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直属联盟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83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5

1.字词书写(共1题)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世界上哪有如此豪放热烈的鼓声——气势磅礴,刚劲奔放。恨不能有千万只耳朵,听鼓点的激情;恨不能长千万双眼睛,看鼓槌的狂热。在腾腾沓沓的鼓声中,山峦开始扭动身姿,树木开始shū(______)展筋骨,河水开始倒流,天空开始旋转。静mì(______)。平日里,黄土地就像一幅贴在窗口的窗花,tián(______)静得不发一丁点的声息。一朵山丹丹花儿在背坡上,静静悄悄开放了,又悄悄静静diāo(______)零了。

2.句子默写(共1题)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悠哉悠哉,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3)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4)青树翠蔓,____________,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5)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绘洞庭湖烟波浩渺、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3.诗歌鉴赏(共1题)

3.
诗歌联读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唐代 柳宗元

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

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

已酉端午

元代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注释)
①元和十年(815)正月,柳宗元被贬十年后奉诏回京,临行前永州亲友为他饯行。至驿站后他感慨万千,便写了这首七言绝句寄给他们。②独醒:出自《楚辞·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③高阳:指汉高祖刘邦的谋士郦食其,在楚汉战争中,他多次为刘邦出谋,并亲自劝说齐王田广归汉,使刘邦未经一战而得齐地七十馀城。④此诗作于公元1369年(明太祖洪武二年)夏历五月初。
两首诗都有使用 “独醒”这一词,但抒发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4.文言文阅读(共2题)

4.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 
(2)折蛇行(______)
(3)右臂支船(______) 
(4)病终(______)
5.
文言文阅读

三游乌龙潭记(节选)

谭元春

冈合陂陀,木杪之水坠于潭。清凉一带,坐灌其后,与潭边人家檐溜沟勺入浚潭中,冬夏一深。阁去潭虽三丈余,若在潭中立;筏行潭无所不之,反若往水轩。潭以北,莲叶未败,方作秋香气,令筏先就之。又爱隔岸林木,有朱垣点深翠中,令筏泊之。初上蒙翳,忽复得路,登登至冈。冈外野畴方塘,远湖近圃。宋子指谓予曰:“此中深可住。若冈下结庐辟一上山径頫空杳之潭收前后之绿。天下升平,老此无憾矣!”已而茅子至,又以告茅子。

(注释)①陂陀:倾斜。②木杪(miǎo):树梢。③清凉:清凉山。④坐灌其后:坐落在乌龙潭的后边。⑤浚:深。⑥蒙翳:此指草木覆盖。⑦頫(fǔ)低头。同“俯”。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筏行潭无所不 渔人甚异
B.令筏先之  蒙乃始
C.在潭中立  皆空游无所依
D.又告茅子  其境过清
【小题2】给划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断三处)。
若冈下结庐辟一上山径頫空杳之潭收前后之绿。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
又爱隔岸林木,有朱垣点深翠中,令筏泊之
【小题4】谭元春是明代文学家,“竟陵派”的创始人,倡导诗文“幽深孤峭”的风格。
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谭元春这一风格在本文中的体现。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文学类作品阅读

近侍家堂又一年

王瑞锋

(1)春节,我回到于庄——我出生又费尽万般辛苦逃离的北方小庄。

(2)逃离的路径只有一个,半耕半读,听起来颇有诗意实则艰辛。于庄像一柄弹弓,耕地和读书是两根皮筋儿,铆的劲儿愈足,石子飞得愈远。

(3)我总算被投进了城里,斑马线、地下铁、办公隔断、鸽子笼,像娘养的春蚕。每只蚕都有自己的隔断,吐丝作茧,井井有条。

(4)即使人生轨迹滑得再远,血脉、宗亲、文化……一种无法言说的魔力,把我拽回了原点。

(5)现在的我,城里人——其实不过是个在广州租住隔断间的广漂,作为家族中唯一读书走出去的男丁,被允许侍立在老爷(乡音,即爷爷)侧旁,参与家族古老的春祭。

(6)于庄称祖先为“家堂”,请家堂,即把逝去先人的魂魄请回家,由家族长者主持。王家的仪式自是老爷主持。

(7)对于劳作一年的于庄人来说,春节是对祖先恩赐的回馈,同时祈求祖先再予恩赐,赐福麦子,赐福桑麻,赐福繁衍,赐福世俗的一切,这是信仰,简单而不可冒犯。

(8)年三十早晨8点,当朋友们沉浸在红包、美食和旅游的喜庆中,我正陪老爷洒扫庭院,准备“请家堂”。

(9)堂屋内,大八仙桌居正中,摆满丰盛的供品,鸡、鱼、肉、菜,鸡须为公鸡。左右太师椅。一张卷轴高高挂起,内画一座大四合院,数代祖先名字按辈分由高到低排列。

(10)一切收拾妥帖,老爷双手执一把燃香,毕恭毕敬立在大门口,待我把鞭炮点燃,烟雾缭绕中,他口中念念有词:“祖先们,请照顾好咱们的家人小辈,保佑他们平安。”

(11)“列祖列宗,过年了,(回)家来吧。”喊毕,老爷把燃香逐一插到门两侧,再将一根丈长的木棍横在门前,仿佛那能阻挡一切牛鬼蛇神。随后,他走进堂屋,在写满祖先名字的卷轴前,恭敬地将三支香插进装满麦粒的香炉内,家堂算被请了回来。

(12)《论语》有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时,我仿佛看见逝去的亲人们正排着队,从空中飞回于庄,飞进他们曾经的家,在八仙桌旁落座。

(13)中午12点,一年当中最丰盛的饭食——“年饭”开始了。老爷将一盘炖公鸡端到八仙桌上,念叨些吉祥话,祭洒鸡汤、白酒,再放一挂鞭炮后,大家才能开始享受美食。此后三天,每餐每食,也都遵循这样的礼数。

(14)几十年来,于庄的春节没有丝毫变化,饭菜一模一样,礼数一模一样。是日晚上,外界万家灯火吃年夜饭,于庄人则要斋戒,熬五更,等到午夜12点,烧纸钱元宝,放鞭炮,跪拜祖先后,才能进食——水饺,馅儿是芫荽豆腐,取延岁得福之意。

(15)翌日大年初一,庄重的一日。男丁一拨,女眷一拨,孩童一拨,次第给祖先牌位和老人磕头拜年,称为“拜家堂”。

(16)在最严苛的时代,即便谱碑被砸,家谱被烧,我的乡村干部老爷仍会在一张红纸上,于深夜暗暗写下祖辈的名字,摆在八仙桌上,磕头,偷偷烧掉,算是祭拜了祖先。

(17)磕头,亦称跪拜,源出《周礼》,要五体投地。历经千年沿革,曾一度被废除,但难究其因,跪拜礼在于庄却留存了下来。

(18)现在,我跪在席子上,双掌撑地,额头触地,给祖宗牌位磕四个头,再给老爷和奶奶磕两个头。

(19)不过,当我上初中时,历经思想洗礼,也曾像牛逼哄哄的时代里那些牛逼哄哄的人物一样,勇敢地站在祖先牌位前,大声斥责磕头跪拜是封建礼教,立誓废除这些礼节。不到一分钟,我的雄心壮志被我爷(乡音,即爸爸)一巴掌打碎。

(20)祖先到底是什么?他们在哪里?又如何保佑族人平安?就像牌位前香炉中的缕缕青烟,飘忽不定。

(21)青烟氤氲中,我看到了大老爷的牌位,这才意识到,他去世两年了,已成了祖先。更老的老人还健在,大老爷不能入卷轴,老爷把他的名字歪歪扭扭写在一张黄色的火纸上。

(22)大老爷在世时烟袋不离手,大字不识但逢人便念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离开于庄,他是最坚定的支持者。

(23)大老爷是老爷的亲哥,老爷忌恨了他一辈子。他们的爷就像余华《活着》里的地主福贵,卖地卖房败光家业,新中国成立后被阴差阳错划成中农。老爷是大炼钢铁的热血青年,眼瞅着将成为工人阶级,却被大老爷拽回于庄生产队。彼时家里已揭不开锅,多一个劳力多一份工分和粮食。

(24)一族之风俗,一年之盛仪。大年初二,年的最后一天,也最隆重。下午三点,五十多名族人聚集到祖坟麦地,“送家堂,送祖先回去”。老爷点燃火纸,扬洒谷汤,祈福祖先保佑,稼穑丰饶,子孙炽盛。刹时鞭炮齐鸣,震耳欲聋。

(25)麦子黄了又青,人来复去,只剩茫茫的麦田、桑树和新鲜的雾霾。几天后,我也离开于庄,漂回城市,继续学着如何出人头地。

(26)我想,祖先更恐惧一个寂静无声的春节。离开,大概只是为了思念。

【小题1】本文运用全景扫描的方式展示了一个北方小村庄——山东于庄“侍家堂”的风俗活动全过程。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侍家堂”的三个风俗活动。
【小题2】本文的语言于疏淡处见雅致,别有韵味。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我总算被进了城里,斑马线、地下铁、办公隔断、鸽子笼,像娘养的春蚕。每只蚕都有自己的隔断,吐丝作茧,井井有条。(体会加点词和比喻的妙处)
(2)一切收拾妥帖,老爷双手执一把燃香,毕恭毕敬立在大门口,待我把鞭炮点燃,烟雾缭绕中,他口中念念有词:“祖先们,请照顾好咱们的家人小辈,保佑他们平安。”(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小题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文章22、23小节插叙内容有什么作用?
【小题4】结合全文和链接材料,探究“我想,祖先更恐惧一个寂静无声的春节”的深层意蕴。
(链接材料)

材料一:宗族的文化功能是一种以传承乡间传统礼俗为特征,以形式多样的宗族活动为载体,唤起广大族众历史感、道德感和归属感的功能。

——百度

材料二:“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尼克松《不战而胜》

7.
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即便地球要“流浪” 不该让太阳“背锅”

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乍看上去似乎又蹭了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热点,电影里科学家发现太阳异常,并预测太阳将进入红巨星膨胀阶段,想要地球存活,唯一的出路就是带着地球“流浪”。

不过现实恐怕要让科幻迷失望了。过去30年的卫星测量显示:太阳的能量输出并没有增加。换句话说,即便将来有一天地球要去“流浪”,也不能让太阳“背锅”。

在过去超过45亿年的时间里,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的确一直是天气、气候和地球生命背后的驱动力。按照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的说法,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最基本的能量源,也是空间天气扰动的主要源头。太阳辐射变化影响着大气运动,也带来地球冷暖变化、四季轮替。

不过,最近地球上观测到的气候变暖,却不能归因于太阳活动的变化。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在今年世界气象日致辞中就提到,地球上的冰雪融化和海洋升温,是由大气中的长寿命温室气体驱动的。

具体来看,2017年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百万分之405.5,并在继续上升。自1990年以来,长寿命温室气体的总辐射强迫气候增温效应增加了41%。在过去的10年中,二氧化碳在增加的辐射强迫中约占82%。

按照佩蒂瑞·塔拉斯的说法,如果延续目前温室气体浓度增长的趋势,到21世纪末,全球温度可能上升3℃至5℃,远高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的目标,即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控制在2℃以下,并尽可能接近1.5℃。

3月21日,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和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联合编写的《中英合作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气候风险指标研究》报告发布,其中提到,如果各国继续推行现行政策会使世界处于高排放路径,会导致2100年全球升温5℃,“最坏情况”为升温7℃。

这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严重的风险。佩蒂瑞·塔拉斯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大多数陆地和海洋区域的平均温度将升高,大多数人居地区出现极端高温的现象将增加,一些地区将出现更多强降水,而有些地区将有更大的干旱和降水不足的可能性。

相比于《流浪地球》里的太阳膨胀巨变,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才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华说,全球变暖并不仅会带来高温热浪,还有干旱、严寒、暴雪、超级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当原有的自然规律被打破后,“老天爷”就时常“不按常理出牌”了。

那时,无论在地方日常层面还是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气候变化都可能导致极端高温现象的增加以及新的温度纪录。正因为气候变化,一年中热浪将出现得更早、结束得更晚,并日益频繁和剧烈。

刘雅鸣说,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挑战,要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监测的基础能力、预报的核心技术能力、信息的有效覆盖能力、风险的科学防范能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

虽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不可小觑,但正如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研究员申彦波所说,环绕太阳的还有其他的行星,如木星、金星、火星、水星、土星等,它们也都有来自太阳提供充足的能量,之所以没有生命的繁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大气层。

还是要先“扫好门前雪”!地球真要“流浪”,外面的大气也得带着跑,人类的生命才能够继续延续。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选项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如果延续目前温室气体浓度增长的趋势,到21世纪末,全球温度就会上升3℃至5℃
B.如果各国继续推行现行政策会使世界处于高排放路径,未来全球将会出现极端高温天气。
C.自1990年以来,长寿命温室气体的总辐射强迫气候增温效应增加了41%。在过去的10年中,二氧化碳在增加的辐射强迫中占82%。
D.高温热浪、干旱、严寒、暴雪、超级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都是由全球变暖带来的。
【小题2】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小题3】某同学读了这篇文章后有这样的疑惑:既然地球上的冰雪融化和海洋升温是由大气造成的,那为什么又说“地球如果要‘流浪’,大气也得带着跑”。这两种说法是不是自相矛盾?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帮助某同学解惑。

6.名著阅读(共1题)

8.
名著阅读
孩子

接十六日信,很高兴你又过了一关。人生的苦难,theme[主题]不过是这几个,其余只是variations[变奏曲]而已。爱情的苦汁早尝,壮年中年时代可以比较冷静。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未始非福。你比一般青年经历人事都更早,所以成熟也早。这一回痛苦的经验,大概又使你灵智的长成进了一步。你对艺术的领会又可深入一步。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孩子,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三四月在北京是最美的季节(除了秋天之外);丁香想已开罢,接着是牡丹盛放。有空不妨上中山公园玩玩。中国的古代文物当然是迷人的,我也常常缅怀古都,不胜留恋呢。

(1)①中的“孩子”是傅雷对其儿子____________,(填人名)的心性教育。纵观全书,它就是一部____________篇。
(2)结合《傅雷家书》谈谈傅雷所说的“②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组诗,按要求写作。

(组诗)

(一)

红红的灯笼挂在千家万户

将一年的美好心事裹得严严实实

(二)

诗人一声呐喊纵身一跃

江水翻起无穷的力量

(三)

寒食禁火举杯饮泪

这使得我们的灵魂彼此挤靠

(四)

东坡老人一声但愿人长久

璀璨了苍凉的星空

……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记载着民族的历史,承载人民的心愿,闪耀着华夏文明的光辉,结合上面对组诗的理解,请以“这个日子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围绕你对“组诗”的理解来写作;(3)文体不限;(4)不得抄袭、套作;(5)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