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79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9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缄默 震憾 难以置信 兴高采烈
B.撺掇 亢奋 天衣无缝 人情事故
C.恬静 楔形 衰草连天 阡陌交通
D.次第 羁拌 翩然归来 佁然自乐
2.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裂(jūn) 神(lóng) 如此类(zhū)    怆幽邃(qiǎo)
B.杂(rǒng)子(mèi)    声匿迹(xiǎo)   风雪途(zài)
C.雾(ǎi)  旋(wò)   然而止(jiá)    草莺飞(zhǎng)
D.两(qī)  然(qiāng)疏疏朗朗(shū)    装作样(mó)
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虽知追求成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但平常中不起波澜,对人宽容平和,遇事随方就圆才是大彻大悟。
B.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开始后,参观的人便接踵而至。
C.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
D.新来的王校长豁然开朗,性格谦和,平易近人,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B.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C.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D.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5.
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__________;一阵杜鹃啼,__________;一阵风起,__________。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①③②
6.
(题文)与下列课文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呐喊》——鲁迅——现代
B.《大雁归来》——《沙乡年鉴》——利奥波德——美国
C.《小石潭记》——《柳河东集》——柳宗元——唐代
D.《核舟记》——《虞初新志》——张潮——明朝

2.字词书写(共1题)

7.
请用规范的汉字书写下面的语句(包括标点符号)。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文言文阅读。读《小石潭记》,完成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下列画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
B.其境过清 能径寸之木
C.记之而去 见渔人,大惊
D.坻、为屿 通计一舟,人五
【小题2】请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题3】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起初游小石潭“心乐之”,游览结束时“悄怆幽邃”,如何理解作者这样的情感变化?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回答问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小题1】阅读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苏醒过来。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小题2】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业就包含物侯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
【小题3】结合第四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
【小题4】结合第三、四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 作用:
(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说明方法: 作用:
【小题5】阅读第六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5.名著阅读(共1题)

10.
以书信辑录出名的名著是《_______________》,父亲___________(名字)教育儿子_____________(名字)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

6.作文(共1题)

11.
请以“与 相处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能说真话,诉真情;注意书写工整、清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