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93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9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母亲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赡养义务。
B.军训期间,由于高强度训练,她忽然晕倒了。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细心照顾下,她逐渐恢复了体能,又栩栩如生了。
C.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深刻思考。
D.在义工联盟中,他不仅是发起人、带头者,更是义工精神的实践者、坚守者,时时处处都处心积虑,亲力亲为。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10年来新加坡成为中国留学生选择出国深造的热门之地,毕业之后也选择留在新加坡,成为中新友好交往的民间使者。
B.为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和学生膳食营养均衡问题,学校组织了专项宣传活动,并细化了食堂管理方案。
C.人民网9月19日刊发的消息,使我们了解到在节日禁令颁布后的首个中秋仍然存在着顶风送礼的现象。
D.在此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2.字词书写(共2题)

3.
给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
阅读经典,在书海中遨游,聆听圣哲的教诲,我们不但能汲(    )取文化的精髓(    ),而且能获得丰富的知识。
4.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学习启笛智慧 奋斗筑就辉煌
 
 
 
 
 
 
 
 
 
 
 
 
 

3.诗歌鉴赏(共1题)

5.
(题文)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小题1)作品最能体现秋季特点的景物是_______,作品描写景物的方法,如果借用一个中国画技法术语,就是运用了________手法。
【小题2】(小题2)作品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完成下列小题。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后出师表》
【注释】①入南:指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 ②并日:两天合作一天。 ③顾:这里有“但”的意思。 ④议者:指对诸葛亮决意北伐发表不同意见的官吏。 ⑤这两句指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初出祁山时,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变,牵动关中局势;在魏、吴边境附近的夹石,东吴大将陆逊击败魏大司马曹休两事。 ⑥进趋:快速前进。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庶竭驽钝_______________
(2)宜先入南_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先帝/知臣/谨慎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   
D.今/贼/适疲于西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小题4】甲、乙两文都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甲文中的有关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的有关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都写到了哪两层意思?请概括回答。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四)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
善言也是一种美德
①生活中,我们常为如何融洽地与人交流而煞费苦心。其实,想营造愉快、真诚的谈话环境,是有基本规律可循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口出善言。这里的善言,指说的话不仅能让人乐于接受,而且能使人获益。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所以说,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
②善言,可以给身处困境的人自信和力量。善言暖心,面对身处困境中的人,我们不妨多说一些美丽的善言,使人奋发自强。一次语文课,一位个子矮、有些跛脚的学生在黑板上写生字。他刚刚能够得着黑板,写字要斜着身子,字迹歪歪斜斜,很难看。然而老师点评时却说:“这些字,好像从地里拱出来的小嫩芽,虽然乱了一些,但是,说不定就是这些嫩芽,将来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呢。”就是这一句话,改变了这个自卑孩子的命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变得开朗、自信起来。经过多年的打拼,他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当年正是老师用一句生动形象的比喻给了他信心与力量,帮助他走出自卑的困境,使他走向成功。由此可见善言的魅力。
③善言,可以让困惑迷失的人找到前进的方向。马来西亚著名华语歌手曹格,在一次醉酒打人事件被曝光之后,人气骤然下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生迷茫之中。无助的他打电话给刘德华。刘德华说:“你今年30岁,这么早发生这事对你是好事,是上天给你改过的机会,你要好好改过,否则只有两个字:收工。”刘德华的话,让曹格如梦初醒。他痛定思痛,重塑形象,终于又获得了成功。刘德华的话让迷茫的曹格重新燃起了希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困惑迷失的时候,一句善言,犹如一盏指路明灯,它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而走出人生的阴霾。
④善言,可以化解矛盾、促进事业的成功。美国南北战争中,韦策尔将军与平民出身的格兰特将军脾气不合,战争中不能有效地沟通。韦策尔强烈要求林肯总统撤掉格兰特的军职,理由是格兰特喝酒太多。林肯找到格兰特,对他说:“格兰特将军,我真的为你感到欣慰,你的部下和同事都在夸你总是打胜仗,韦策尔将军还很欣赏你酒后不慌乱的风度,要是战争结束了我一定请你喝酒。”听到这些话后,格兰特主动与韦策尔将军打配合战,为结束南北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与韦策尔将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林肯总统的善言,成为两个人和好的桥梁,使两人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试想,如果林肯总统真的撤掉了格兰特,不仅会使两人结怨,甚至有可能影响南北战争的进程。因此,我们有时要学做报喜的“喜鹊”,这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事业的发展。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小题3】文章第②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给文章补充一个恰当的结尾段。

6.名著阅读(共1题)

8.
(2016年中考广西桂林卷)课外阅读积累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叙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手或自己的鼻尖。”以上文字出自鲁迅散文集《___________》,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人物)。

7.语言表达(共2题)

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假如说话有艺术,听话当然也有艺术。   。说话之用譬如衣服,一方面遮掩身体,一方面衬托显露身上某几个部分。我们绝不谴责衣服掩饰真情,歪曲事实。
①不过,不求甚解,总该懂得大意。
②听人说话,最好效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
③责怪人家说话不真实,等于责怪一篇小说不是构自事实,一幅图画不如照相准确。
④若要细加注释,未免琐细。
⑤如果自己未得真谛,反一笔抹煞,认为一切说话都是撒谎造谣,那就忘却了说话根本是艺术。
A.②①⑤③④B.⑤②③④①C.②④①⑤③D.⑤③④②①
10.
口语交际
周五时,李力想着第二天要参加同学的生日会,所以上课时走神了。老师发现后,提醒说:“李力,你可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呀。”假如你是李力,你会怎么说?

8.作文(共1题)

11.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我在课堂学到了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天,唐僧整理孙悟空的衣物,发现他的内裤上有个洞,于是耐心地缝补起来;第二天,唐僧发现悟空内裤上又有个洞,于是又补了起来;第三天依旧有个洞。正当唐僧飞针走线缝补之时,猴哥跳过来,一把拉开唐僧,说:“师傅,您把这洞缝上,打算把我的尾巴搁哪儿?”这时,唐僧才恍然大悟。
对于上述现象,你怎样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要求:(1)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的括号内打“√”,然后作文;
(2)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若选题二,请自拟题目;
(3)文体自选(除诗歌外),立意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不少于600字;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班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