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邱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8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一次物理考试中,他做的一道物理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 为了保证邯郸市旅发大会的成功召开,承办方武安市政府早谋划,早动手,使武安的山山水水,沧海桑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C. 在徐州博物馆,前来参观刘胜金缕玉衣的人络绎不绝
D. 七年级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唯唯诺诺的情况。
2.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是( )
,汉字一字一音,每音又分为四个音调,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汉字的书法艺术是其他任何文字所无法相比的。 ,汉字比字母文字有更高的阅读效率,人类的眼睛视野总是一个面,而不是一条线,所以线性排列不易辨认,排成方块一目了然。 ,已经永远地扎根在人们心中,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汉字情结。
①汉字是最优美的文字之一 ②汉字最好辨认
③汉字是最动听的文字之一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符号
A.①③②④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D.③④②①

2.字词书写(共1题)

3.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1)“________(jū  gōng  jìn  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2)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________(fán  zào)。
(3)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______),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4)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______),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3.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小题1】这首诗首句描写的画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小题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最美丽的手

张丽钧

①看特蕾莎修女传记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到了插图中特蕾莎修女的那双手,那是一双皱纹堆叠、布满黑斑、粗糙难看的手。照片中的那双手,除了给穷人喂水、喂饭、擦身、洗脚、包扎伤口,就是向穷人传递爱的信息--爱怜地捧住乞讨孩子的脸,动情地抚摩临终者的头发,悲伤地托住饥饿者的下颏,将一个悲苦无助的流浪者紧紧搂在怀里,毅然拉住麻风病人可怕的残肢……

②就是这双手,从豺狗的嘴里夺下过生命,还曾把生满蛆虫、爬满蚂蚁的濒死者抱到“临终关怀院”,为他擦洗,让他获得尊严,让他“死得像个天使”。

③要知道,在古老的印度,贵族们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称做“不可触摸者”。“不可触摸者”被认为是极其肮脏的。他们没有权利喝干净的泉水,只能喝污水;如果他们的影子投到了一种食品上,这食品便只能扔掉,连贵族家的狗都不准许吃。

④面对那些被剥夺了尊严的人,特蕾莎修女从来不吝啬把自己的手伸向他们。这个不懂得留恋“美丽舒适的大房子”的欧洲女人,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了加尔各答的贫民窟中,让自己变成了穷人中的一员。她用被上帝深情吻过的双手去触摸那些渴望被触摸的人。她没有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甚至连可怜、同情这样的情感都被她轻轻地剔除,她只站在一个与他们平齐的位置上,触摸他们,给予他们爱与尊严。

⑤有一回,特蕾莎修女乘火车去一个医院请求支持。当火车经过一棵大树时,她看见一个流浪汉靠着树坐着,看样子快要死了。特蕾莎修女万分焦急,她多希望火车即刻就能停下来,以便她去到他身边安慰他啊!但是火车不能停,特蕾莎修女只好等火车在最近的一个车站停下后匆忙下车。——她真正的目的地还没有到,她是特意为这个流浪汉下车的呀!但是,当她气喘吁吁跑到那棵大树下,却遗憾地发现那个流浪者已经死了。特蕾莎修女独自在那里站了很久。她想,如果她早一步赶到,握一握他的手,摸一摸他的头发,他也不至于走得这么凄凉……

⑥特蕾莎修女坚持认为,“孤独也是饥饿”,而“遭遗弃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所以,她说:“垂死的人必须受触摸、被拥抱,即使是在生命的尽头,也必须让他们感到仍然有人在爱他们。”

⑦哥布拉麻风病收容中心成立那天,特蕾莎修女带着关爱与尊重,逐一触摸那些羞于被人触摸的麻风病人溃烂的身体。她说她不害怕被传染,她害怕的是人们心里长了麻风——冷漠。

③人世的苦难是那样真切地雕刻在了特蕾莎修女那双饱经沧桑的手上。那双本可以养尊处优的手,却偏偏选择了与穷人为伍。上帝把这双手送到人间,让它通过温暖的触摸去消除屈辱、歧视、偏见、孤苦、痛楚、羞惭……

⑨那是一双最美丽的手。

⑩虽然那双手已经谢幕,但它决然伸向穷人的姿态以及它无与伦比的伟大触摸都将成为人类精神最珍贵的遗存。

【小题1】特蕾莎修女的手“皱纹堆叠、布满黑斑、粗糙难看”,可作者为什么却说这是从“最美丽的手”呢?请通读全文,简要回答。
【小题2】文章写的是特蕾莎修女,为什么第③段插入写到印度的贵族们?
【小题3】第④段“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了加尔各答的贫民窟中”一句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小题4】第⑤段中划线句除了“气喘吁吁”这个神态描写,还从哪两个角度进行描写的,有什么作用?
6.
拓展训练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小题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锌,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山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E.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小题4】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对比阅读(共1题)

7.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有仙则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陋室 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笑有鸿儒 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或曰:“陋,如之何?”
【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小题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6.名著阅读(共1题)

8.
下面是选自《骆驼祥子》的一段话,请结合整本书作答下列小题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小题1】祥子脸上的疤是怎样来的?
【小题2】选文中的“先生”是指________,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事件)。
【小题3】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该先生给了祥子怎样的帮助。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石家庄某区养老床位分布
2010年
12.5%
年份

 

国办养

老机构

床位数

民办养老

机构床位教

社区日间

照料中心

床位教

2020年
16.6%
2030年
23.3%
2013年
3377张
90张
252张
2040年
28.0%
2015年
4280张
900张
500张
2050年
30.0%
2020年
4600张
2400张
1500张
 
请综合表中的数据,写出两条信息。
(2)材料二:观察下面两幅“孝”字书法,“孝”字是由省略笔画的“老”字和“子”字组合而成,请结合字形解释“孝”字的含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