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初中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五)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84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4

1.选择题(共4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放翁晚年,更多的是平常之心。“九十衰翁心尚孩,幅巾随处一悠哉,偶扶拄杖登山去,却唤孤舟过渡来。”他兴趣昂然,不断地杖藜外出。“_______”,他那时对外出接触世风民情与大自然的理解,和我们如今某些豪华的旅游大相径廷。所以,他从司空见惯中看出“山从树外参(cī)出,水自城阴曲折来”,看出其中我们容易忽略不计的迂回有致的曲线;他从屡见不(xiăn)里看到“片月又生红(liăo)岸,孤舟常占白鸥波”,看到其中我们常常视而不见的斑斓色彩。同时他看到农事稼(sè),体味到乡间情味:“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新茶”。

【小题1】文中加点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参(cī)   兴趣昂然B.屡见不(xiăn)  杖藜外出
C.红(liăo) 大相径廷D.稼(sè) 斑斓色彩
【小题2】填入文中画波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柳暗花明又一村
B.楼船夜雪瓜洲渡
C.小楼一夜听春雨
D.买尽烟波不用钱
【小题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B.知识愈浅薄的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C.这篇文章让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D.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
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
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
D.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3.
对下面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

九曲棹歌(其二)

宋·朱熹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注]①一曲溪之北见第一峰——大王峰,也叫天柱峰。大王峰的左侧有幔亭峰,在峭壁上刻有“幔亭”二字,而幔亭峰就是神话故事中武夷君宴请乡人的所在。宴会之前虹桥架空,宴会之后,虹桥飞断。

A.题为“九曲棹歌”,诗歌首句为“一曲”,故中推知此溪共九处曲折,本诗为第一曲,作者从此处上船。
B.“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溪流,“蘸”是浸的意思。不说倒映水中,而说幔亭峰浸水中,正表现山水融合之美。
C.“虹桥一断无消息”作者游览九曲溪,抬头见彩桥,从而引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D.本诗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典故的手法,如“虹桥”就是用典;而“锁翠烟”则用了拈连的艺术手法。
4.
过春节张贴的门联是城市或乡村记忆的文化符号。门联既传达出不同的家风文化,又展现着老北京人的精神面貌。对下列联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恩家庆,人寿年丰。
理解:表达对国家的感恩之情,祈望家中有喜庆之事,家人健康长寿,年成好。
B.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理解:彰显了以忠厚之德治家、圣贤诗书教育子孙的家风,期望家运久远绵长。
C.增得山川千倍利,茂如松柏四时春。
理解:祈望生意规模,犹如山川一般宏大;诚信无欺,好似松柏一样四时长青。
D.清华词作云霞彩,典重文成金石声。
理解:希望词作清新华丽,像云霞般绚丽;文章典雅庄重,如金石之声般铿锵。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田单复国

田单,齐国临淄人也,为市掾。危亡之际立田单为将军,抗击燕军。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之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收民金得千溢 ,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掳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 。”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

(节选自《史记·田单列传》) 

(注释)①市掾:管理市场的小官。②版插:筑城的工具。③飨:犒劳。④千溢:形容财宝之多。⑤安堵:平安无事。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燕王以为 然:
②乐毅归赵 因:
之    许:
④燕军由此懈    益: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田单知士卒 之 可用
A.公与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B.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C.悍吏来吾乡(《捕蛇者说》)D.居庙堂高(《岳阳楼记》)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②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小题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故 且 缓 攻 即 墨 以 待 其 事
【小题5】结合选文,说说田单采用了哪些巧妙的计策化解了齐国的危机。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有多大一个“中华骨髓库”?

①1992年中华骨髓库由中华红十字会创建,实际上是骨髓捐献志愿者的资料信息库。

②“捐骨髓怎么捐?”“捐骨髓和献血一样吗?”“捐骨髓就是抽脊髓吗?”在大多数人眼里,骨髓移植依然陌生而遥远。

③实际上,造血干细胞移植有三种: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脐带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因为人体内有三个部位产生和存储造血干细胞,分别是骨髓、外周血(骨髓之外的周围静脉血)和新生儿的脐带血。目前主要采取外周血采集,这种方法是不会给供者带来痛苦和任何不良影响的。

④外周血采集的过程很简单。采集前,注射动员剂。目的是促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游离到血液中去,使供者血液中有效造血干细胞数量增多,这样采集更加快捷。动员剂对人体没什么伤害,不过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疼等症状,但停药后会自动消失。

⑤采集时,供者的左右手臂都插上一根输血管,输血管与细胞分离机相连。血液从供者的右臂抽出,经过血液分离机分离出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再把剩下的血液通过输血管由左臂送回体内。这个时候,供者的外周血并不与采集器直接接触,而是从美国进口的一次性输血管中循环,完全保证了供者的安全。

⑥至于采集量,要根据供者的体重来决定,一般情况下采集的造血干细胞约为50毫升,只占人体内造血干细胞总量的3% 。由于造血干细胞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所以供者捐献后一两周内就能恢复到原有的数量,手术后不需要任何的额外休息和调养。

⑦人是如此的巧妙,几克重的骨髓,就能让另一个人开始他新的生命。在新浪网关于“您是否愿意捐献骨髓给白血病患者”的调查中,72%的调查者表示愿意捐献。

⑧不过,这样的现实也不容忽视: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超过了60万,但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也就是说志愿者只占到总人口的万分之四。而在美国,截止到2004年8月,美国国家骨髓库就已经有550万志愿者,相合率高达80%,平均每年移植2000例,增加志愿者30万。

⑨那么,我们要做的也只是到正规的献血车上,伸出手臂,6~8毫升的血样,就能让等待的生命看到更多生的光明!

(摘自于《中国青年报》)

【小题1】阅读全文,说说医护人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确保捐献骨髓志愿者的安全的。
【小题2】阅读文章第⑤段,说说加点词语“这个时候”具体是指什么时候。
【小题3】下面语句中加点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一般情况下采集的造血干细胞约为50毫升,只占人体内造血干细胞总量的3%。
【小题4】全文介绍的是“中华骨髓库”,但文章第⑧小节为什么还要向我们介绍美国的骨髓捐赠情况?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小题1】阅读全文,说一说你对文章题目“母亲的心”两层含义的理解。
【小题2】第⑧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3】说说对第⑨段中“放下母蟹的那一刻,她潸然泪下!”这句话的理解。
【小题4】文章结尾为什么说“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

4.语言表达(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谈谈你的观点。

近日,有一家出版社日前推出一套“西方经典通读”系列丛书,并请网友投票,从于丹、易中天、韩寒等明星中,选取一位最适合代言“经典通读”的人。据了解,该丛书精选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一批影响世界的西方思想巨人的学术经典,包括《资本论》、《社会契约论》等20部。出版社想通过缩短冗长句子,删减拗口词汇,加入通俗事例,从而使经典著作通俗化。

5.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朗读者》中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就像冷遇见了暖,就有了雨;春遇到了冬,有了岁月……”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你有过怎样的遇见?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或是带给你影响最大的哪次遇见呢?

请以“最重要的遇见”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不得抄袭、套作。(5)要有真情实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