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92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3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拎包(līn)   禅让(shàn)   讳莫如深(huì)
B.悖论(bèi)   濒临(bīn)  病入膏肓(huānɡ)
C.闰月(rùn)   挟制(xié)   向隅而泣(ǒu)
D.发酵(jiào)  内讧(hònɡ)   鹬蚌相争(bànɡ)
2.
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乾坤  租赁  掰手腕  子丑寅卯
B.烹饪  曝光  翰林院  萎糜不振
C.誊写  芯片  翘尾巴  薪火相传
D.契约  糟粕  邀请函  趾高气扬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方便的人说声“谢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到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还会不温暖吗?
B.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C.花有花的娇艳,叶有叶的嫩绿;天有天的辽远,地有地的广阔。
D.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扩大,人口数量的猛增,生活质量的提高,能源危机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严重问题之一。
4.
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运用排比,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强盗行径的强烈讽刺与愤慨。)
B.巴金先生在致冰心的信中写道:“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现在我们也对巴金先生说:“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 (在引用和反复中,蕴含着对冰心、巴金先生的无限景仰之情。“灯”这喻体,使人联想到文坛前辈的不朽作品和巨大精神力量。)
C.“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病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D.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前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的《沁园春·雪》中“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风”原指《诗经》里的《国风》;“骚”原指《楚辞》里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B.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是唐朝两大重要的诗歌流派。前者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等;后者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等。
C.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诗人众多,许多诗篇至今还是广为流传。唐代被称为“诗魔”、“诗鬼”、“诗佛”、“诗仙”、“诗圣”、“诗豪”的诗人分别是李贺、白居易、刘禹锡、李白、杜甫、王维。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契诃夫的《变色龙》均使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手法,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向(从前)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B.其家甚智(以……为聪明)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智子疑邻》)
C.使君谢(请问)罗敷:“宁可共载不?”(《陌上桑》)
D.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通“彰”,显著)也。(《墨池记》)

2.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从炼字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言裈邪?”范笑而受之。
【注】①范宣:晋朝人。   ②韩豫章:指豫章太守韩伯。  ③裈(kūn):裤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是以啼耳  是以: ②韩豫章遗绢百匹  遗:
(2)下列句子中的“而”与“范笑而受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D.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
(4)上文主要写了范宣的哪两件事?这些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孩题。
我家的猫和老鼠
毕飞宇
①我有两个姐姐,大姐长我6 岁,二姐只比我大一岁半。我们是在无休无止的吵闹和绵延不断的争斗中长大成人的。我们姐弟三个就像鼎立的三国,在交战的同时不停地结盟、宣战,宣战、结盟。真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然了,我们的“分合”都是以小时作为时间单位的。上午我刚刚和我的二姐同仇敌忾,一起讨伐我的大姐,而午饭过后,一切都好好的,我的二姐却突然和大姐结成了统一战线,一起向她们的弟弟宣战了。
②总体说来,她们联合起来对付我的时候要多一些,因为父母多少有些偏心,对我格外好一些。这个我是知道的,在事态扩大、弄到父母那里“评理”的时候,父母虽说各打五十大板,但板子里头就有了轻与重的分别。比方说,在严厉地批评了我们之后,我的母亲总要教导我的两个姐姐:“他比你们小哎,让着一点哎。”对我就不一样了,母亲说:“下次不许这样了。”口气虽然凶,但说的是“下次”,“这一次”呢,当然就算了,事情到此结束。这在我是非常合算的买卖,因为“下次”是无穷无尽的。假如我的两个姐姐联起手来和我作对,在多数情况下,她们差不多就是那个叫“汤姆”的猫,而我则是老鼠“杰瑞”。我们家几乎每天都有美国卡通《猫和老鼠》式的故事,小姐俩气势汹汹的,占尽了优势,恨不得一脚就把她们的弟弟踢到太平洋里去,然而,到后来吃尽苦头的始终是她们。
③我们为什么吵呢?为什么斗呢?不为什么。倘若一定要找一个符合逻辑的理由,那只能是为吵而吵、为斗而斗。举一个例子吧,比方说,现在正在吃饭,我和我的二姐坐在一条凳子上,不声不响地扒饭,这样的饭吃起来就有点无趣,为了打破这种沉闷的局面,在二姐伸筷子去夹咸菜的时候,我会用我的筷子把她的筷子夹住,二姐不动生色,突然抽出筷子又夹我的。噼噼啪啪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母亲突然干咳一声,一切又安静了。所争夺的咸菜到底被谁夹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的那一声干咳究竟落在哪一个节拍上,这全靠你的运气,有点像击鼓传花。如果咸菜归我,即使我并不想吃,我也会像叼着了天鹅肉,嚼得吧唧吧唧的,二姐的脸上就会有一脸的失败。反过来,二姐要是赢了,她会把咸菜含在嘴里,悄无声息地望着屋梁,那是胜利的眼神,赢了的眼神,内心的自鸣得意是不必说的。
④我们姐弟三个现在都已人到中年。我长年在外,节日里偶尔团聚,我们谈得最多的恰恰是少年时期的“战争往事”,谈起来就笑声不断。这一点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有一次我把话题转了,说起了姐姐们对我的好处来:我6岁的那一年得了肾炎,不能走动,每天都由我的父亲背到五六里外的彭家庄去,注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有一次是我的大姐背我去的,那时候她其实也只是一个 12 岁的孩子,又瘦又小。她在那个晴朗的冬日背着我,步行了10多里地。快到家的时候大姐终于支持不住了,腿一软,姐弟两个顺着大堤的陡坡一直滚到了河边。我并没有摔着,反而开心极了,大姐满头满脸都是汗,她惊慌地拉起我,第一句话就是:“不能告诉爸妈。”这件事都过去30年了,可它时不时会窜到我的脑子里来。出乎我意料的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回忆起来一次就感动一次。12岁的大姐,冬天里一头的汗,惊恐的眼神——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在人到中年之后反而为这件事伤恸不已。那一回过年我说起了这件事,我并没有说完,大姐的眼眶突然红了,说:“多少年了,怎么说起这个,你怎么还记得这个呢。”大姐显然也记得的,不然她不会那样。她把话题重又拉回到吵闹的事情上去了。
⑤这样的吵闹本身就设置了一个温暖的前提:我们能够,我们可以。我们幼小的内心世界也许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斗”中拓宽开来、丰富起来的。时过境迁之后,我们意外地发现,兄弟姐妹之间的许多东西也许并不能构成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反而是隐匿的,疏于表达的。然而,它却格外地切肤,有一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牵扯。美国人通过《猫和老鼠》的卡通形象向全世界的少儿表达了这样一种典范人生:打吧,吵吧,闹吧,可你们永远是兄弟,永远是姐妹——你们永远不能生活在一起,但你们谁也不能离开谁。
⑥我的儿子最喜欢我的侄女,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几乎就是猫和老鼠,不是追逐,就是打闹。可是,他们毕竟天各一方。在他的姐姐和他说再见的时候,他漆黑的瞳孔是多么孤独,多么忧伤。我多么希望能做我儿子的好兄弟,和他争抢一块饼干、一个角落或一支蜡笔。但我的儿子显得相当勉强,因为他的爸爸后背上都起鸡皮疙瘩了,就是学不像一个孩子。
【小题1】本文标题有什么妙处?请说说你的理解。
【小题2】请说说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小题3】第④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小题4】第④段作者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在人到中年之后反而为这件事伤恸不已”,请你揣摩一下作者伤恸的原因。
【小题5】第⑥段内容已经与“我的姐姐们”无关,作者写本段的意图是什么?

5.作文(共1题)

10.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角色”一词本指演员扮演的剧中的人物,后来用以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它赋予每个人不同的角色。
请你结合自己对“角色”的感受、体验和思考,以“角色”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