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渠县九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94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3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选项中,每组加点的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安详/谙熟  颁发/斑斓  悲怆/卑微  秕谷/鄙夷
B.笑柄/禀告  禅师/蝉联  惆怅/踌躇  辍学/绰号
C.忌惮/澹泊  堤岸/提防  诋毁/抵达  硅谷/瑰丽
D.烘托/轰动  贿赂/污秽   怜悯/收敛  干劲/竞赛
2.
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暮霭 庇荫 绵延 按步就班  锋芒毕露 气息奄奄
B.贻误 跻身 俨然 张慌失措  桀骜不驯 掩旗息鼓
C.蹲据 莅临 陶冶 溘然长逝  再接再励 心旷神怡
D.奸佞 萤屏 对奕 惹事生非  休戚相关 苦心孤诣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公共汽车上是否该给有需要的人士让座?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关于如何举办好今年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抛砖引玉吧!
C.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润泽万物,奏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D.蓝牙版自拍杆,利用手机蓝牙功能,使用方便,拍照效果好,投放市场后果然不孚众望。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央台《焦点访谈》等舆论监督节目不仅成为我国扩大民主的一个标志,而且成为央视新时期新闻改革的一大突破。
B.有人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听写的字词古怪生僻,有故意刁难人的嫌疑;但更多的人则认为这种比赛有助于拯救汉字危机,弘扬中华文化。
C.随着打车软件“滴滴打车”通过微信支付车费优惠额度的增加,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撒钱”大战再次升级,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
D.《中国好歌曲》因原创而备受关注。尤其是微博上霍尊的《卷珠帘》视频,受欢迎程度十分惊人,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被转发超过了6万次以上。

2.句子默写(共1题)

5.
古诗文名句默写。
选择无处不在。面对陋室,刘禹锡选择坦然:斯是陋室,(1)_________;面对名利,陆游选择淡然:无意苦争春,(2)___________;无长兄的木兰选择担当,奔赴战场:(3)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博学的孔子选择虚心地向他人学习:(4)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面对书房和战场,杨炯弃笔从戎:(5)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官场,陶渊明选择归隐赏菊:(6)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有时意味着奉献和牺牲:(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清 欢

①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对此东坡诗兴大发:“人间有味是清欢。”想那苏东坡,虽然后半生颠沛流离,屡遭贬谪,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生追求清欢的人生真味,的确是把握住了人生的真谛。

②清欢,是清淡的欢快、清雅的欢愉,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自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洒脱。清欢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③日本学者写了一本《清贫思想》,他建议人们采取清贫的生活方式,淡化对名利、地位、权力的追逐,追求一种内心丰盈美好的恬淡生活。美国人普兰特的《简单生活》认为,简单生活是“表现真实自我的有明确意义的生活”,是“丰富、健康、和谐的生活”。清贫思想也好,简单生活也罢,提倡的都是清欢。

④其实中国人对清欢的提倡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弟子颜回赞不绝口:“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困境,别人难以忍受,颜回却乐此不疲,欢而不改,这需要多高的境界、多深的修养呀。孔子对“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连叹“贤哉”,这是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古代圣贤对清欢精神的高度肯定。

⑤人生苦短,生活的表象多姿多彩,其内涵却纷繁复杂。只要尽心尽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全然不必为烦琐之事烦恼。将自己的脚步放慢一点,放轻一点,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享受一下世间原有的简单和真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这样的快乐才是永久的快乐。

⑥但是,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经得起名利的诱惑,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结果如何呢?这些追名逐利者或惶惶不可终日,或“反误了卿卿性命”,君不见有多少“苍蝇”落地,又有多少“老虎”进笼,他们的人生何乐之有?

⑦提倡清欢,并不是倡导“穷欢”,不是要我们走进深山老林,拒食人间烟火;崇尚清欢,也不是推崇“清闲”,不是要我们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追求清欢,要不为世俗所困,不为名利所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像苏东坡那样,虽遭受打击排挤,也不忘情于山水,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⑧清欢,人生的真味,做人的真谛,让我们用一生去追寻。

(根据袁浩文章改写)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第①段和第④段分别使用的关于苏轼和孔子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
【小题3】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
【小题4】第⑦段主要论证了什么?是怎样论证的?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龙城”还是“卢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传诵千古的《出塞》,抒发了王昌龄追昔抚今的感慨。一般认为,诗中的“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他长期戍守北部边境,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呼之为飞将军,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畏惧、惊退。那么,诗中的“龙城”又指何处呢?
历来唐诗集多作“但使龙城飞将在”。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持此说,认为“唐人边塞诗中所用的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此处的“龙城飞将”,“乃合用卫青、李广事。指扬威敌境之名将,更不得拘泥地理方位。而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就是说,“龙城”不过是象征性的地名,并非特指某一具体城邑。
宋朝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将“龙城”改为“卢城”。为何做此改动呢?阎若璩《潜邱札记》作了解释:“李广为北平太守,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又名平州,治卢龙县。唐时有卢龙府、卢龙军。”所以龙城就是右北平,应为卢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唐诗选》即取此说,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作“但使卢城飞将在”,认为卢城即现今河北卢龙。但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只有《汉书·西域传》中有一个无雷国,其国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显然,此卢城不是右北平。况且,《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的那次威震敌胆的龙城大捷是卫青指挥的,并未提及与李广有关。
清朝孙洙《唐诗三百首》引《晋书·张轨传》的记载:匈奴曾筑姑臧城,“地有龙行,故曰龙城”。据此说,“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张际在《“龙城”考》中则认为,据《史记》《汉书》等多处记载,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汉代史籍往往采用音译,分别写成“龙城”“笼城”“龙庭”,“龙城”可能是音近而误讹为“卢城”,两词实为同义。西汉初年,匈奴连年犯境,汉朝无力抵御,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起来,才命卫青、霍去病等实施反击。元光六年的龙城一战,首战告捷,一扫汉朝70多年的屈辱,大大振奋了军心民心。龙城之战成为汉朝军民心目中扬威敌境、雪耻大胜的象征。李广是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的英雄,是汉家大将的杰出代表。因此,王昌龄将大捷的象征――龙城,冠于西汉名将的象征――李广头上,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王昌龄取“龙城”一词,还出于音律的需要,而且字面又瑰奇雄丽,选用了它,使诗句达到了音、义、色俱佳的境地。
【小题1】《唐诗选》不取“龙城”而用“卢城”,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李广曾做右北平太守,右北平在唐为北平郡,治所卢龙县就是“龙城”。
B.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编写者们认为,“卢城”就是今河北卢龙。
C.汉代史籍采用音译,“龙城”与“卢城”音近而生误讹,两词实为同义。
D.宋朝王安石在《唐百家诗选》中将“龙城”改为“卢城”。
【小题2】从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寓意的角度看,以下表述中不含象征意味的一项是(    )
A.“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陵。
B.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
C.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
D.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小题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沈德潜认为,“龙城飞将”是把卫青的事迹加到了李广身上,不能过于拘泥。
B.王昌龄用“龙城”一词,除着眼于诗句的深刻寓意、字面的瑰奇雄丽,也是出于诗歌音律的需要。
C.张际认为,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的地方,因其地点并不固定,故而在匈奴内统称为“龙城”
D.无论汉朝还是唐朝,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被称为“卢城”。

4.作文(共1题)

8.
   请从下面两道文题中任选其一,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1)歌手蔡琴说:“我是一个善于捕捉幸福的人。比如,阳光落到桌子上,温暖安静,那一刻好幸福。我喜欢养花,花开放了,我也感到幸福”。是啊,只要用心去捕捉,你会发现,幸福一直都在。
请以“捕捉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2)“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就是文明之美。文明的美丽发自内心,令人惊艳;文明的美丽来自素养,令人回味,文明是人的品格积于一身的体现。”今年,我县教科局号召全县中小学开展第二届“文明新风伴我行”活动。请以“文明新风伴我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把文题写在作文方格纸上后再作文;(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得抄袭试题中出现的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共1题)

9.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②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奏折《乞④用韩琦⑤、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乞求,请求。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入则无法家士 “拂”通“弼”,辅佐
B.必先其心志     苦:受苦
C.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而:表示并列的连词
D.非愈病 徒:只,仅仅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傅说于版筑之间 大计亦死
B.曾其所不能   有所广
C.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左手倚一
D.人过然后能改 国
【小题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说明了这些人虽然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历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B.孟子认为逆境造就人才。第二段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艰苦的磨炼。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从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是:使良医不得尽其术。
【小题4】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
【小题5】拓展探究。(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