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8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8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他废寝忘食,终于完成了为了语文课题研究。
B. 我们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经济。
C. 即使是面对最调皮的孩子,她也总能因她的修养而和颜悦色
D. 青城山以山川秀丽,意境悠远而闻名,优美景色真是巧妙绝伦
2.
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B. 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隅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C.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副好画。
D. 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儿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首(qiáo)  责(jié)    然(àng)    坦荡如(dĭ)
B. 留(zhì) 亮 (zèn)    热(chì) 惟妙惟(xiào)
C. 禁(gù) 吹(xū) 轩(xiè) 络不绝( yì)
D. 息(bĭng)    彩 hè) 簌(sù) 深痛绝(wù)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去年5月30日,火星抵达了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见它。
B. “五四”的火炬传递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C.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D.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广大散文爱好者倍受欢迎的。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小题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它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小题1】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
【小题2】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小题3】“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一句中“很少”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清欢

林清玄

①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记这阕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的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②那么,“清欢”是什么呢?

③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那种无奈。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④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

⑤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⑥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

⑦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吵闹。

⑧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朱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⑨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哩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有两摊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而揍打着两个孩子,高亢的哭声尖厉而急促……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

⑩下山时的心情只是惆怅,心中浮起一首李觏的诗:“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那时正是黄昏,在都市烟尘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

⑪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⑫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

⑬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⑭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谿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此言极是。

⑮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第一流人物,是能体会人间清欢滋味的人物!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浊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滋味的人物!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解释“清欢”一词的具体含义。第④段作者认为“清欢”难享,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的?
【小题2】作者在文中引了李觏的诗句,其作用是什么?
【小题3】在作者看来,人们怎样才能获得清欢?
【小题4】本文第③段和第⑪段大量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在语言上很有特色。请任选其中一组排比句分析其妙处。

4.名著阅读(共1题)

8.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面习题
【小题1】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为了解开这些谜,给萦绕在心头的问题找到答案,1936年,________国(国名)记者_____________(人名)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小题2】请写出《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中最喜欢(敬佩)的红军,并简要说说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

5.课内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 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自非亭午夜分 夜分:夜晚
B. 每至晴初霜旦 霜旦:下霜的早晨
C. 属引凄异    属引:接连不断
D. 飞漱其间    飞漱:飞速的往下冲荡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沿溯阻 哀转久
B. 渔者歌曰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 春冬时 已而细柳军
D. 飞漱如土石何
【小题3】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A. 或许皇帝的命令需要紧急传达,这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认为它快。
B. 有时皇帝的命令需要紧急传达,这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认为它快。
C. 有时皇帝的命令需要紧急传达,这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其中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认为它快。
D.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需要紧急传达,这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虽然骑上奔跑的马,驾着疾风,也不认为它快。
【小题4】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 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 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 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6.课外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诸子之 禽:通“擒”,抓获
B. 汝寡悔 素:一向,平时
C. 问其所 欲:欲望
D. 为良民 卒:最终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
②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小题3】你认为于令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习题

据天津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3月6日,一男子将共享单车扔入海河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天津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属地公安和平分局迅速行动,与市局相关部门协作,启动合成作战机制,投入精干警力,连夜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并确定了视频中的嫌疑人王某某(男,21岁,辽宁省葫芦岛市人),拍摄并上传视频的嫌疑人许某(男,20岁,辽宁省葫芦岛市人),遂对该二人立即实施抓捕。3月7日16时许,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将刚刚潜回原籍的嫌疑人王某某、许某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火车站成功抓获。

在此,平安天津、天津网警对一直关注此案以及积极提供线索的广大网友、媒体和公众表示衷心感谢。下一步,公安机关将依法依规开展案件的审理工作,坚决打击此类违法行为。

(1)阅读上面材料,为消息拟一个标题。
(2)下面是该男子扔共享单车的视频截图,请就图片里的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3)为“保护单车,文明出行”拟一条宣传标语。
(4)9月11日下午,长沙市“向不文明行为说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岳麓区“单车围城-我来助力”活动启动仪式在岳麓区望岳街道举行。活动现场成立了“单车围城-我来助力”共享单车“拯救联盟”志愿服务队。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志愿者遇到最多的不文明行为就是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如果您是志愿者,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将怎样劝阻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课内阅读:(1道)

    课外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