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A. 伫立(chù) 伶仃(dīng) 炽热(chì) 屏息凝神(bǐng)
B. 孱头(càn) 猥琐(wěi) 刹那(shà) 忧心忡仲(chōng)
C. 吞噬(shì) 角逐(jué) 毋宁(níng) 不蔓不枝(màn)
D. 妥帖(tiē) 田垄(1ǒng) 嗔怪(chēn) 不可捉摸(mō)
A. 我感觉自己在喃喃自语,就像梦境中的语言一样语无伦次。
B. 回到故乡,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C. 小镇,一场冬雨不期而至,噼噼啪啪倾倒在酒吧前黑黝黝的街道上。
D. 在孩子玩手机的问题上,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和孩子共同成长。
A. 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 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
C. 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D. 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_____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B.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 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D. 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诗人——诗歌
B. 《爱莲说》——周敦颐——北宋——议论性散文
C.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英国作家一—传记
D. 《望岳》——杜甫——唐代——五言律诗
2.诗歌鉴赏- (共1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 诗歌首联写农家在丰收之年拿鸡和猪招待客人,“莫笑”写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 颈联写乡俗民事,展现了村民勤劳简谱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淳朴的乡土风俗的赞美,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C. 尾联写归途之感,“无时”是“没有时间”的意思,表达了作者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他人。
D.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平、富饶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小题2】古诗文中一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本诗颔联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春雨梨花
①每当梨花盛开的时候,梨乡都要举办梨花节。每年的梨花节前,都会有一张素洁得如同梨花一样的请柬飞到我的案头,传达着梨花对我的召唤。
②我在一个飘雨的日子,踏上了去梨乡的路途。一路风雨,心中默念着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却全然没有女词人那种洒脱和悠然。“梨花一枝春带雨”,美倒是美,可那柔弱的梨花,能经得住几番风吹雨打?记得当年秋末,大丰收后销不出去的雪梨堆得像小山,压得人们心里透不过气来,梨农们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去年夏天,梨乡的朋友捕来一箱他们自己生产的雪梨汁,细细地品上一品,那甜丝丝和凉幽幽的浸润,又让人闻到了梨花的芬芳。我想,今年梨农们该不会为销梨发愁了吧。
③细雨霏霏,春意阑珊。路旁是一片片青绿色的麦田,阡陌间的农人披着雨衣,烟雨中,一望无垠的绿一直铺上西边山影朦胧的太行群峰。干旱的北方原野,此时竞有了一种江南水乡的气息和韵味。
④车到梨乡,只见蒙蒙细雨之中,地上一层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树万树,依旧如雪,只是有些稀薄。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梨花如海,俨然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人整个身心都变得清纯而宁静。
⑤拨开横陈的枝桠,迎着甜丝的细雨,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去亲近梨花。枝头上,或一丛丛一簇簇.或星星点点,或密或疏,或浓或淡,一色的浅素嫩白,有着一种令人心颤的圣洁的美。越往深处,枝与花越稠密,不时拂面擦身,留下一片水痕一抹暗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丛丛梨花,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绽放着少女般清纯的笑靥,深情地贪看着这雨中的春光,让人不忍去触摸他们,生怕惊动了一个个美丽的梦。
⑥细雨还在飘着,天空中似有千万条飞舞着的丝线,北国的雨竟然也像江南的雨一样的缠绵。身旁的花枝在雨中簌簌抖动,不时有一阵雨珠和花瓣掉落,一层素馨飘零,如同一曲缥缈而伤感的弦乐。花浓雨密,香雾迷离,分不清哪是花哪是雨。这雨中的花,这花中的雨,这清凉的芬芳,这芬芳的清凉,花香水色,似梦非梦。啊,这美丽而圣洁的陶醉与洗礼,竟会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不由得想起一些古人吟咏梨花的诗文,李重元的“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秦少游的“梨花满地不开门”,还有洪升的“天涯谁品梨花雪”等。这花与诗,浇上这缠绵的细雨,营造出一片忧伤的美丽,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美好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虽年华暗替,终也不改。
⑦一年一度,花开花落。梨花的花期虽短,留给人的美却永恒。更何况花落过后,还有果实的生长,还有秋天的希望。遥望中秋时节,这片片梨园当是枝叶葱茏,黄金万点,雪梨飘香。到那时,人们就又会想起这些洁白的,在细雨中飘落的梨花。
【小题1】分析文章第一段作用。【小题2】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小题3】用简洁的文字说一说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梨花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小题4】文章引用了大量古代诗词,你认为引用这些诗词有哪些作用?
【小题5】请写出你对第⑥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小题6】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具体分析。
4.对比阅读- (共1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纪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善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递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款?
(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道;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山门圮于河________________ (2)棹数小舟________________
(3)庞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 (4)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老河兵闻之 然往来视之
B. 盖石性坚重 功盖三分国
C. 山门圮于河 湮于沙上
D. 如是再啮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道。
【小题4】用“只知……,不知……”概括讲学家和老虎的“知”与“不知”,归纳事物的相同道理。
(1)概括: (2)相同道理:
5.作文- (共1题)
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如团圆梦、大学梦、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
请以“我的 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500字;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
6.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作文:(1道)
基础知识综合:(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