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九年级下学期3月模拟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828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绮丽/蝼蚁 诘责/拮据 贝壳/金蝉脱壳
B.玷污/观瞻 猝然/憔悴 背影/芒刺在背
C.伫立/发怵 羁绊/湖畔 解数/不求甚解
D.地窖/发酵 沉湎/腼腆 应届/罪有应得
2.
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昨晚,我应邀光临了欢迎宴会。宴会共九桌,每桌中央都摆放着精致的雕刻——开屏的孔雀,造型优美,色彩艳丽,惟妙惟肖。宴会厅招贴背景的两侧,竖立着巨幅牡丹画。每桌都以最富中国特色的花卉命名,分别为牡丹、茉莉、兰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芙蓉。孔雀和这九大名花,一直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此情此景,令人叹为观止。
A.光临B.惟妙惟肖C.最富D.叹为观止
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过度开发湖洲,破坏了水乡的生态环境,其必然结果是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B.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局长多次强调: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它的教学质量。
C.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滥杀动物、毁坏森林、破坏自然。
D.随着诗词大会的热播,对古诗词信手拈来的董卿也成了大家热议的对象。
4.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博览众书是读书的一大要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歌赋,可以让我们思想高尚……
①读小说
②读诗词
③读历史
④读传记
⑤可以让我们知悉社会的变迁、民族的盛衰、政治的演变,更新自己的观念
⑥可以让我们了解名人身处逆境奋发图强,振作自己的志气
⑦可以让我们体验事物的因果、世道的崎岖、沧桑的演变,增加自己的阅历
⑧可以让我们怡情养性
A.②⑥④⑧③⑦①⑤
B.④⑤②⑦①⑧③⑥
C.③⑧①⑥②⑦④⑤
D.①⑦③⑤④⑥②⑧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解释诗中的“金鳞”和“玉龙”词意。
【小题2】试找出诗中的典故,并说说其作用。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逐之 广故数言欲亡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属引凄异
D.可以一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何以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肉食者鄙”的具体表现有:“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遂逐齐师”的原因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曹刿认为“可以一战”依据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D.选文通过人物对话把曹刿塑造成一个爱国、机智、有勇有谋的军事家形象。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GPS如何锁定你的位置
①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军方首先研制的,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导航和测速。那么,GPS是如何锁定位置的呢?
②GPS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空间部分,也就是卫星系统;一个是地面用户设备部分,也就是我们现在手机、汽车等里面用到的部分;还有一个就是地面控制系统,它主要用来监控天上的卫星。
③首先,GPS系统要用到卫星,这些卫星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20200公里的高空之上,它们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上有4颗,轨道倾角为55°。这些角度种位置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一分一毫都不差。至于为什么要把卫星分布得这么均匀规则,那是因为这些卫星相当于一个坐标,每颗卫星都接发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对地面GPS用户计算方位非常重要。
④其次,GPS系统要有用户设备,在每个用户的GPS设备中,都配有一块芯片,这个芯片本身就带有运算功能。当用户提出一个要求,比如说想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那么GPS系统就开始运行。先是搜索天上卫星的位置,看用户所处的位置有几颗卫星存在,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当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从而计算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接收机中的微处理计算机就可按定位计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用户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一般至少要搜到4颗卫星的信号才可以。当然,如果能搜索到更多的卫星,计算就会更精确。
⑤同时,GPS系统还离不开地面控制系统。因为卫星的运行也是受到地面控制的,如果发生一点偏差,对地面用户的定位都会产生很多影响,所以必须要实时对这些卫星进行观测。
⑥GPS系统运用的信号是较弱的那种无线电波。不但比收音机的信号弱,而且比手机通讯的CDMA的信号还要弱许多。影响无线电波信号强弱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电波的频率、功率、编码等。根据不同的电波,其信号的强弱也就不同。一些信号强的电波是因为它们的穿透力比较强,比如收音机的中波电信号,就能穿透水泥墙体,所以在室内我们也能收听到电台节目。而GPS的信号穿透力就不强,通过墙体后就基本衰减得没有了,所以在室内就可能接收不到GPS信号了。
⑦现在,GPS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轮船、飞机、汽车、手机……都用了GPS。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它已经进入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它的作用。
【材料二】
张凯同学在卧室想用手机中的GPS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怎么也找不到。他就跑到楼下,GPS很快显示了信息,确定了自己的位置。
【材料三】
现在的GPS汽车导航仪其实在硬件上的差异并不大,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里面设置的软件和地图。软件是用来接发信息、计算数据和规划路径的,地图是提供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与软件脱离不开,即使有最好的软件,但没有详尽的地图数据,这个系统也没有用。
【材料四】
2003年5月25日,我国第三颗“北斗一号”卫星发射成功,6月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运营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完全自主的卫星系统导航,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大规模应用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卫星导航的先驱、863计划倡导者之一陈芳允院士提出了利用两颗卫星定位的构想。经过多年论证,证明这一构想可行。1994年国家批准建设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00年,我国成功发射“北斗一号”两颗工作卫星,今年又发射第三颗“北斗一号”卫星作为备用星。由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系统导航的国家。
我国北斗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快速定位,为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与GPS相当;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递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精密授时,精度达20纳秒。
北斗应用有五大优势。一、它同时具备定位与通讯功能,不需要其他通讯系统支持。而GPS只能定位。二、覆盖范围大,没有通讯盲区。北斗系统覆盖了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不仅可为中国、也可为周边国家服务。三、特别适合于集团用户大范围监控管理和数据采集用户数据传输应用。四、融合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和卫星增强系统两大资源,因此也可利用GPS使之应用更加丰富。五、自主系统,安全、可靠、稳定,保密性强,适合关键部门应用。
到2008年北斗系统的用户将达到30万,直接产值达35亿元,占中国导航定位产业的20%左右,由它带动的相关产业将达数百亿元。对促进民族产业的发展势必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北斗系统原有设计是一个封闭式系统,这样就限制了民用用户的扩展使用。在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升空之初,北斗星通公司凭借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方面多年来得积累和对北斗导航系统的深刻理解,提出了“北斗一号”信息服务系统的立项申请。2001年,立项通过评审。2002年底,他们完成了系统的研制并通过了由多位院士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的验收评审。“北斗运营服务平台”的作用就是在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和集团用户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北斗系统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基本条件。北斗星通公司也因此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授权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运营服务商。
目前,他们研制的系统已成功用于陕西省防汛雨量检测速报,海南省渔船监控、青藏铁路机车监控与管理等项目也正在进行中。
随着“北斗一号”卫星导舵定位系统的推广应用和我国正在着力研究开发的下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CNSS)未来的诞生,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的卫星导航定位强国。
【小题1】根据材料一,不属于材料二现象产生的原因的一项是( )
A.GPS系统运用的信号穿透能力不强,所以张凯同学在卧室不能用手机确定自己的位置。
B.张凯在卧室不能同时接收4颗以上的卫星信号,就不能用GPS确定自己的位置。
C.在楼下,没有了墙体等阻碍GPS就能够接收到足够卫星信号,确定了自己的位置。
D.同时,卫星的运行也是受到地面控制的,GPS系统还离不开地面控制系统。所以张凯同学要到楼下,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
【小题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选出不属于一部好的汽车导航仪的标准的一项是( )
A.能接收到更多的卫星信号B.计算数据的速度快
C.信号能够穿透水泥墙D.地图数据精准详细
【小题3】请你在GPS系统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选择一个,根据所给材料,给它下一个定义。
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列子·愚公移山》的开头有这样几句:“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对其中的“河阳”一词,课本注为:“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连《古文鉴赏大辞典》(徐中玉主编)也注为:“河阳,黄河北岸。古以水的南面叫做阴,水的北岸叫做阳。”单单就这些注释的本身来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联系课文的注释和前后的句子来看,就有了问题。“河阳之北”照课本注释的意思来理解,不应是“黄河的北岸”,而应是“黄河北岸的北面”了。而“黄河北岸的北面”是什么意思呢?实在令人费解。
《列子》一书,最早见于汉代刘歆的《七略别录》。今本《列子》全书共载l34则,文章体裁不全像先秦各家著作,大部分属于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今本《列子》是出于晋人的搜集,不是原本,原本在魏晋之世早亡佚了。“河阳之北”不可能也不应该解释为“黄河北岸的北面”的。从前后句式来看,前一句是“冀州之南”、后一句是“河阳之北”。“冀州”显然是一个地名,那么“河阳”也应该是一个地名。而古代有否“河阳”这个地名呢?有的话,又在什么地方呢?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辞海》及有关资料,知“河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邑。汉代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明代洪武初年,废入孟州,向来是洛阳外围的重镇。唐代建中年间置河阳三城节度使于此。当时郭子仪等人在史思明、安庆绪的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退守在河阳。因而杜甫曾在其诗《石壕吏》中写道:“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河阳,在地理位置上的确在古黄河的北岸,有趣的是,历史上还确曾有过一个“河阴”。“河阴”也是一个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孟津东北。在地理位置上恰在古黄河的南面。“河阴”与“河阳”可以互相印证其在古代的存在。而为古“九州”之一的“冀州”,据《书·禹贡》记载:冀州,西、南、东三方都以当时的黄河与雍州、豫州、兖州、青州为界,即指今山西和陕西间黄河以东,河南和山西间黄河以北和山东西北、河北东南部地区。而今天的王屋山正好就在这个“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地理位置上。
由此可以认定:“河阳”应是一个地名,不应认为是“黄河的北岸”。
(选自《语文学习》)
【小题1】下列材料,不能用来论证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古文鉴赏大辞典》(徐中玉主编)也注为:“河阳,黄河北岸。古以水的南面叫做阴,水的北岸叫做阳。”
B.从前后句式来看,前一句是“冀州之南”、后一句是“河阳之北”。“冀州”显然是一个地名,那么“河阳”也应该是一个地名。
C.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辞海》及有关资料,知“河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邑。汉代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明洪武初,废入孟州,向来是洛阳外围的重镇。
D.郭子仪等人在史思明、安庆绪的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退守在河阳。因而杜甫在《石壕吏》中写道:“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小题2】结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根据本文提供的知识填空:江苏省江阴市在长江的__________面,湖南省的衡阳市在衡山的___________面。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下面是某校对1200名在校学初中生阅读名著的人数调查统计图,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两项探究任务。
某校初中生阅读名著的人数调查统计图
90%  
 
 
340
80%
 
 
 
70%
 
 
 
60%
 
243
 
50%
 
 
 
40%
152
 
 
30%
 
 
 
20%
 
 
 
10%
 
 
 
0%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1)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你探究到的三个年级学生阅读名著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这种差异的内因和外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0.
按要求作文。
请以“________其实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班级名称。

7.其他(共1题)

11.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论语十二章》)(___________)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___________)
(3).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醉翁亭记》)(___________)
(4).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__________)
(5).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