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读大学期间,我们经常一早就坐在茶馆靠窗的桌边,各自看书,忘乎所以,彼此不交谈。 |
B.她是我们班公认的学霸,不管遇到多难的考试题,都能自信满满,挥笔做题,对答如流。 |
C.珠江两岸一栋栋摩天大厦鳞次栉比,与蓝天、白云、江水交相辉映,展现出广州的繁华。 |
D.榕树的枝叶稠密,浓荫覆盖,触类旁通,生长快且寿命长,是制作盆景十分理想的材料。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十六岁的武亦姝能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的宝座,靠的是对古诗文的真心热爱、潜心记诵、丰厚积累取得的。 |
B.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先生那质朴无华的朗读,深深打动了在场所有的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
C.广东因地属岭南,多雨潮湿,冬暖夏热,为了除湿去热,便将一些清热解毒消暑去湿的草药配制成各式各样的凉茶出售。 |
D.红线女开创了迄今为止中国粤剧史上花旦行当中影响巨大的红派艺术,为中华文明乃至岭南粤剧艺术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
2.诗歌鉴赏- (共1题)
4.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诗中“羁旅”和 “干戈”是什么意思?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诗中“羁旅”和 “干戈”是什么意思?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马 说 韩愈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 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小题2】请把“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3】下列对短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马 说 韩愈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 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伯乐不常有 执策而临之 |
B.才美不外见 见往事耳 |
C.策之不以其道 虽不能察,必以情 |
D.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以为死 |
【小题3】下列对短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开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既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也抒发了怀才不遇者常有的感慨。 |
B.“其真不知马也”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行为的愤慨之情。 |
C.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才美不外见”,因此作者呼吁有才之士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
D.作者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强烈期望。 |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6.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包皮蛋的手艺人
干亚群
①原谅我的记忆,对吃的总是特别深刻。
②皮蛋当然不是零食,是下饭的。如果有一只皮蛋让你独自享用,这是一顿丰盛的午饭,或晚饭。早饭吃皮蛋?!送你一个词——奢侈。
③清明过后天气还有些冷,包皮蛋的人戴一顶毡帽,毡帽的样子像一座小山丘。他挑一副担,前面是一个竹筐,后面是一个编织袋。一只手习惯性地搭在扁担上,另一只手有节奏地甩着。他一边走,一边吆喝,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识别他的身份,然后一笔笔生意跟过来。
④跟其他师傅称呼不同的是,包皮蛋后面跟的不是“师傅”,而是“的”,所以他们是包皮蛋的。的确,这个称呼有些难,叫“蛋师傅”?有些怪,而且容易在歧义的基础上产生遐想。称“皮蛋匠”?还没有这样的称呼。“包师傅”?他不姓包。干脆直接一些,包皮蛋的。因为这个“的”,包皮蛋这门手艺显得有些卑贱。
⑤包皮蛋的取出一个黑糊糊的桶,里面装着半湿半干白糊糊的东西。他让母亲从火缸里铲出灰,又拎来半桶水。然后他把水、灰,还有半湿半干白糊糊的东西搅拌在一起,很快白糊糊的东西不见了,全变成了黑黝黝。
⑥他从编织袋里捞出一大把灰,掺到刚搅拌好的灰烬里,还是黑漆漆。他戴上一双超大版的手套,一手捧住鸭蛋,一手拿木板往箕畚里一挑,然后涂到鸭蛋上,用手一搓,小心翼翼放到母亲替他准备的另一只箕畚里。
⑦因为他的手套实在是太大了,一只鸭蛋到了他手里,感觉是一颗弹珠。尤其他努力撮着手指,想把鸭蛋放进箕畚时,我总怀疑鸭蛋随时会跳下来。我甚至还担心鸭蛋承受不住他粗笨的手套而粉身碎骨。
⑧母亲早把一只洗干净的瓮放在他的脚边。待所有的鸭蛋搓过后,他从编织袋里掏出小编织袋,从里面倒出谷皮子。那些鸭蛋再次被一只只放进谷皮子堆里,一滚,二滚,撮在大手套里放入脚边的瓮中。
⑨包皮蛋的过程一点都不令人兴奋,与其他手艺人相比,他那点活的分量有些轻。也许是他看出我们对他的不屑,说是如果拷不出松花蛋,他的工钱不仅不要,还赔钱给我们。话说到这分上,母亲还能说什么话。
⑩这时,他的生意陆陆续续来了。隔壁婶婶,前屋婶婶,她们都来叫他包皮蛋。村里来了其他手艺人,婶婶们会把需要做的活带过来,如修修补补之类的,但包皮蛋这事还得亲自上门。或许因为他仅仅是包皮蛋的。
⑪曾经有一位杏婶婶,认为包皮蛋无非是那些料,她殷勤地给包皮蛋的端茶,甚至还很大方地从她丈夫那儿讨来一支烟给他点好,希望能得到配料的方子。别看“毡帽”人憨厚,脸上总挂着笑容,但心里比谁都清楚你递茶点烟的背后是啥文章。不过,别人不问,他也乐意享受一时半刻的嘉宾待遇,而且极其配合着东拉西扯,笃定地喝茶抽烟。
⑫杏婶婶是位有心眼的人,并不直接讨要他的配方。她先夸奖包皮蛋也是门手艺,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继而同情学手艺的人辛苦,尤其像他这样挑担走南闯北的。杏婶婶打出两张感情牌后,“毡帽”的情绪被酝酿起来,嗯嗯啊啊地感谢阿嫂心眼好。杏婶婶问:“为什么会拷出松花来?”“毡帽”说:“那是因为在料里掺进了松叶。”杏婶婶像得到启蒙的孩子一样,嘴里“噢”的一声,还不由自主抻了一下脖子,似乎想把刚得到的知识咽了下去。
⑬ 杏婶婶当然不满足仅仅得到掺松叶的信息,她还问了几个问题。“毡帽”也并不吝啬,都一一回答了杏婶婶的提问,告诉她料里有生石灰,有白碱、盐,还有一种硝。杏婶婶得寸进尺,问他怎么配。“毡帽”这时戛然而止,笑而不答了。这是他的吃饭家什,只能到此为止。他猛抽一口烟后,一扔,烟蒂远远地抛了出去。
⑭杏婶婶心里自然不痛快,请了他一支烟,还泡了一杯茶,除了这两样物质上的讨好,还有情感上的讨好理解同情。可杏婶婶拿他没办法,总不至于向他讨还香烟或茶水吧,但脸上的情绪却像蚊帐一样,马上放了下来。
⑮包皮蛋的就是包皮蛋的,到了要紧关头踩刹车。
⑯一个月后鸭蛋变成了皮蛋。剥开的皮蛋分成三层,外层呈半透明的琥珀色,中层黛青色,最里边是鲜艳的朱红。蛋像琥珀一样,里面松花朵朵。视之,已经食欲大增,下饭,果然美味。当然,皮蛋吃得很节俭,一瓮皮蛋得吃几个月。吃完了,只能等待明年的清明时节。天热的时候,一般是见不到包皮蛋的,估计怕包的蛋质量不过关。
⑰我脸上长了几颗痣,母亲认为好相不长痣,让包皮蛋的给我点痣。包皮蛋的犹豫了一下,嘱我取个玻璃瓶来。他把黑糊糊的料装进玻璃瓶子,叮嘱我用铣铁丝蘸一点点,绝不可多。母亲依他的话挑了一点,点在几颗痣上。结果,马上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似乎还有液体渗出来。几天后,痣果然不见了,却留下了一个浅浅的疤痕。我记得我周围好几个同伴都曾用过这种方法。
⑱ 包皮蛋的走了,边走边吆喝着“拷皮蛋”,那样子似乎他第一次进村来。我问母亲,明明是包,为什么是拷?她说,老人就是这样称呼下来的,没有人更改过,反正大家都懂“拷皮蛋”就是“包皮蛋”。所以,至今都没有人帮我解释这个“拷”字。但有一个事实摆在眼前,现在市场上的皮蛋不是“拷”的,而是浸泡,数天即可食。
⑲自然,口味远不如以前。
【小题1】包皮蛋这门手艺在人们眼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为什么?
【小题2】找出杏婶婶向包皮蛋的讨要配方的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小题3】下面语句运用了多种写法,请加以赏析。
尤其他努力撮着手指,想把鸭蛋放进箕畚时,我总怀疑鸭蛋随时会跳下来。我甚至还担心鸭蛋承受不住他粗笨的手套而粉身碎骨。
【小题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他猛抽一口烟后,一扔,烟蒂远远地抛了出去。”请想象包皮蛋的手艺人此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2)⑰中,母亲让包皮蛋的帮“我”点痣,他的反应如何?他为何有如此反应?
【小题5】文章结尾处,作者仅仅是在感慨皮蛋的口味远不如以前吗?请简述理由。
包皮蛋的手艺人
干亚群
①原谅我的记忆,对吃的总是特别深刻。
②皮蛋当然不是零食,是下饭的。如果有一只皮蛋让你独自享用,这是一顿丰盛的午饭,或晚饭。早饭吃皮蛋?!送你一个词——奢侈。
③清明过后天气还有些冷,包皮蛋的人戴一顶毡帽,毡帽的样子像一座小山丘。他挑一副担,前面是一个竹筐,后面是一个编织袋。一只手习惯性地搭在扁担上,另一只手有节奏地甩着。他一边走,一边吆喝,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识别他的身份,然后一笔笔生意跟过来。
④跟其他师傅称呼不同的是,包皮蛋后面跟的不是“师傅”,而是“的”,所以他们是包皮蛋的。的确,这个称呼有些难,叫“蛋师傅”?有些怪,而且容易在歧义的基础上产生遐想。称“皮蛋匠”?还没有这样的称呼。“包师傅”?他不姓包。干脆直接一些,包皮蛋的。因为这个“的”,包皮蛋这门手艺显得有些卑贱。
⑤包皮蛋的取出一个黑糊糊的桶,里面装着半湿半干白糊糊的东西。他让母亲从火缸里铲出灰,又拎来半桶水。然后他把水、灰,还有半湿半干白糊糊的东西搅拌在一起,很快白糊糊的东西不见了,全变成了黑黝黝。
⑥他从编织袋里捞出一大把灰,掺到刚搅拌好的灰烬里,还是黑漆漆。他戴上一双超大版的手套,一手捧住鸭蛋,一手拿木板往箕畚里一挑,然后涂到鸭蛋上,用手一搓,小心翼翼放到母亲替他准备的另一只箕畚里。
⑦因为他的手套实在是太大了,一只鸭蛋到了他手里,感觉是一颗弹珠。尤其他努力撮着手指,想把鸭蛋放进箕畚时,我总怀疑鸭蛋随时会跳下来。我甚至还担心鸭蛋承受不住他粗笨的手套而粉身碎骨。
⑧母亲早把一只洗干净的瓮放在他的脚边。待所有的鸭蛋搓过后,他从编织袋里掏出小编织袋,从里面倒出谷皮子。那些鸭蛋再次被一只只放进谷皮子堆里,一滚,二滚,撮在大手套里放入脚边的瓮中。
⑨包皮蛋的过程一点都不令人兴奋,与其他手艺人相比,他那点活的分量有些轻。也许是他看出我们对他的不屑,说是如果拷不出松花蛋,他的工钱不仅不要,还赔钱给我们。话说到这分上,母亲还能说什么话。
⑩这时,他的生意陆陆续续来了。隔壁婶婶,前屋婶婶,她们都来叫他包皮蛋。村里来了其他手艺人,婶婶们会把需要做的活带过来,如修修补补之类的,但包皮蛋这事还得亲自上门。或许因为他仅仅是包皮蛋的。
⑪曾经有一位杏婶婶,认为包皮蛋无非是那些料,她殷勤地给包皮蛋的端茶,甚至还很大方地从她丈夫那儿讨来一支烟给他点好,希望能得到配料的方子。别看“毡帽”人憨厚,脸上总挂着笑容,但心里比谁都清楚你递茶点烟的背后是啥文章。不过,别人不问,他也乐意享受一时半刻的嘉宾待遇,而且极其配合着东拉西扯,笃定地喝茶抽烟。
⑫杏婶婶是位有心眼的人,并不直接讨要他的配方。她先夸奖包皮蛋也是门手艺,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继而同情学手艺的人辛苦,尤其像他这样挑担走南闯北的。杏婶婶打出两张感情牌后,“毡帽”的情绪被酝酿起来,嗯嗯啊啊地感谢阿嫂心眼好。杏婶婶问:“为什么会拷出松花来?”“毡帽”说:“那是因为在料里掺进了松叶。”杏婶婶像得到启蒙的孩子一样,嘴里“噢”的一声,还不由自主抻了一下脖子,似乎想把刚得到的知识咽了下去。
⑬ 杏婶婶当然不满足仅仅得到掺松叶的信息,她还问了几个问题。“毡帽”也并不吝啬,都一一回答了杏婶婶的提问,告诉她料里有生石灰,有白碱、盐,还有一种硝。杏婶婶得寸进尺,问他怎么配。“毡帽”这时戛然而止,笑而不答了。这是他的吃饭家什,只能到此为止。他猛抽一口烟后,一扔,烟蒂远远地抛了出去。
⑭杏婶婶心里自然不痛快,请了他一支烟,还泡了一杯茶,除了这两样物质上的讨好,还有情感上的讨好理解同情。可杏婶婶拿他没办法,总不至于向他讨还香烟或茶水吧,但脸上的情绪却像蚊帐一样,马上放了下来。
⑮包皮蛋的就是包皮蛋的,到了要紧关头踩刹车。
⑯一个月后鸭蛋变成了皮蛋。剥开的皮蛋分成三层,外层呈半透明的琥珀色,中层黛青色,最里边是鲜艳的朱红。蛋像琥珀一样,里面松花朵朵。视之,已经食欲大增,下饭,果然美味。当然,皮蛋吃得很节俭,一瓮皮蛋得吃几个月。吃完了,只能等待明年的清明时节。天热的时候,一般是见不到包皮蛋的,估计怕包的蛋质量不过关。
⑰我脸上长了几颗痣,母亲认为好相不长痣,让包皮蛋的给我点痣。包皮蛋的犹豫了一下,嘱我取个玻璃瓶来。他把黑糊糊的料装进玻璃瓶子,叮嘱我用铣铁丝蘸一点点,绝不可多。母亲依他的话挑了一点,点在几颗痣上。结果,马上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似乎还有液体渗出来。几天后,痣果然不见了,却留下了一个浅浅的疤痕。我记得我周围好几个同伴都曾用过这种方法。
⑱ 包皮蛋的走了,边走边吆喝着“拷皮蛋”,那样子似乎他第一次进村来。我问母亲,明明是包,为什么是拷?她说,老人就是这样称呼下来的,没有人更改过,反正大家都懂“拷皮蛋”就是“包皮蛋”。所以,至今都没有人帮我解释这个“拷”字。但有一个事实摆在眼前,现在市场上的皮蛋不是“拷”的,而是浸泡,数天即可食。
⑲自然,口味远不如以前。
【小题1】包皮蛋这门手艺在人们眼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为什么?
【小题2】找出杏婶婶向包皮蛋的讨要配方的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杏婶婶的做法 | 包皮蛋的反应 |
端茶、点烟 | ① |
② | 感谢阿嫂心眼好 |
问了几个问题 | ③ |
④ | 戛然而止,笑而不答,扔烟蒂 |
【小题3】下面语句运用了多种写法,请加以赏析。
尤其他努力撮着手指,想把鸭蛋放进箕畚时,我总怀疑鸭蛋随时会跳下来。我甚至还担心鸭蛋承受不住他粗笨的手套而粉身碎骨。
【小题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他猛抽一口烟后,一扔,烟蒂远远地抛了出去。”请想象包皮蛋的手艺人此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2)⑰中,母亲让包皮蛋的帮“我”点痣,他的反应如何?他为何有如此反应?
【小题5】文章结尾处,作者仅仅是在感慨皮蛋的口味远不如以前吗?请简述理由。
7.
阅读下面的短文和链接资料,回答小题。
手机游戏不能颠覆历史
近日,一款名为《王者荣耀》的手机游戏大热,角色都取自中国历史和传说中的人物,可游戏中从形象到内容都与历史、传说完全不符合,颠覆了传统的记忆。
数据显示,这款手机游戏的玩家过亿,连小学生也在玩,2016年全年收入为68亿元,占2016年手游总收入的17.7%。在这一连串傲人业绩背后,不得不让人思考,游戏应该怎样去弘扬传统文化,应给孩子怎样的历史观。
有名无实,内容空心化
在《王者荣耀》中,截至目前一共出现了60多个中国历史英雄和神话传说人物的名字。李白、赵云、孙悟空、墨子、庄周、狄仁杰、妲己、貂蝉等耳熟能详的人物,在游戏中不仅穿越时空,一起“混战”,而且所有人物按游戏的角色设定只是取了一个名字而已,与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并无关系,内容和精神被架空,有名无实。
虽然这款游戏官方提示面向16岁以上的玩家,但根据腾讯浏览指数平台上的《王者荣耀》年龄分布,却是11岁至20岁的用户比例高达54%。一些家长告诉记者,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都热衷于玩这款游戏,他们表示十分担忧,这些小学生都还没学过真正的中国历史,让游戏先入为主,形成了对历史人物的角色定位,就算以后学了真正的内容,也会像白纸乱涂了色彩,即使再擦掉仍会有印迹,会对历史有误读。
手机游戏管理应精细化
《王者荣耀》为什么非要用历史人物作为游戏的角色,而不多花一些时间去研究和命名一些新的名字?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夏烈分析,一是历史人物没有版权,可以无成本、无纠纷地放心使用;二是历史人物没有距离感,能让玩家很自然地接受,可这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亲近感的同时,也要接受人物的基本史实。夏烈希望,游戏设计者不应只把精力和财力用于增加用户体验,让玩家“欲罢不能”,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对游戏内容的研发,讲好故事,最起码要精心给角色取好名字,形成自己的独有品牌和“IP”,而不是从历史中生搬硬套角色名字。
有人认为:“游戏就是游戏,就是娱乐,不能对它要求太高。”还有一种言论这样说:“游戏从另一个角度激发起孩子对历史的兴趣,不必对游戏戏说历史大惊小怪。”对此,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盘剑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美”,可以对历史进行艺术演绎,但我们这一代人对历史的演绎不应就是打打闹闹,也不是随心所欲地演绎历史,而应有底线和规则,无论怎样重新解读历史,都不能改变历史已经留存下来的真面貌;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已经作出来的结论;都不能改变已经由历史凝集的民族情感,不能让价值发生倾斜以至于崩坏。
“对青少年,游戏内容的审核应该比成人更严格,电视剧不能戏说历史,游戏同样也不能戏说历史。”盘剑指出,成年人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不太会有历史“错乱”的问题,但青少年历史知识还不丰富,游戏没有底线的戏说,把年代、地点、人物、情节肆意地重组,违背史实,编造情节,混淆青少年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可谓“误人子弟”。建议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除了对游戏进行事前审核外,还要加强事中监管,跟踪究竟是什么人群在玩,尤其要评估对青少年的影响。
文化企业要有正确价值观
夏烈分析,《王者荣耀》迅速流行的原因,体现了这些年游戏产业的发展成果,制作水平炉火纯青,在赢利模式和用户体验上很成功。
游戏产业快速增长壮大的同时,网络游戏“是天使还是魔鬼”的争论也不绝于耳,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助长“成瘾性消费”,也一直受到批评。盘剑介绍,近年来中央十分强调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提出坚决反对唯票房、唯收视率、唯发行量、唯点击率,文化企业不仅要看经济指标,更要看怎样用精品去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为社会贡献了怎样的正能量。青少年喜欢游戏,也潜移默化在接受游戏传达的精神文化信息,游戏的本质不仅仅是娱乐,还有教育、训练及信息传播的功能。作为文化产业门类的游戏也应该发挥游戏的这方面功能,不仅要加强娱乐游戏正能量,而且要注重以传播知识、训练能力为目的的应用游戏的开发,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游戏产业的重要作用。
(选自2017年03月2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链接一:
《王者荣耀》游戏里共设定了48名基于真实历史人物的英雄角色,另有诸多如孙悟空、牛魔、后羿等中国神话人物为原型设定的角色。大多角色都搭配了古代诗词名句或京剧选段来作为台词。比如李白的台词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而项羽在“霸王别姬”情节中,则壮志未酬地喊出“四面楚歌起,英雄站末路”,“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而这些历史诗词和故事,都随着游戏的流行而成为玩家间津津乐道的内容。
(选自2017年03月29日中青网,有删改)
链接二:
2017年3月6日,陈先生夫妻俩急匆匆地来到泰州海陵公安分局九龙派出所报警,称家里的银行卡被盗刷两万多元。
听完两人叙述,民警感到很奇怪,建议他们去银行打一份消费明细,再做进一步核查。账单打出后,谜底揭晓了。两万多元全进了一家游戏公司的账号。仔细一查,这一切都是夫妻俩13岁的熊儿子干的。原来,他们的儿子最近迷上了《王者荣耀》之类的手机游戏,便偷偷用爸妈的微信支付、支付宝等购买游戏币。
(选自2017年03月14日海峡网,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关于手机游戏的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小题3】下面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4】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内容的表达效果。
这些小学生都还没学过真正的中国历史,让游戏先入为主,形成了对历史人物的角色定位,就算以后学了真正的内容,也会像白纸乱涂了色彩,即使再擦掉仍会有印迹,会对历史有误读。
【小题5】网络游戏“是天使还是魔鬼”的争论不绝于耳,请根据材料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见解。
手机游戏不能颠覆历史
近日,一款名为《王者荣耀》的手机游戏大热,角色都取自中国历史和传说中的人物,可游戏中从形象到内容都与历史、传说完全不符合,颠覆了传统的记忆。
数据显示,这款手机游戏的玩家过亿,连小学生也在玩,2016年全年收入为68亿元,占2016年手游总收入的17.7%。在这一连串傲人业绩背后,不得不让人思考,游戏应该怎样去弘扬传统文化,应给孩子怎样的历史观。
有名无实,内容空心化
在《王者荣耀》中,截至目前一共出现了60多个中国历史英雄和神话传说人物的名字。李白、赵云、孙悟空、墨子、庄周、狄仁杰、妲己、貂蝉等耳熟能详的人物,在游戏中不仅穿越时空,一起“混战”,而且所有人物按游戏的角色设定只是取了一个名字而已,与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并无关系,内容和精神被架空,有名无实。
虽然这款游戏官方提示面向16岁以上的玩家,但根据腾讯浏览指数平台上的《王者荣耀》年龄分布,却是11岁至20岁的用户比例高达54%。一些家长告诉记者,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都热衷于玩这款游戏,他们表示十分担忧,这些小学生都还没学过真正的中国历史,让游戏先入为主,形成了对历史人物的角色定位,就算以后学了真正的内容,也会像白纸乱涂了色彩,即使再擦掉仍会有印迹,会对历史有误读。
手机游戏管理应精细化
《王者荣耀》为什么非要用历史人物作为游戏的角色,而不多花一些时间去研究和命名一些新的名字?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夏烈分析,一是历史人物没有版权,可以无成本、无纠纷地放心使用;二是历史人物没有距离感,能让玩家很自然地接受,可这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亲近感的同时,也要接受人物的基本史实。夏烈希望,游戏设计者不应只把精力和财力用于增加用户体验,让玩家“欲罢不能”,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对游戏内容的研发,讲好故事,最起码要精心给角色取好名字,形成自己的独有品牌和“IP”,而不是从历史中生搬硬套角色名字。
有人认为:“游戏就是游戏,就是娱乐,不能对它要求太高。”还有一种言论这样说:“游戏从另一个角度激发起孩子对历史的兴趣,不必对游戏戏说历史大惊小怪。”对此,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盘剑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美”,可以对历史进行艺术演绎,但我们这一代人对历史的演绎不应就是打打闹闹,也不是随心所欲地演绎历史,而应有底线和规则,无论怎样重新解读历史,都不能改变历史已经留存下来的真面貌;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已经作出来的结论;都不能改变已经由历史凝集的民族情感,不能让价值发生倾斜以至于崩坏。
“对青少年,游戏内容的审核应该比成人更严格,电视剧不能戏说历史,游戏同样也不能戏说历史。”盘剑指出,成年人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不太会有历史“错乱”的问题,但青少年历史知识还不丰富,游戏没有底线的戏说,把年代、地点、人物、情节肆意地重组,违背史实,编造情节,混淆青少年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可谓“误人子弟”。建议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除了对游戏进行事前审核外,还要加强事中监管,跟踪究竟是什么人群在玩,尤其要评估对青少年的影响。
文化企业要有正确价值观
夏烈分析,《王者荣耀》迅速流行的原因,体现了这些年游戏产业的发展成果,制作水平炉火纯青,在赢利模式和用户体验上很成功。
游戏产业快速增长壮大的同时,网络游戏“是天使还是魔鬼”的争论也不绝于耳,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助长“成瘾性消费”,也一直受到批评。盘剑介绍,近年来中央十分强调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提出坚决反对唯票房、唯收视率、唯发行量、唯点击率,文化企业不仅要看经济指标,更要看怎样用精品去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为社会贡献了怎样的正能量。青少年喜欢游戏,也潜移默化在接受游戏传达的精神文化信息,游戏的本质不仅仅是娱乐,还有教育、训练及信息传播的功能。作为文化产业门类的游戏也应该发挥游戏的这方面功能,不仅要加强娱乐游戏正能量,而且要注重以传播知识、训练能力为目的的应用游戏的开发,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游戏产业的重要作用。
(选自2017年03月2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链接一:
《王者荣耀》游戏里共设定了48名基于真实历史人物的英雄角色,另有诸多如孙悟空、牛魔、后羿等中国神话人物为原型设定的角色。大多角色都搭配了古代诗词名句或京剧选段来作为台词。比如李白的台词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而项羽在“霸王别姬”情节中,则壮志未酬地喊出“四面楚歌起,英雄站末路”,“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而这些历史诗词和故事,都随着游戏的流行而成为玩家间津津乐道的内容。
(选自2017年03月29日中青网,有删改)
链接二:
2017年3月6日,陈先生夫妻俩急匆匆地来到泰州海陵公安分局九龙派出所报警,称家里的银行卡被盗刷两万多元。
听完两人叙述,民警感到很奇怪,建议他们去银行打一份消费明细,再做进一步核查。账单打出后,谜底揭晓了。两万多元全进了一家游戏公司的账号。仔细一查,这一切都是夫妻俩13岁的熊儿子干的。原来,他们的儿子最近迷上了《王者荣耀》之类的手机游戏,便偷偷用爸妈的微信支付、支付宝等购买游戏币。
(选自2017年03月14日海峡网,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王者荣耀》这款手机游戏玩家超过一亿,是目前中国小学生最喜欢的手机游戏。 |
B.《王者荣耀》目前一共出现了60多个中国历史英雄,他们在游戏中一起“混战”。 |
C.《王者荣耀》提示面向16岁以上玩家,但实际有超过一半的玩家是11岁至20岁。 |
D.《王者荣耀》因其制作水平炉火纯青,所以在赢利模式和用户体验上都很成功。 |
A.手机游戏要加大对游戏内容的研发,讲好故事,不能运用历史人物的名字。 |
B.手机游戏无论怎样解读历史都应有底线和规则,不能改变历史的本来面貌。 |
C.手机游戏要加强事中监管,跟踪玩家群体,尤其要评估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
D.手机游戏中的历史诗词和故事可能会随着游戏的流行而为玩家所津津乐道。 |
A.用历史人物作为游戏的角色,是因为历史人物既没有版权又没有距离感。 |
B.青少年历史知识还不丰富,所以对其游戏内容的审核,应该比成人更严格。 |
C.文化产业门类游戏的本质不是娱乐,应该具教育、训练及信息传播的功能。 |
D.青少年沉迷游戏,盗用父母银行卡持续购买武器,是“成瘾性消费”的体现。 |
这些小学生都还没学过真正的中国历史,让游戏先入为主,形成了对历史人物的角色定位,就算以后学了真正的内容,也会像白纸乱涂了色彩,即使再擦掉仍会有印迹,会对历史有误读。
【小题5】网络游戏“是天使还是魔鬼”的争论不绝于耳,请根据材料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见解。
5.作文- (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面对不完满的生活、不完美的自己、不一样的人和事,我们要懂得接纳。这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请结合你身边的事例,以“接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面对不完满的生活、不完美的自己、不一样的人和事,我们要懂得接纳。这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请结合你身边的事例,以“接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6.其他-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