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九年级4月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816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3

1.选择题(共1题)

1.
对下列有关南京的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前柳下、离愁别绪莫不如“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B.帝王气度、故都繁华莫不如“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C.往事如烟、功业成空莫不如“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D.桃红柳绿、市井韵味莫不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字词书写(共1题)

2.
【不忘诗心润情怀】
不曾泯( )灭的“诗心”在丙申年的新春重被点燃,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万千国人浅诵低吟。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的深沉执着;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  ,到“心远地自偏”的  ;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壮阔,到“帘卷( )西风,人比黄花瘦”的wǎn( )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文化生命就是在这些经典的诗词中得到滋养,世代相传,根深dì( )固。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泯(______)灭   帘卷(_______)西风 wǎn(_______)约缠绵    根深dì(_____)固

3.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秣陵怀古》,回答问题。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注释】①十三陵:泛指明朝帝王陵墓,含南京明孝陵。②江左:指长江下游部分地区,诗中代指六朝政权。此句意为强盛的明朝最终也如六朝一般覆灭。
⑴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诗人将景物描写与史实叙述结合,表达了对前朝政权最终覆灭的慨叹。
B.末句运用拟人,“何须怨”三字表达了诗人对王朝衰亡原因的深沉思考。
C.山色、江声、陵树、芳草,选景鲜丽,表达诗人对前朝繁华的无限向往。
D.全诗带有政论色彩,但诗人遣词造句却始终保持诗歌应有的精致和细腻。
⑵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诗歌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思·古代文论】,完成下列题目。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则声低气短而疾忙带过  不以疾也 (《山峡》)
B.其理同 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C.则其法亦同    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此至当不易之理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⑴每遇正字,必声高而气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主高而扬,客低而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红岩》第十八章中,送奶工人挑了瓶牛奶递到刘思扬手上,说道:“这瓶是你的。”刘思扬觉得这话说得有点蹊跷。送奶工人说这句话时,哪些词语要说得“高而扬”?哪些词语要说得“低而抑”?为什么?

5.语言表达(共2题)

5.
学校将举办诗词朗诵活动,请设计一条海报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个字。
 
 
 
 
 
 
 
 
 
 
 
 
 
 
 
 
 
【最美诗意念金陵】
2017年3月23日,某报票选“最美南京诗词”,三位知名学者也作了一些评论。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如果要寻一座诗情画意的城,最好莫若金陵!不信,你可去问“诗仙”李白、“诗豪”刘禹锡,去问谢安、谢朓、杜牧、韦庄、李煜、王安石、辛弃疾、曹雪芹……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诗歌里的老街旧巷,恰恰有着市民的情趣和温情,满满都是旧日风华的韵味。
范小青(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诗词中的南京,有南方的精致细腻,又不乏北方的风度和气派,充分体现出南京的地域特点、风情风貌;也体现着诗人对南京的喜爱、赞赏、伤感、忧愁,各样情愫渗透其中。
6.
结合学者评论,选出为此次票选活动拟写的下联最不合适的一项(  )。
上联:名人大家写就金陵诗情画意 下联:   
A.豪杰骚客书成石城文绪雅思
B.雅音古韵承载江南意趣温情
C.老街旧巷蕴现南京气韵丰姿
D.南国汇北域聚旧日古城风华

6.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准套作,不得抄袭。 

《抬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