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大庭广众 晴天霹雳 |
B.慷慨淋漓 马革裹尸 九屈连环 鞠躬尽瘁 |
C.变幻多姿 铤而走险 杂乱无章 迥然不同 |
D.深恶痛绝 不以为然 一拍既合 目不窥园 |
A.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
B.我们不要把精力全部放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
C.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
D.孙中山在经历过数次失败后,仍然锲而不舍,不断创造条件,最终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
A. 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①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③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④如若有一天,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⑤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
A.④③⑤①② | B.③④②①⑤ | C.③⑤④①② | D.④①②⑤③ |
2.诗歌鉴赏- (共1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的“造化”、“会当”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赏析诗歌的尾联。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丝竹之乱耳/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B.可以调素琴/以刀劈狼首 |
C.苔痕上阶绿/飞来山上千寻塔 | D.有仙则名/卷卷有爷名 |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孔子的话作结,巧妙地回应了开头的“惟吾德馨”,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
B.文章写“诸葛庐”和“子云亭”,是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含蓄地表明自己也有同样的情操。 |
C.本文的主旨句是“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作结使作者观点具有雄辩的力量。 |
D.本文借陋室言志,表现“陋室不陋”的主题,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
(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 (见)___________
(2)愿驰千里足 (《木兰诗》) (愿)___________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 (隧)___________
(4)尔安敢轻吾射! (《卖油翁》) (轻)___________
(5)军书十二卷 (《木兰诗》) (军书)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卡普兰的“自私”
吴宗建
⑴2012年,法国新一届政府为缓解财政困难,计划提高年收入超过l00万欧元的富人税收,其中,最高一档的所得税税率提高至75%,这引发了法国富人的移民浪潮。美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没有人想多交税,但在欧美一些富豪因为征税问题而移民时,2012年美国158使百万富豪却要求政府对自己多征税。一位来自波士顿的商人卡普兰认为,自己要求政府对像他这样的商人加税完全是出于自私心理。他这么一说,有许多人就不解,他们对美国的民众做了一件有利的事,怎么同自私扯上边呢?
⑵先看一下卡普兰“自私”的逻辑:对商人来说,客户非常重要,如果高收入者可以多交一些税,那么相应地就可以使中产阶级少交一些税,中产阶层因此就可能更快地成长,购买力也相应增强,这样对企业就有好处,也将使所有的人得到益处。从“多交税”到“中产阶级得益”,再到“购买力的增强”,直到卡普兰因此“得到回报”,这是一个漫长而不显眼的过程。卡普兰逻辑的前提是把问题放到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去思考。而懂得用长远眼光看到利益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人。
⑶一次上课,我向学生们介绍在瑞士、德国住宅的窗户设计。和国内的不同,他们的窗扇是向室内开启的,这种方式有多种优势,其中之一就是避免窗扇脱落砸到行人。“那不影响了室内的空间?”一位学生马上提出了疑问。这是一位普通人的正常反应。
⑷在瑞士、德国,尽管他们生产的窗铰等质量过硬,但在长期的使用当中,难免会有所损坏,向室外推开窗页而发生掉落的概率大大增加。不仅户主在窗页伤人后会被检控,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被砸到。而窗户向内开启,即使掉落,砸伤人的概率几乎降到零。
⑸瑞士人、德国人比我们聪明吗?不是,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懂得深层面的“自私”带来的回报。
⑹在中国,大多数窗户是向外开的,即使关于高层建筑不得向外开窗的技术规范早有规定:中高层以上建筑不宜采用外、平开窗,采用推拉门窗时,窗扇必须有防脱落措施。但许多开发商仍然在高层住宅采用外开或平开窗:我们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开发商,因为消费者的取向往往决定了开发商的行为。这种“自私”,得到的是生活的方便和空间的宽敞,但却会因为这点“自私”失去了对自己生命的保护。也许读者会认为这是危言耸听,但我们仍可以从香港和新加坡等高楼林立的地方的频发事故看到我们身边的隐患。2005年6月27日,香港港九多个地区一日内发生7宗坠窗事故,一个月内发生超过18宗。在新加坡,2000年发生19起坠窗事件,到了2003年底增加到了106起,甚至出现一星期内发生3起的情况:坠窗事件有增无减。根据政府的调查,出问题的大多是由屋主自己找人安装的外开式窗户。
⑺报纸登载过无锡业主林先生因为窗户内开而发的牢骚:“我一直以为窗户是外开的,内开的话我怎么安装橱柜?一开窗不就碰上了吗?”
⑻为了一个橱柜安装的方便而忽略了他人和自己的安全,这当然是一种自私。不过,这是一种“初级”的自私,回报率不高,林先生没能看到更深层面的“自私”所产生的获益。
——选自吴宗建《缓慢设计》,有删改。
(注)吴宗建:阳江人,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山田组设计院总设计师。【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⑴段通过对比引出了对“自私”的思考,从而引出了下文。 |
B.我的那位学生和无锡的林先生的话都反映出他们还是一种“初级”的自私。 |
C.大多数中国的高层的窗户向外开虽然不违反技术标准但却是一种初级的自私。 |
D.文章通过举例说明向外开窗是一种低层次的自私,很有说服力。 |
A.一帮无业游民把铁路沿线的电缆剪掉去卖钱。 |
B.为了行动不便的人而不惜财力土地建造的无障碍通道。 |
C.人们在长江源头大量采挖虫草做药。 |
D.印尼人砍掉大量热带雨林来烧荒种粮食。 |
父爱有多坚硬
①这些年来,他很少和父亲说话,始终如陌生人一样保持距离。
②5岁时,他闹着做鸡毛毽子,追得满院子鸡飞狗跳的。父亲见了,在他的屁股上落下了大红指印;上小学时,他偷偷地在教桌里放老鼠,吓得老师花容失色。回家后,他的屁股上多了几道鞭痕;中学时,父亲教训他的话,他一脸不屑地顶回去。父亲急了,扬起手,却怔了怔,没落下来。那时的他已高出父亲一个头。
③高二的暑假,他宅在家里,整日沉迷于游戏中。一天,母亲说:“你爸腰疼病犯了,你和他一起出工吧,搭把手。”他不情愿地答应了。父亲是维修工,只要有人打电话,他便立即出门。那天,是6楼的露台排水口被垃圾堵死了,物业提出要扩建排水口,父亲满口应承下来。
④正值盛夏,太阳火辣辣的。穿着白色T恤、运动短裤的他像是出行的游者,磨磨蹭蹭地跟在父亲身后上了露台。露台上毫无遮掩,阳光白花花一片。父亲躬身半跪,一只手做支撑,另一只手艰难地伸进排水口掏垃圾。恶臭一阵阵袭来,他不由皱了皱眉,退后了一步。而父亲仍然半跪在那里清理着,发白的灰色汗衫被汗水浸透,紧贴在后背。他看不见父亲的脸,只看见父亲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发出刺目的白光,扎得他的眼生疼。在他的印象里,父亲是高大威猛的,健步如飞,声如洪钟。可是眼前的父亲却黝黑瘦削,如霜后的茄子迅速地蔫了。这让他有点不知所措起来。忙碌半晌,终于清理干净了。父亲跌坐一旁,喘粗气。看到不远处站立的儿子,愣了一下,努力地站了起来,腰却如弓似的牵扯着生疼,怎么也站不直。太阳已经爬上半空,热浪一阵阵袭来,逼得他不敢抬头。
⑤父亲躬着腰拿起电钻开始扩大排水口,电钻声尖锐地响起,火花四射,砂石飞溅,有的贴着父亲的面颊飞过。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他猛地上前一步,夺过父亲手里的电钻。这时,他才知道这是个不好驯服的家伙,震动起来如一匹剽悍的野马,随时准备脱缰而去。没多久,他的掌心便磨出了水泡,钻心地疼。父亲又将电钻夺了过去,只是安排他用铲子清理碎裂的砂石。阳光火焰般包围了他,有液体顺着他的脸颊滑过,涩涩的,咸咸的。
⑥当晚,他辗转难眠,起身去卫生间时,听到父母房里有细碎的说话声。他贴耳过去。“以后不要儿子陪我出工了啊,他是拿笔杆子的料,哪做得来粗活。他小时候我管得严,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看来是我错了啊。能将他供上大学,也算是了了我的心愿……”那是父亲的声音,低沉而苍老,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扼住了他的咽喉。他想起了5岁时,父亲将他顶在肩头去看露天电影。人群密密匝匝挡住了父亲的视线,而他看得兴起;小学考试,他得了双百,父亲竟喝得满面通红;为了给他筹借高中的学费,一向不求人的父亲却陪笑脸跟人说尽了好话……这些画面在他脑子里一一闪过,让他喉头发涩。
⑦那一天,他一下子长大了。虽然父亲给他的爱粗糙坚硬,却真挚朴实,无声地融入了他的生命里,让他也慢慢变成了如父亲一样坚硬的男子。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小题1】阅读③-⑦段,填写下表。
记叙顺序 | 情节 |
第⑥段运用了(1)_______的记叙顺序。 | “他” 不情愿地答应陪父亲去扩建排水口。 |
(2))_______ | |
(3))_______ | |
“他”在父爱的浸润下,慢慢成为坚硬的男子。 |
【小题2】请结合本文,举一例简要分析前后照应的作用。
【小题3】你认为谁是本文的主人公?请结合内容及主旨说说你的理由。
【小题4】结合语境,品析下面的语句。
(1)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说第④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第⑤段画波浪线句中的“液体”一词换为“汗水“好不好? 为什么?
【小题5】分析“那一天,他一下子长大了”的原因,生活中也会有触动你情思让你成长的事例,请选取其中的 一个事例并写出触动的原因及感受。
5.名著阅读- (共1题)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小题1】《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哪里拉车? ( )A.北平城 | B.上海 | C.南京 | D.天津 |
A.二匹 | B.三匹 | C.四匹 | D.五匹 |
6.语言表达-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