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814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字词书写(共1题)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黝( )黑 袅袅( )烟云 真dì( )    一代天jiāo( )

2.句子默写(共1题)

2.
用诗文原句填空。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 (《诗经》)
(2)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 (孟郊《游子吟》)
(3)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6)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_______________。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7)“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
(8)“四十年春秋,绚烂了几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头发。”这句礼赞退休教师支老师的话语,令人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 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3.
【古诗阅读】
鹧鸪天
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 词中“破”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发挥想象,用拟人手法描写 “平冈细草鸣黄犊”所展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古文阅读】
送天台陈庭学序
明·宋濂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释】①中书左司掾:与后文“都指挥司照磨”都是官职名。 ② 侈:大,多。   ③顾:只是,只不过。表轻微转折。④逮:等到。 ⑤耄:老。
【小题1】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两处。
苟 有 所 得 则 以 告 予 予 将 不 一 愧 而 已 也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卷石底以出B.及年壮方可出  及鲁肃过浔阳
C.会予于京师   会当凌绝顶D.此其故何也    广故数言欲亡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作为一篇对晚辈的赠序,作者写了陈庭学的“无不历览”,又写了自己的未能出游,其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表达(共1题)

5.
下面是一位学生写的议论文片段,请按要求进行修改。
①战国时期的赵括,是将门之后,从小就学习兵法,读书不可谓不多,与人论辨不可谓不强。②后来秦国大举进攻赵国,在反对声中,他成为了赵军的主帅。③因为赵括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战术,只知道照搬兵书,不知变通,因此被秦将白起打败,最终留下了“纸上谈兵”的笑柄。④试想,如果赵括平日里边读书边参与战争实践,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那么,在长平之战中,最终鹿死谁手还真说不定呢?⑤可见,读书不能完全相信书,要有自己的思考。
(1)第①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应把“___”改为“___”。
(2)第③句关联词使用有误,修改意见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中有一处标点用错,应把“______”改为“______”。
(4)第⑤句作本语段的论点不恰当,试作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共4题)

6.
请结合网友的评论,为《朗读者》这个节目写一段推荐语。
伶熙紫杉  所有的选择都不如徐静蕾的一颗《奶奶的星星》——她结合自己的故事,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诵作家史铁生的经典散文《奶奶的星星》,字字入心,几度哽咽,瞬间戳中万千心灵……
panyue1997  《朗读者》这个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很好,每个朗读者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令我泪流满面。
kid.666 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不懂什么朗读技巧,但是他们那蕴含着感情的声音却不停地撞击着我的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面文字是某一期《朗读者》的一段开场白,请修改画线句,使之和前面两句的句式一致。(2分)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直面厄运,永不退缩,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是司马迁的选择……
8.
请仿照示例,为班级开展的“朗读者”活动准备素材。
主题词
初中课本故事分享
分享理由
1
“第一次”
《走一步,再走一步》
文章写了自己“第一次”历险,难忘而宝贵,并获得了有益的人生经验。
2
 
 
 
 
9.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
(节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读书》)
【材料二】
现在的书真叫多,读书的可选择范围非常之大,倒容易弄得读书人手足无措,不知该读什么,该取怎么个读法了。面对这一形势,我现在多取“猫式读法”。我家养了三只大猫,注意观察,发现它们进食有几个特点,都足资我读书时借鉴。一是它们进食前先要以目巡查左右,并对食盆中的食物以鼻检验,绝不轻易下嘴,这启发我选一本陌生的书来读时要十分慎重,不能因此白白耗费宝贵的时间,更不能误食腐物影响心灵健康;二是它们吃东西时不仅细嚼慢咽,还往往摆头晃脑,能十分精确地将鱼肉中的小刺剔除,这启发我读书要善于汲取精华、唾其糟粕;三是它们一般都不贪食,胃口大开,却能适可而止,我们常用“猫食儿”形容量虽小而已他足,由此启发我:面对的书越繁杂,越不能贪多求广,还是要先确定好一个时期的读书目的,依次列出必读、可读、可读可不读(即机动安排,时间有富裕则读,无富裕则放弃)的书名,订出相应的计划,配置好时间份额,一周或半月检查一下自己的执行情况。“猫式读法”实践下来,尤有读书乐、乐融融的效益,故不揣冒昧,写出以供读友们参考。
(节选自刘心武《狼·蟒·牛·猫——读书的四种方式》)
【材料三】

(数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小题1】材料一中说“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能否用《孙权劝学》中吕蒙读书的经历来证明这个观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依据材料二,简要介绍“猫式读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依据材料三,说说国民利用各种媒介阅读的时长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初三同学时间紧、课业重。请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向同学提出三条阅读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小诗,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感悟,写一篇文章。
青年人啊,
为着后来的回忆,
小心着意地描绘你现在的图画。
——冰心《繁星》(一六)
要求:⑴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4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