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语文(修订版)2017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97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5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蝉蜕(tuì)   悲怆(chuàng)   尽态极妍(yán) 忍俊不禁(jìn)
B.炽痛(zhì)   伫立(zhù) 相形见绌(chù) 豁然开朗(huò)
C.倒坍(tā)    嗔视(chēn) 重峦叠嶂(luán)    花团锦簇(cù)
D.濒临(bīn)   阔绰(chuò) 孜孜不倦(zī) 相辅相成(fǔ)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霹雳    琐屑    大庭广众    穷愁潦倒
B.轩榭    取缔    连声诺诺    巧妙绝伦
C.维幕    蕃篱    销声匿迹    翻来覆去
D.企盼    黝黑    正襟危坐    无可置疑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成语大会》,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赏,也让人们从参赛的学生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
B.2014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中老年人感动,它再次提醒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
C.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开通,使广大群众的许多困难得到了及时解决。如今,“12345,服务找政府”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D.邵逸夫对国内教育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让他的名字不仅镌刻在千万学子的心里,更镌刻在一座又一座的教学楼上。
4.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左丘明——《战国策》
B.《使至塞上》——王维——唐朝
C.《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
D.《范进中举》——吴敬梓——《儒林外史》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小题1】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各划2处)
⑴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⑴七里之郭(__________)    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
⑶足兵   (__________)    ⑷民信之矣 (__________)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小题5】你认为甲、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贫寒是凛冽的酒

①我小学毕业时,父母带我来北京玩。在天安门广场,父亲问一个捡瓶子的人一个月可以挣多少,那人说两千。所以父亲说,可以留下来,留下来捡破烂都能活。因为父亲的工资当时才八百。虽然说那时算是处于公务员下海浪潮的尾声,可父亲以优异的业绩炒了公家的鱿鱼,还是震动乡县,以至于我们那个县盛传着谣言说父亲是到北京来贩毒的,否则没法解释。

②可实际上,我们初来乍到,连暖气都烧不起,每天是要砸冰出门的,因为晚上呵出的水蒸气会把门死死封住,这个恐怕很少有人体验过吧?第二年更是穷得过年只剩两百块钱,连老家都回不去。

③但终究没饿死嘛。我母亲说北京人傻,吃鸭子就吃皮,留下个那么多肉的大鸭架子才两块钱一个,所以母亲就买鸭架子给我吃,我不记得自己吃了多少。母亲说,当时看着我蹲在门口能吃下一整只,她特别开心,但也总后悔说那时候没给我补好,害我个头没有长得像舅舅那么高。

④母亲还会买将死的泥鳅给我吃。她说泥鳅早上被贩到菜场,颠簸得都会翻白肚子,看起来像死的,所以才卖一块钱一斤。母亲就把它们买回来,用凉水一冲,不一会儿就都活了。

⑤当年住过的小屋,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家里就两张床,一张桌,一个电灯,一口锅,最高级的电器是我学英语不得不用的步步高复读机。那也是我们全家的娱乐工具,一家人吃了饭总能围着它唱歌录音。

⑥还有一次我踩翻了凉在电饭锅里的开水,烫了一脚的泡,母亲抱着我一个劲儿地哭,心肝宝贝地喊着,“真对不起,对不起,好好的干嘛到北京受这份罪呢?要是在老家,哪里会这样烫着脚了。”这倒是真的,我们用电饭锅煮开水,不就是为了省下一个热得快的钱吗?但忧患就是如此,会让亲爱的人抱得更紧,父亲在日后与我散步时曾对我说,那时他与母亲的感情比新婚还要恩爱。有太多的夜晚,他们愁到失眠,但是可以相依为命。

⑦可我毕竟是少年,当时对于贫穷并没有太多的感受,经常都是嬉笑过去了。比如我们没有钱买第二套校服,却需要每天都穿它,没办法的时候就在锅里炒衣服,校服洗过放到锅里去炒干。我很擅长这种技艺,我可以告诉你如何不把衣服炒皱,如何不把拉链炒化。

⑧好在后来富裕了。那是只有苦过拼过的人才知道的滋味。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富有,而是当年的贫寒;不是那些小家子气的冷暖自知,而是破釜沉舟的卧薪尝胆、含辛茹苦。因为,贫寒像凛冽的酒,喝过才敢提着虎拳,往世上走。

【小题1】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我们的生活是贫寒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小题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谈谈你对“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富有,而是当年的贫寒”的理解。
【小题4】结合你的成长经历,谈谈对文章的认识和感悟。

4.名著阅读(共1题)

7.
(题文)名著阅读。
在这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地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地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地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地打嗝,水要往上漾!
⑴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⑵下面文字介绍的是该部名著中的另一个人物,请你写出“她”的名字。
她曾被一个军官抛弃过。后来她与他(即上面文段中的“他”)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最后,她因难以忍受苦难生活给她造成的屈辱而自杀了。
“她”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综合性学习。
民俗节日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同学们伴随着这些节日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而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熟悉它,探究它,从而增进了解,获得知识。
⑴了解民俗节日:请用线将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民俗节日   民俗活动 饮食文化
春节   赏月    包粽子
清明  赛龙舟   尝月饼
端午   踏青    吃团圆饭
中秋    舞狮    吃润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探究诗句内涵:下列诗句所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题目:你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