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行辈(háng) 锵然(qiāng) 幽悄(qiāo) 销声匿迹(xiāo) |
B.亢奋(kàng) 褶皱(zhě) 追溯(sù) 风雪载途(zǎi) |
C.归省(shěng) 冗杂(rǒng) 磅礴(bàng) 屋舍俨然(yán) |
D.窈窕(yǎo) 连翘(qiáo) 斡旋(wò) 往来翕忽(xī) |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
B.近视患者都应该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
①倘若稍有风吹草动,它们就立即噤声,潜伏不动以确保安全。
②云雀不仅有高昂悦耳的鸣声,还是少数能在飞行中歌唱的鸣禽之一,因而得到了“叫天子"的称号
③云雀是一类体形及羽毛近似于麻雀的鸣禽,虽其貌不扬,但它能唱出最为美妙的乐音。
④但云雀非常善于把握分寸,只有在确定环境中没有鹰隼等猛禽的威胁时,才会尽情地表演。
⑤繁殖季节,雄云雀能“悬停”于空中,唱着清脆悠扬的歌曲,夸张而响亮地拍动翅膀,然后极其惊险地俯冲下来,那简直就是一首运动的诗歌。
A.②⑤③④① | B.⑤③①①② | C.③⑤④①② | D.③②⑤④① |
A.《社戏》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 |
B.《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刘成章,用酣畅的笔调,描绘出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情以及人民生命的升华。 |
C.《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
D.《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明写游鱼暗写潭水清澈,笔法妙极。 |
A.诗中两句“纵我不往”,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反问。 |
B.“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使她念念不忘,可见其相思之深。 |
C.末尾的内心独白,通过对偶的修辞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主人公强烈的情绪形象地表现出来。 |
D.全诗共三章,采用倒叙手法,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将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况刻画得栩栩如生。 |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答应
侯文秀
①一出门,阿明就被一股热气包裹住了。他右肩挂着沉重的工具包,只好一边下楼一边用左手拨打顾客的电话。然后,他把手机揣好,骑着摩托轰隆隆出发了。
②阿明是一个维修工,每天都有接不完的工单。
③来到第一家,女主人开了门,刚化了半边妆的脸吓了阿明一跳。男主人在厨房里做饭,两个孩子在玩玩具。一家四口开始吃早饭的时候,网络调试好了。阿明好久都没有和老婆、孩子一起吃早饭了,更别说陪母亲。一大早,母亲打电话来,却只是叮嘱他别中暑了。突然间,他有些难受。他想,这样下去,自己大概快要成为一个机器人了。
④这个小城,电梯公寓太少,大部分都是小高层。阿明爬了一楼又一楼,汗水却还是那一身。临近中午,他低头看了看时间,还好,能赶去看看母亲。这时候,却又接到一个电话。一个老太太说,她在家弄了大半天,电视就是放不起。
⑤阿明说,我下午来。
⑥老太太的声音突然颤抖起来。她说,你要不来,这个晌午……
⑦阿明看了看天,白得晃眼。路上几乎没有车,行人也没有。树木无精打采地垂着头。他找到了老太太住的小区,爬上六楼。门没有锁。他推开门,正要脱鞋,听见老太太说,不用,不用,我一个人独住,不讲究的。
⑧老太太的声音,比电话里平和多了。
⑨阿明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只想尽快弄好电视去陪陪母亲。母亲也像这个老太太,一个人独住。
⑩老太太在旁边说着什么,阿明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⑪说话声停了,老太太进厨房了。
⑫电视终于调试好了,阿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⑬这时,老太太颤巍巍地端出一碗醪糟蛋,放在桌上。她说,孩子,来,吃了!
⑭不,不用。阿明摇着头,拎起了工具包。
⑮吃了吧,孩子……
⑯阿明听出来,老太太的声音又变了,变成了哭腔。
⑰这是公司的规定……
⑱今天是我的生日。老太太哽咽着,可是,我的儿子不在……
⑲工具包从肩上滑了下去。
⑳老太太的声音很快又平和下来。她说,上次阿明到隔壁来修电视时,她见过他。她说,阿明长得太像她的儿子了。她说,她今天故意弄乱电视线路,就想再看看阿明……
阿明吃了醪糟蛋,心里也被老太太的那些话弄乱了。他想问一问老太太的儿子,却不敢问。
这时候,阿明的手机又叫起来。他赶紧接了,喊了一声,妈!
他听见了一声答应。但是,他一时有些糊涂,不知这声答应是来自手机,还是来自身旁。顿时,泪水涌上了他的眼眶……
【小题2】第③段中阿明为什么会“突然间,他有些难受”?
【小题3】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任选其中一个作答。
(1)阿明看了看天,白得晃眼。路上几乎没有车,行人也没有。树木无精打采地垂着头。
(2)他听见了一声答应。但是,他一时有些糊涂,不知这声答应是来自手机,还是来自身旁。顿时,泪水涌上了他的眼眶……
【小题4】老太太的声音由“颤抖”到“平和”,又由带“哭腔”、“哽咽”到“平和”,声音的变化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5】本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无人驾驶汽车会“大行其道”吗
①近年来,得益于突飞猛进的LBS、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正从概念逐渐变为现实,从实验室里的建模不断驶向街头。梅赛德斯—奔驰、BMW、特斯拉和丰田等世界汽车巨头,都已经发布或即将发布具有无人驾驶功能的车型。
②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今年2月29日起,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市民已经可以预约“机器人出租车”,由其自动规划路线前往指定地点。在中国,以百度为代表的科技公司,也已在该领域有巨额资金投入和技术突破。3月30日,百度高级副总裁、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提出了一个目标:“3年内商用、5年内量产。”这个目标,让许多热爱新鲜事物的“技术宅”激动不已,也引发了不少质疑。
③相关学者指出,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无线电公司就在实验室中研发一种全新概念技术,即利用铺设在地面上的电线进行车辆行驶方向引导以及车速控制,从而实现无人驾驶。1958年,该公司在一块试验场地上成功进行了无人驾驶实车验证。此次从理论到实证的成功,比较准确地表述了无人驾驶的核心要义,即驾驶过程编程化,系统脱离人类意识干预,进行独立工作。此后,电线换成永磁铁片,再进化成激光导航、卫星定位技术等,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要义所做的技术突破。
④研究者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社会应用价值满怀期许。从理论上来说,无人驾驶汽车首先致力于规避驾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疲劳、酒驾、情绪等问题,降低事故发生率。同时,一部分没有掌握驾驶技术的人群也可以实现独立出行,提高了汽车利用率。另外,正如人类社会发展所依仗的各类技术那样,无人驾驶汽车将对社会生活的改变推向广义,现有的以驾驶员为基本要素的城市道路规划、交通规则、路权界限等将被深刻改写。
⑤尽管无人驾驶汽车的讨论空间相当广阔,但到目前为止,它仍然存在不少重大瓶颈。从技术上来说,“驾驶过程编程化”的核心,仍然无法解决对人类行为的预测和回应,比如,当具有同等路权的行人发出手势信号,尤其是手势信号与交通信号灯有冲突时,无人驾驶汽车并不具备即时判断能力,而这种情况在城市的十字路口经常会发生。在法律法规方面,涉及无人驾驶汽车的市场准入标准、保险及责任认定等依然是争论不休的难题。另外,对其负面效应的讨论,也已经深入公共安全管理范畴。比如,如果不法分子利用无人驾驶汽车实施犯罪,其犯罪成本可能大大降低,但追责显得更加困难。
⑥行为编程化、结果预期化,固然是社会更加文明的方向之一,但也可能造成对多样性的伤害。既然技水的掌握者无法控制其发展可能带来的后果,社会管里者和法律制定者就必须更严谨考虑用公共管理及法律手段,对技木进行趋利避害。
⑦具体到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最重要的首先还是讨论和试验的充分、透明。人们无须人为规定门槛,对该项技术的接受度过分担忧,也不应预设技术的终极目标,提高其附加意义,违背客观规律将理念强行落地。目前,坚持市场原则,以真实的供需关系和现实的“马路文化”为基础,探讨无人驾驶汽车的前景,或许是该产业健康发展的方向。
【小题1】题目“无人驾驶汽车会‘大行其道’吗”有什么作用?【小题2】阅读文章,简要说说无人驾驶车从概念变为现实给社会带来哪些改变使“技术宅”激动不已。
【小题3】第⑤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出其中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小题4】试分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小题5】下列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近年,无人驾驶汽车正从概念逐渐变为现实,梅赛德斯——奔驰、BMW等世界汽车巨头都已经发布具有无人驾驶功能的车型。 |
B.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无线电公司成功进行了无人驾驶实车验证,此次试验汽车无人驾驶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证的成功。 |
C.无人驾驶汽车将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以驾驶员为基本要素的城市道路规划、交道规则、路权界限等将被完全改写。 |
D.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应该坚持市场原则,以真实的供需关系和现实的“马路文化”为基础,不应预设技术的终极目标,拔高其附加意义、违背客观律将理念强行落地。 |
3.对比阅读- (共1题)
(甲)文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大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文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佁然不动______
(2)犬牙差互______
(3)日光下澈______
(4)而犹不忍去______
(5)度石罅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向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小题3】(甲)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______,第三段探寻石潭源流,第四段突出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石谭______的特点。
【小题4】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
【小题5】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名著阅读- (共1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______,这部小说以主人公______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联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的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5.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