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初中九年级6月模拟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843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6/24

1.选择题(共11题)

1.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他游刃有余地驾驭着镜头下的线条、颜色、光影、结构和空间,这使很多其他摄影家望尘莫及
B.成功必须经过努力,没有人是一蹴而就的。
C.我不确定我能否去打保龄球,到时我会见风使舵的。
D.对于学习上的小问题,他总是不以为意,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由于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让“都教授”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B.“5·18”盐城名特优产品展销会上,东台西瓜、惠民酱油、硕集百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C.4G视频通话、4G视频点播、高清“电子警察”等4G业务已经逐步为人们熟知和了解。
D.南京青奥会火炬传递将采用网络传递,力求简约而隆重、开放而创新。
3.
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2分)
①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
②就拿金色“外衣”来说吧,别以为那是为了好看。
③“玉兔”号月球车也堪称我国史上最难造的“车辆”。
④由于它是百分百“中国制造”,所以每一个环节,差不多都是一项技术创新。
⑤事实上,它的作用在于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缩小昼夜温差。
A.③②④⑤①B.③②④①⑤C.③④②①⑤D.③④②⑤①
4.以下措施不能起到增强大棚中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
5.以下措施不能起到增强大棚中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
6.图甲为某植物叶片结构示意图,乙图A,B,C为生理过程示意图,E,F表示两种物质。请据图回答:

 

7.下列植物中,都能产生种子的一组植物(   )
8.下列植物中,都能产生种子的一组植物(   )
9.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0.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11.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2.字词书写(共1题)

12.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文学曾经是艺术殿堂里熠熠()生辉的一朵奇pā();作家也曾被誉为“拯救灵魂”的英雄。当年,鲁迅先生正是意识到“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才yì()然弃医从文,才为我们留下了那么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今天,当我们再无须为衣食而忧的时候,“文学”却正日渐离我们远去,它的“圣洁”也在日益淡()。守住我们精神的家园”不仅是一个漂亮的口号啊!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试把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3.句子默写(共1题)

13.
名句默写。(10分)
(1)    ,必有近忧。   (《论语》)
(2)洛阳亲友如相问,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4)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雁门太守行》)
(5)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6)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7)    ,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8)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
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正如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的“
   ”。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4.
阅读《将就与讲究》,回答后面的题目。
将就与讲究
陈世旭
①看到一篇谈人们在生活中的将就与讲究的文章,认为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过日子不妨讲究一些,不必那么将就,一辈子吃饭只求果腹,穿衣只求遮体,永远是一碟老酸菜下泡饭,一身过了时的旧衣裳。为什么不可以吃好点,穿好点?
②这意见我完全赞成。好不容易活一辈子,真不必太亏待自己。我略有些不同意的是,作者所说的“吃好点”指的是公认的美味佳肴,“穿好点”指的是时尚品牌。因为我觉得,美味佳肴和时尚品牌固然不错,但除此之外还有吃好和穿好的方式在。
③小时候,父亲微薄的薪水要养一大家子人,日子过得很拮据。饭菜是最简单的,衣裳是典型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姐姐穿小了给妹妹穿,哥哥穿小了给弟弟穿。但母亲总是把最简单的饭菜做得极为可口,没有油,拿一块肉皮擦擦锅底,把冬瓜、萝卜、豆腐之类烧得看上去、闻起来都像红烧肉。我最喜欢吃的是她用米汤煮的锅巴粥:稀稠适度,上面漂着碧绿的丝丝菜叶和晶亮的点点油星。为了节省自来水的钱,几个孩子的衣裳,母亲每天都挑到很远的河边去洗,靠棒槌和搓板洗得干干净净。晾晒干了,缝补破烂,针线像绣花一样,比没补的还好看。然后用一只掉了搪瓷的大水杯,装上滚烫的水,熨得有棱有角。不明就里的邻家孩子们很是羡慕,对他们家大人说我们家的孩子总有好饭好菜吃,总有新衣新裤穿。
④过日子是将就还是讲究,乃是一个生活品质问题。我所理解的生活品质是一种舒心,一种惬意,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感觉,是在自身具备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既有在生活中找到最佳状态的敏感,又有创造愉悦的心灵空间。除了保持基本的物质生活水平及身心健康之外,特别懂得生活,特别会过日子,能够从中获得快乐、幸福、舒适、安全的主观感受。就是说,所谓生活品质,除了包括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还包括体验生活之美的能力。
⑤注重生活的品位和质量,日子过得细心因而精致。有独特的个人爱好和精神追求,包括居住、服饰、饮食、旅游、休闲、体育,都是那么得其所哉。即便收入颇丰,也并不挥霍;居住舒适即可,陈设未必奢华;饮食不厚重肥腻;穿着首先是清爽得体;有工作的乐趣,也有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温馨;生活充实,人生完整,心智健全,自信,乐观,开朗,友善,懂得敬畏;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肯为之付出努力;坚持自我,同时又尊敬别人。因为这一切而广受尊敬,这尊敬又直接给自己以社会满足感。
⑥生活品质并非什么高深的问题。乃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定条件下寻求该条件下最好的风格与方式。真正的生活品质,与人的精神文化追求、对社会与环境的认同密切相关,不是单纯的物质水平问题,不是单有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的提高就一定能达到的。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以后,品质生活更大程度上其实表现在精神层面,表现在营造生活的意境以及身心的和谐度上。
⑦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同时也就会失去生活品质的实相。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以低级炫耀的方式表现自我的生活品质,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富裕和福祉并不是一回事。我们在媒体上见到的那些在海外疯狂抢购奢侈品的富裕人群,其所表现出来的粗鄙恐怕很难让人对之发生敬意。反过来,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许多人并非豪门身世,然而他们的生活品质却被人羡慕与赞叹,这源于他们领悟生活微妙的独到智慧。
⑧创造美好,拥有美好,维护美好,强调品位、品鉴,注重外观和内涵的统一协调,成为一种本能的追求,一种博雅的情怀,一种静水深流的境界,充分表现出对生活的一种成熟理性。
⑨这才是对生活的真正讲究。
【小题1】通读全文,作者认为什么才是对生活的真正讲究?请用原文回答。
【小题2】第③小节,作者记叙自己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什么作用?
【小题3】第⑦小节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4】“将就与讲究”本是并列关系,但在本文论述中作者有所侧重。你认为作者强调的是哪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5.对比阅读(共1题)

15.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16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
(乙)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赋役,未尝辄出符移ƒ,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多临轩顾问:大多会到亭台处观察提问。③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④揭:公布。⑤后期:误期。⑥累:连续。⑦擢:提升。
【小题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先帝简拔以陛下: (2)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年少者往往罢:   (4)每期赋役:
【小题2】选出下面句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以咨之如外人
B.愿陛下亲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教准增年异二者之为
D.帝器重之曾其所不能
【小题3】(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 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小题4】简答题。(6分)
(1)结合选段(甲),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3分)
(2)通读选段(乙),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6.名著阅读(共1题)

16.
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完成题目。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造物者》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   (人名),诗歌把对 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自然的咏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
(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她被迫去干艰苦的活儿。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担水、生火、做饭、洗衣,而且还要忍受她们姐妹对她的漠视和折磨。到了晚上,她累得筋疲力尽时,连睡觉的床铺也没有,不得不睡在炉灶旁边的灰烬中,这一来她身上都沾满了灰烬,又脏,又难看,由于这个原因她们就叫她——灰姑娘。
这段文字出自哪一部童话集?“灰姑娘”现在成为哪一类人的代名词?

7.作文(共1题)

17.
以“成长需要 ”为题作文。
提示: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