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中考模拟试题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829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字词书写(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寒山寺,建于佛教shèng (    )行的梁天监年间,相传唐代高僧寒山自天台山国清寺来此住持,唐代贞观年间改名为寒山寺,成为吴中名chà (    )。唐代诗人张继举棹归里,夜泊枫桥,一首《枫桥夜泊》脍zhì (    )人口,寒山钟声传bō (    )中外。
寒山寺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佛像雕塑______ (别具一格 别开生面),碑刻艺术天下闻名,碑廊______ (陈列 陈设)着历代名人岳飞、唐伯虎、董其昌、康有为等人的诗碑,其中当推晚清俞樾书张继诗碑最为著名。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shèng (______)行  ②名chà(______)  ③脍zhì(______)人口  ④传bō(______)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小题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征蓬出汉塞,归雁如胡天”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与本诗表达的情感最接近?    (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B.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
C.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3.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
【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降:投降。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⑦连:率领。
【小题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高祖和《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4.
阅读《出师表》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巨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
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
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
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
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B.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D.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既加冠,盖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2】诸葛亮在甲文中为何向刘禅提到先帝“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这件事?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逼来的春天
冯骥才
那时,大地依然一派毫无松动的严冬景象,土地坚硬,树枝全抽搐着,害病似的打着冷战;雀儿们晒太阳时,羽毛炸开好像绒球。紧挤一起,彼此借着体温。你呢,面颊和耳朵边儿像要冻裂那样的疼痛……然而,你那冻得通红的鼻尖,迎着冷冽的风,却忽然闻到了春天的气味!
春天最先是闻到的。
可是,当你用力再去吸吮这空气时,这气味竞又没了!你准会怀疑它不过是瞬间的错觉罢了。春天还被远远隔绝在地平线之外吧。
但最先来到人间的春意,总是被雄踞大地的严冬所拒绝、所稀释、所泯灭。正因为这样,每逢这春之将至的日子,人们总会格外的兴奋、敏感和好奇。
如果你有这样的机会多好!天天来到这小湖边,你就能亲眼看到冬天究竟怎样退去,春天究竟怎样到来,大自然究竟怎样完成这一年一度起死回生的最奇妙和最伟大的过渡。
但开始时,每瞧它一眼,都会换来绝望。这小湖干脆就是整整一块巨大无比的冰,牢牢实实,坚不可摧;它一直冻到湖底了吧?鱼儿全死了吧?灰白色的冰面在阳光反射里光芒刺目;小鸟从不敢在这寒气逼人的冰面上站一站。
然而,一天,一大片冰面竞像沉船那样陷落下去,刚刚从裂开的冰洞里露出的湖水,漆黑又明亮,使你想起一双因为爱你而无限深邃又默默的眼睛。
这坍塌的冰洞是个奇迹,尽管寒潮来临,水面重新结冰,但在白日阳光的照耀下又很快地融化和洞开。冬的伤口再也难以愈合。
冬天与春天的界限是冰的瓦解。
冰的坍塌不是冬的风景,而是隐形的春所创造的第一幅壮丽的图画。
随后湖面中间闪现一条长长的裂痕,不等你确认它的原因和走向,居然又发现几条粗壮的裂痕从斜刺里交叉过来。跟着,另一处湖面,冰层又坍塌下去。一个、两个、三个……某一天,你来到湖边,会止不住出声地惊叫起来,巨冰已经裂开!黑黑的湖水像打开两扇沉重的大门,把一分为二的巨冰推向两旁,终于袒露出自己阔大、光滑而迷人的胸膛……
那些在冰层下憋闷了长长一冬的大鱼,它们时而激情难耐,猛地蹦出水面,在阳光下银光闪烁打个“挺儿”。“哗啦”落入水中。你会深深感到,春天不是由远方来到眼前,不是由天外来到人间。它原是深藏在万物的生命之中的,它是从生命深处爆发出来的,它是生的欲望、生的能源与生的激情。它永远是死亡的背面。唯此,春天才是不可遏制的。它把酷烈的严冬作为自己的序曲,不管这序曲多么漫长。
追逐着凛冽的朔风的尾巴,总是明媚的春光。那封闭大地的白雪下边是什么?你挥动扫帚,扫去白雪,一准是连天的醉人的绿意……
最后,整个湖中只剩下一块肥皂大小的冰片了,湖水反而不急于吞没它,而是把它托举在浪波之上,摇摇晃晃,一起一伏,展示着严冬最终的悲哀、无助和无可奈何……终于,它消失了。冬,顿时也消失于天地间。这时你会发现,湖水并不黝黑,而是湛蓝湛蓝。它和天空有着一样的颜色。
天空是永远宁静的湖水,湖水是永难平静的天空。
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一番风景。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清新的、充沛的、诱惑而撩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大自然囚禁了整整一冬的生命,要重新开始新的一轮竞争了。而它们,这些碧绿的针尖一般的苇芽,不仅叫你看到了崭新的生命,还叫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锐气、坚韧、迫切,还有生命和春的必然。   (有删改)
【小题1】围绕湖面的解冻,作者写了怎样的过程?
【小题2】第一段对雀儿的描写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3】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春天具有的特征。
【小题4】【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树,请分别说一说树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用意。
【甲】那时,大地依然一派毫无松动的严冬景象,土地坚硬,树枝全抽搐着,害病似的打着冷战。 (冯骥才《逼来的春天》)
【乙】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茅盾《白杨礼赞》)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小题6】文章结尾处写大地散发着一种“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名著阅读(共1题)

6.
(题文)名著阅读。
(1)根据《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①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根据文段中的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关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等名著的表述,哪一项有错误? (______)
A.《西游记》中,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后“喜不自胜.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欠道:‘大造化!大造化!…此处的打呵欠不是有睡意。而是卖关子,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也是掩饰内心的极度喜悦的一个举动,反映石猴的机灵、调皮。
B.《水浒传》有如下章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人白虎堂;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教头风雪娘娘庙,高衙内火烧草料场。
C.《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本散文集,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来兴趣盎然。共收入十篇作品,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D.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谁跳来爬去的时间最长,国王就赏赐给他一根蓝丝线,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

6.作文(共1题)

7.
作文   

冬日里,捧在手心中的热水总是给人以温暖。哪怕只是一丝余温,依旧会让人想到暖暖的阳光,想到妈妈的掌心,想到窝在怀里的猫咪满足的呼噜……

 请以“余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