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2019届九年级5月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82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7

1.字词书写(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zhì)力于表达委婉悱恻的情感,描   (mó)深微细   (nì)的心绪,把一种精致的审美趣味发挥到了极致。在文以裁道的古代中国,宋词也许是绝无仅有的唯美文学,它的文字、意境和音乐的美,没有一个文学品种能与之   A  (相提并论、平分秋色)。当然,婉约不是宋词惟一的风格。首先是苏轼,然后是辛弃疾,向词中吹进了强劲的豪放之风。在他们影响下,词与诗的界限被打破,词的   B  (题材、体裁)大大拓宽,演变成了一种即可言情也可咏志的新诗体。靖康之变后,南宋词人在婉约中多了山河破碎的哀怨,在豪放中多了壮志未   (chóu)的悲伤。

①据拼音写汉字。
   (zhì)力   描   (mó)   细   (nì)   壮志未   (chóu)
②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A     B
③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错字
 
 
改正
 
 
 

2.句子默写(共1题)

2.
默写古诗文,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及!(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持节云中,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
③行路难!行路难!__________,今安在?(李白《行路难》)
④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⑤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______)《望岳》)

3.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答张十一功曹

(唐)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①张十一功曹:张署,韩愈好友,与韩愈一同在监察御史任上被贬。②筼筜(yún dāng),生长于南方湿热地带的大竹,高达数丈。③踯躅(zhí zhú),植物名,亦称映山红,春天开花漫山红遍。④恩波,指皇帝的恩泽。⑤斗,同“陡”。

【小题1】“吟君诗罢看双鬓”中的“君”是指谁?理由是什么?
【小题2】诗中有两处出现了数词,请分别指出其表意内涵。
【小题3】本诗中哪个字词可以做“诗眼”,说说你的理解。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右溪记

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到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①右溪,唐代道州城西的一条小溪;元结,唐代任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②欹嵌(qī qià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③俾(bǐ):使。

小石谭记(节选)

柳宗元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道州城西百余步 折蛇行
B.则宜逸民退士所游处   乃记而去
C.裨形胜 其境过清
D.此溪在山野之上 朔气传金柝,关山度飞(《木兰诗》)
【小题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②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小题3】《右溪记》《小石潭记》两文所写景物大同小异,流露情感有无不同?说说你的理解。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看,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窼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崖,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写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砸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小题1】请简要概括文章情节的主要内容。
【小题2】请分别简述“聪明人”“傻子”“奴才”这三个人的主要形象性格。
(1)聪明人:__________
(2)傻子:__________
(3)奴才:__________
【小题3】“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类似这种表现手法在文章中非常普遍,请再举出一例,说说作者的表达意图。
【小题4】“奴才”在中外文学形象中不少见。请结合你读过的课内外文学作品,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其“奴性”。
6.
阅读“奔驰车主哭诉维权”有关新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1,事件背景:

西安w女士购买奔驰汽车后,还没开出4S店的门,就发现车辆发动机漏油。随后交涉过程中,经销商一再推脱,一开始同意换车,到后来变成只能更换发动机。迫不得已,w女士通过坐上汽车引擎盖、拍视频上传网络的方式维权。视频很快传遍网络并引热议,相关部门启动调查程序。漩涡中心的w女士从最初的躲着、觉得丢人,到站出来发声、澄清,并提出8点诉求维权,剑指案例自身和行业乱象。

材料2,舆论情况:

一段“奔脸丰主哭诉维权”的视频,让经销商与奔驰中国陷入舆论漩涡。大数据分析显示,“傲慢”“推诿”等成为网民对涉事店家评价的高频词。此外,车主有理有据思路清晰的维权视频、诉求清单引发网民强势围观,“哭诉维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热词。

材料3,奔驰方面致歉公开信:

昨日,我司代表与西安车主进行了面对面的坦诚沟通,并协调其与相关授权经销商达成了谅解共识。我们为此事再次向客户诚挚道歉,也感谢她继续信任奔驰品牌。此事让我们看到我司工作流程上所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吸取深刻教训并将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相关经销商的行为辜负了客户、广大消费者及我们自身对品牌体验的期许,对此我们非常失望。我们也将以此为教训,积极提升服务水准、完善客户体验。我们再次对此事给公众及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诚挚道歉。

材料4,相关评论:

要解决消费者维权难,必须大大提高商品有质量问题时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赔偿金额。只有赔偿金额大大高于维权成本,消费者才有动力积极维权;也只有大大提高赔偿金额,才能提高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违法成本,迫使其专注提高商品质量。同时要允许专业机构代理消费者维权,收取一定报酬,只有这样,专业机构才有动力帮助消费者维权。也许那时候,消费者就能够体面地维权了,甚至可能已经不需要维权了。

材料5,W女士回答媒体采访:

现在杜会进步了,文明了,就意味着咱们解决问题不需要诉诸武力,和平解决。我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人是受过教育的文明人,社会也在进步,我还是得诉诸暴力才能解决问题?在这次事件中,舆论起了敦促问题解决的正面作用,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但从本质上,舆论确实是一种强力。4月13日我不接受4S店的退款,就是希望就事论事,而不是他们迫于舆论压力给我退款。那样,我也成使用暴力、压制别人的人了。遇迫没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没有法律,没有什么是应该、需要诉诸武力解决的。国家也好,世界也好,不应该只依靠暴力解决问题。我也希望从我以后,我们国家不再有女孩予需要通过坐在引擎盖上哭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我希望我们能够优雅地解决问题。知果再有一次,我不会坐上引擎盖。

(根据《南方周末》报道资料整理)

【小题1】请阅读材料二中的两幅图表,回答问题。
(1)请就图1“事件词云”的创意谈谈你的理解。
(2)图2“舆情信息统计”能说明什么问题?
【小题2】请根据材料4的评论,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
【小题3】现让你就有关材料内容跟帖留言,你会做出怎样的评论?
(1)材料1:
(2)材料3:
(3)材料5: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7.
班级诗会上,有同学分别朗诵了王安石和李煜的一首词,请根据要求答题。
(甲)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烧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乙)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千戈?

一旦归为巨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①请根据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
A.满江红B.如梦令C.破阵子D.南乡子
甲:______   乙:______
②有同学根据王安石词内容做了一副上联,请根据李煜词内容写出下联。
上联:四百年帝业回头往事一梦
下联: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8.
作文。

泰戈尔:天空不曾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刘禹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李煜: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无论是否留下痕迹,岁月自是流淌。

请以“岁月有痕”或“岁月无痕”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2)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3)字数不少于600。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