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96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6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充沛(pèi)    洗濯(zhuó)   逾越(yú) 拈轻怕重(niān)
B.恬淡(tián)  锃亮(cèng)   深谙(ān)   恍如隔世(huǎng)
C.雄浑(hún) 气氛(fèn) 炊烟(chuī)   饶有兴味(ráo)
D.汲水(xī) 攒成(cuán)    朔方(shuò)   不计其数(shù)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近段时间,“超级女生”在全国巡回演出,每到一处,那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真可以用间不容发来形容。
B.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C.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D.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该妄自菲薄。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鸟儿只能选择在高压线上筑巢。
4.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记叙了有关诸葛亮的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空城计”等。
B.简·爱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与表哥、舅妈以及学校校长对抗,长大后又以其独立人格和勇敢个性赢得罗切斯特的爱情。
C.《老人与海》中,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但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D.《草房子》中的纸月是一个楚楚可人的小姑娘,她用一颗稚嫩而善良的心带给人以力量。她关注的眼神,一篮篮新鲜的鸡蛋和青菜,给予疾病中的秃鹤莫大的安慰。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
【小题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飞 引 弓 一 发 破 其 筈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小题3】结合选文说说岳飞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将。
6.
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猛浪若奔    奔:飞奔的马
B.互相轩邈    轩:高;邈,远
C.鸢飞戾天者  戾:鸟鸣
D.横柯上蔽    柯:树木的枝干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鸢飞戾天者    得道者多助
C.猛浪若奔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天下独绝 哀转久绝
【小题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是文学家吴均,本文是作者写给朱元思的信。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篇,先写“奇山”之秀,再言“异水”之美。
C.本文写法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让读者充分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D.本文借山水之美景,隐含作者流连山水,淡泊名利之意,同时含作者劝友归林之心。(友:指朱元思)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现代文阅读
爱,踩着云朵而来
①父亲说,你妈现在不中用了,在家门口都迷路。母亲小声争辩,是夜里黑,看不见嘛。
②母亲去亲戚家做客,当夜搭了顺路车回来,车子停在离家半里路的河对岸,过了新修的桥,就到家了。可她却找不着回家的路,稀里糊涂踏上了相反的路,越走离家越远,幸好遇到晚归的村里人,把她送回家。 ③母亲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她再也没有从前的利索和能干了。我看着母亲,百感交集,想起了多年前与她相关的一件事,我一直觉得它是奇迹。
④那年,我在外地上大学,第一次离家上百里,想家想得厉害,便写了一封家书。字里行间满是孤寂,如跋涉在沙漠里的人。母亲不识字,让父亲念给她听,她竟一刻也坐不住了,决定坐车去学校看我。  ⑤母亲是从未出过远门的,大半辈子只圈在她那一亩三分地里。可她决心已下,任谁也阻拦不了。她去地里拔了我爱吃的萝卜,烙了我爱吃的糯米饼,用雪菜烧了小鱼……临了,母亲又去和邻居大婶借了做客的衣——一件鲜艳的碎花绿外套。母亲考虑得周到,她不想让在大家里念书的女儿丢脸。 ⑥左挎右掮的,母亲上路了。那时去我的学校,需要在中途转两次车。到了终点站还要走十来里路。我入学报到时,是父亲一路陪着的。上车下车,穿街过巷,直转得我头晕,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记不住路。
⑦然而我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却准确无误地摸到我的学校。我清楚地记得,那是秋末的一天,黄昏降临了。风起,校园里的梧桐树,飘下片片金黄的叶。最后一批菊花们,在秋风里,掏出最后一把热情,黄的脸蛋红的脸蛋,笑得满是皱褶。我在教室里看完书,正要收拾东西回宿舍,一扭头,竟看见母亲站在窗外,冲着我笑。我以为是眼花了,揉了揉眼,千真万确是母亲啊!她穿着鲜艳的碎花绿外套,头上扎着的方格子三角巾,被风撩起。黄昏的余辉,在母亲身上镀一层橘粉,她像是踩着云朵而来。
⑧那日,我们的宿舍,过节一般。女生们个个都有口福了,她们咬着母亲带来的大萝卜,吃着小鱼,还有糯米饼,不住地说:“阿姨,好吃,太好吃了”。而母亲,不大听得懂她们说的话,只是那么拘谨地坐着,拘谨地笑着。那会儿,一定有风吹过一片庄稼地,母亲淳朴安然得犹如一棵庄稼。  ⑨一路之上,母亲是如何上车下车,又是如何七弯八拐到达我们学校的,后来,她又是如何在诺大的校园里,在那么多的教室中,一眼找到了我的,这成了一个谜。
⑩我曾问过母亲,她始终笑,不答。现在我想,这些问题根本无需答案,因为她是母亲,所以她的爱能踩着云朵而来。  
(摘自《生活保健报》作者丁丽梅)
【小题1】选文在记叙的顺序上是属于什么顺序?
【小题2】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3】选文第⑦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最后一批菊花们,在秋风里,掏出最后一把热情,黄的脸蛋红的脸蛋,笑得满是皱褶。
【小题4】从选文第⑧段的划线句中,我体会到了母亲是一个 的人。
【小题5】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说说文题“爱,踩着云朵而来”的好处有哪些?

4.命题作文(共1题)

8.
请以“餐桌上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④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