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将相关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C. 传承 恪守 准则 D. 传播 保守 准则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 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 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 传播 恪守 规则 B. 传承 保守 规则C. 传承 恪守 准则 D. 传播 保守 准则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规范熟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
B.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
C.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菌的酸奶饮料,学生患流感的几率会有效降低。 |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
3.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依据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撰的,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曹刿论战》就选自《左传》 |
B.《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公输》一文中的公输盘就是墨子的弟子之一。 |
C.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之交”。 |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
2.字词书写- (共1题)
4.
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三峡的神女峰,黄山的天都峰,庐山的小和尚拜月……每一处景点无论其大小都有个传说。那矗(______)立的奇峰怪石本是鬼fǔ(______)神工,而那寓意深刻、妙趣横生的故事则是人类的情结。很难想象,没有传说的风景会是怎样的黯(______)然!也很难想像,见了灵动的景物不去寄托情思的人是何等木然!风景因人的创造而变得神奇,人因风景的陶冶而变得zī(______)润。
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三峡的神女峰,黄山的天都峰,庐山的小和尚拜月……每一处景点无论其大小都有个传说。那矗(______)立的奇峰怪石本是鬼fǔ(______)神工,而那寓意深刻、妙趣横生的故事则是人类的情结。很难想象,没有传说的风景会是怎样的黯(______)然!也很难想像,见了灵动的景物不去寄托情思的人是何等木然!风景因人的创造而变得神奇,人因风景的陶冶而变得zī(______)润。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______)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_____)
③足兵 (______)④民信之矣 (_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小题4】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______)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_____)
③足兵 (______)④民信之矣 (_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小题4】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4.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