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南京六合区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843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6/14

1.句子默写(共1题)

1.
用诗文原句填空。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诗经•周南》)
(2) 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6)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8)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9) 人生征途中,我们总会遭遇挫折,这时我们不妨借用李白《行路难》中“   
  ”两句诗来激励自己,努力到达理想的彼岸。

2.诗歌鉴赏(共1题)

2.
【古诗阅读】
满江红·金陵怀古
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注释〗
①萨都剌,元代诗人,公元1332年任职江南,移居金陵。
②畴昔:从前。
③胭脂井:在今南京城内。隋兵攻打金陵,陈后主与妃子避入此井,终被擒。
④寒螀jiāng:寒蝉。
⑤蒋山:钟山。
【小题1】这首词将山川风物依旧和六朝繁华不再进行对比,抒发了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怀古感慨,下片中“   ”三字用直白的语言表现了这种情绪。
【小题2】全诗将情感巧妙地熔铸在景物中,试举一例说明。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文章
砚,只为磨墨而生
宰予
砚,俗称砚台,是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古代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宋代米芾对一方山形砚台爱不释手,还专门为它写了《研山铭》,连续三年抱着砚山入睡,真是痴迷到一定境界了。
砚台一物,大致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于研磨的石槽、石板。目前所知道最早的成型石砚,出土于一座战国秦墓,跟毛笔、墨块放在一起,文房四宝在这时就已有其三了。
汉代的砚,往往还附带一块研石,就像捣药的杵,被称为“研杵”。这说明当时墨锭制作工艺尚未成熟,不能用手捏着墨直接在砚上磨,需用研石将墨块碾碎磨细。东汉之后,随着制墨工艺进步,墨锭可直接用手捏着磨,就不需研石了。
早期的砚注重实用,普遍造型朴素,只有一些贵族墓葬才会出土比较精美的砚。唐宋以后,日常所用的砚造型也日渐丰富。比如唐代流行龟形砚、鱼形砚,明清流行牧牛砚、虎伏砚等,精彩纷呈。
制作砚台,主要材质是天然岩石。但并非所有石头都适合做砚,必须精挑细选,核心因素就是材料的硬度。
墨锭的莫氏硬度通常在2.3左右,想让它轻松磨出墨汁(称为“易发墨”),砚石中要有石英、长石等硬度较大(6-7)的矿物,它们是决定发墨效果的关键成分。然而柔软的毛笔也要频繁接触砚台,如果硬度太高,容易损伤笔毛,缩短笔的使用寿命。所以,砚台又必须有一定的柔韧性。通常,在砚台中占主流的成分是方解石、绢云母等,硬度在2-4之间,质地偏软,细腻滑润,不易伤笔。
从微观视角看,砚面经过打磨后,软石部分磨损较大,微微下凹,硬石颗粒则微微凸起。研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众多“小刺”从墨块上刮下墨粉,再溶于水中。硬质的石英、长石颗粒必须很细,分布也要均匀,研磨出的墨汁才够细腻均匀,不会出现粗粒。各种矿物成分之间联结紧密、颗粒间空隙小,砚台就“不吸水”,墨汁更不易干涸。
符合这些标准的就是一款好砚,人们将广东的端砚、甘肃的洮砚、安徽的歙砚、黄河岸的澄泥砚,并列为“四大名砚”。
端砚、洮砚和歙砚都是天然石头做成的。端砚出自广东肇庆,颜色多彩,石质娇嫩,摸起来像婴儿皮肤一样细腻。洮砚出自甘肃洮河,石色碧绿,颇为秀美。歙砚出自安徽南部、江西北部一带,多位青黑色,其代表为南唐李后主最爱的“龙尾石砚”,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的溪流中,质地细密温润,叩之声音清越。宋代大书法家蔡襄曾专门写诗赞美它,将它与天下至宝“和氏璧”相提并论。澄泥砚比较特殊,用于反复淘洗、过滤后的细泥烧制的,属于陶砚。因其原料讲究、工艺独绝,磨墨效果可媲美石砚。
今天,除了少数书画爱好者,我们平时写字用的多是现成的墨水或墨汁。墨从固体到液体,砚失去了用武之地,也就渐渐淡出日常生活了。
(选自《博物》杂志2016年第2期,有删改)
【小题1】阅读文章主体部分,概括主要内容。
→ 制作砚的材质要求 →
【小题2】第8段划线句中“这些标准”具体是指什么?
【小题3】分析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1)所以,砚台又必须有一定的柔韧性。
(2)研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众多“小刺”从墨块上刮下墨粉,再溶于水中。
【小题4】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砚台,大致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于研磨的石槽、石板。就目前情况而言,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砚在战国时期就有了。
B.并非所有石头都适合做砚台,核心因素是材料的硬度。砚台要有硬度在6-7的关键成分,但主流成分硬度应该在2-4之间。
C.从微观视角看,砚面经过打磨后,表面其实是凹凸不平的,凸出部分对发墨效果起决定作用,如石英、长石等矿物。
D.澄泥砚属于陶砚,因其原料讲究、工艺独绝,大书法家蔡襄曾专门写诗赞美它,将它与天下至宝“和氏璧”相提并论。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4.
(题文)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填空。
前人对南京的评价中,有三句话最让南京人引为自豪:一是诸葛亮说的,钟山龙蟠,石头虎,真乃帝王之宅也;二是吴敬梓说的,金陵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三是朱自清说的,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南京的山川形势,人物风流,古迹名胜,着实令人艳,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节选自薛冰《家住六朝烟水间》)
【小题1】(小题1)给横线点字注音。
()
()
【小题2】(小题2)“金陵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语出自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    

5.作文(共1题)

5.
以“又站在这十字路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