉吗?
⑧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打油联”的走红,也意味着人们对“书生意气”的渴望。“书生”这个词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有着超越字面的意蕴,它代表着正直、理想主义,代表着在世俗生活中不忘仰望星空的胸襟与诗意,也代表着在倒退的道德底线面前拒绝流俗的勇气。这种理想主义、诗意与勇气不仅适用于学术界,更适用于任何时代的现世人生,它代表了一种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⑨有所共鸣,就当有所渴求:有所渴求,就当有所坚守。“家总是要成,钱总是要挣”,但红尘之中的那一点不可抛却的道德高度和精神追求正是这个社会内在的气蕴所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选自2016年1月6日《人民日报》)
【小题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小题2】结合选文解释“书生意气”,并补写名句。
①书生意气:________
②补写名句:书生意气,________。(***《沁园春•长沙》)
【小题3】作者认为“这副对联”之所以走红,一方面是因为_______,另一方面是因为_________。
【小题4】下列说法,与作者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A.书生意气无论对社会发展,还是对个人发展,都是有作用的。 |
B.在世俗生活中,“百无一用是书生”。 |
C.在当下社会转型期,不少人考量事物的标准是名利至上。 |
D.“家总是要成,钱总是要挣”,但道德高度和理想追求不可抛却。 |
4.语言表达- (共1题)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第三样事,我仍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5.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