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2.选择题- (共5题)
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 密)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棵 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既 即)变得后悔不迭:天!昨晚怎么就没有多捡些呢?
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
不是吗?教育送给别人的明明是瑰丽的“宝石”,可总有人因为弯腰太累视而不见,结果白白地错过了许多机会。
还有个故事更意味深(常 长),是歌德在他的叙事歌谣里讲的。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用这钱买了十八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八次腰。于是琊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不去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
péng luàn | nà mèn | duó bù | kā fēi |
{#blank#}1{#/blank#} | {#blank#}2{#/blank#} | {#blank#}3{#/blank#} | {#blank#}4{#/blank#} |
zhāng shù | tā la | qiáo cuì | fány ǎn |
{#blank#}5{#/blank#} | {#blank#}6{#/blank#} | {#blank#}7{#/blank#} | {#blank#}8{#/blank#} |
①恭敬地看。{#blank#}1{#/blank#} ②大略地看。{#blank#}2{#/blank#}
③向四周看。{#blank#}3{#/blank#} ④聚精会神地看。{#blank#}4{#/blank#}
⑤从高处往远处看。{#blank#}5{#/blank#} ⑥从高处往下面看。{#blank#}6{#/blank#}
⑦回过头来看。{#blank#}7{#/blank#} ⑧仔仔细细地看。{#blank#}8{#/blank#}
旬—{#blank#}1{#/blank#}—{#blank#}2{#/blank#} 奂—{#blank#}3{#/blank#}—{#blank#}4{#/blank#}
孝—{#blank#}5{#/blank#}—{#blank#}6{#/blank#} 咸—{#blank#}7{#/blank#}—{#blank#}8{#/blank#}
富尔顿(dùn)是美国的工程(chéng)师、发明家。
富尔顿小时候只爱画画,不爱读书。一天,老师对他说:“孩子,你只是图画画得好,别的(功 攻)课都不行,会(流 留)级的。要重视(shì)科(kē)学知识的学习呀!”可是,他把老师的话当做耳边风。
有一次,富尔顿去(钓 钩)鱼。他坐的小船遇(yù)上了大风,划起来费(fèi)劲极了。他想:“装上风帆(fān)只能随风飘(piāo)游,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改变这种(壮 状)况呢?”
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顿坐在空船里,把脚浸(jìn)在河水中,心里还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他惊喜地发现,原来是两只脚不断(duàn)摆动划水的结果。
他又想:能不能用十字叉的轮子来代替划船的桨?轮子该怎么造?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最合适?船身又该怎样改装呢……这些问题靠画画不能解(jiě)决,怎么办呢?这时候,富尔顿才领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决心重视学习科学知识。,从此,富尔顿发奋(fèn)读书,进步很快,后来成为第一艘蒸(zhēng)汽轮船的发明者。
3.填空题- (共4题)
4.解答题- (共4题)

(1)证明: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ACDP总是平行四边形;
(2)当t取何值时,四边形ACDP为菱形?且指出此时以点D到直线AB的距离等于OD,并说明理由.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