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91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2

1.选择题(共4题)

1.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央视节目《朗读者》首播口碑不错。这是制片人董卿梦寐.已久的一档节目,她为此酝酿.数年。节目有涤.荡荧屏、带来清流之感。节目中 96 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给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他 26 岁时凭翻译诗歌追求女同学的“戏谑”之言,令人忍俊不禁.。
A.mèi    niànɡ   dí   jīn
B.wèi  liànɡ   dí   jìn
C.wèi    liànɡ   tí   jīn
D.mèi    niànɡ   tí   jìn
2.
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教育部公布 2017 年高考招生政策:做 5A 级青年志愿者可优先录取。但杭城的校长 感概道:要成为 5A 级青年志愿者,有点难。
B.现在城乡老人空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市的空巢老人主要缺乏精神方面的慰籍, 而农村的空巢老人更多的是生存问题。
C.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之必然,不是某个国家自以为是、自做主张推行贸 易保护主义的逆行可以阻止的。
D.外公外婆上了年纪以后都喜欢各执己见,一点小事争论起来没完没了,最后常常得 由我来给他们折衷是非。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近日,国务院参事室隆重举行御.聘.特约研究员的聘书颁发仪式,国务院参事室党组 书记、主任陈进玉出席并亲自颁发聘书。
B.刘强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跑步已逾两年,累计跑量 5900 多公里,一天一个新记录,一天 一个里.程.碑.,自我状态也越来越好。
C.创新,就是另辟蹊径,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是所有行动 都要做到有.例.可.援.,破除墨守成规。
D.去年底,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了因.地.制.宜.分阶 段治理的具体且可行的目标。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去年 G20 峰会极大提高了杭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现在杭州人有了新的期盼,希望 国家能尽早批准杭州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成为现实。
B.《全球教育展望》秉持“全球视野、中国行动”的办刊理念,追溯国际教育改革的学 术前沿,引领“中国经验、世界共享”的潮流。
C.汪曾祺书画集《四时佳兴》,由汪曾祺研究专家苏北先生辑选,读者从作品中可以窥见,大师对于个人人生际遇的深刻体悟以及中国传统艺术的精湛见解。
D.那些长得慢、不中看的绿色有机蔬菜,种植过程遵循生长规律,不使用催化剂,价 格虽高,但味道纯正,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题。
南海旅次①
〔唐〕曹松②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③。 为客正当无雁处, 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 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 年年争发被春催。
【注释】①旅次:旅途中暂停。②曹松:安徽人,因屡试不第,长期沦落在今福建、广东一 带。③裁:剪、断。
(1)颈联“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中有哪些牵动作者思归的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赏析尾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旧式的情感 叶兆言
三年前,在纪念祖父①诞辰一百周年时,我有一点想不明白,那就是人们为什么总是对 整数特别有兴趣。莫名其妙,就成了习惯。记得祖父在世时,对生日似乎很看重,尤其“文 化大革命”后期,一家老小,都盼过节似地惦记着祖父的生日。是不是整数无所谓,过阴历或阳历也无所谓,快到了,就掰着指头数,算一算还有多少天。
有时候,祖父的生日庆祝,安排在阳历的那一天,有时候,却是阴历,关键是看大家的
方便,最好是一个休息天,反正灵活机动,哪个日子好,就选那一天。祖父很喜欢过生日, 喜欢那个热闹。有一年,阳历和阴历的这一天,都适合于过生日,他老人家便孩子气地宣布:两个生日都过
想一想也简单,一个老人乐意过生日,原因就是平时太寂寞。老人永远是寂寞的,尤其 是一个高寿的老人。同时代的人,一个接一个去了,活得越久,意味着越要忍受寂寞的煎熬。 对于家庭成员来说,也是如此,小辈们一个个都相对独立,有了自己的小家,下了乡,去了 别的城市,只有老人过生日这个借口,才能让大家理直气壮堂而皇之走到一起。
老人的寂寞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我侄女儿的小学要给解放军写慰问信,没人会写毛笔字, 于是自告奋勇带回来,让祖父给她写。差不多相同的日子里,父亲想要什么内部资料,想要 那些一时不易得手的马列著作,只要告诉祖父,祖父便会一笔不苟地抄了邮来。有一段时候, 问祖父讨字留作纪念的人,渐渐多起来,闲着也是闲着,祖父就挨个地写,唐人的诗,宋人 的词,毛主席的教导,一张张地写了,寄出去,直到写烦了,人也太老了,写不动为止。
我记得常常陪祖父去四站路以外的王伯祥老人处。这是一位比祖父年龄更大的老人,他 们从小学时代就是好朋友,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友谊。难能可贵的,是 祖父坚持每星期都坐着公共汽车去看望老朋友。祖父订了一份大字《参考》,大概因为级别 才订到的,王伯祥老人虽然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一级研究员,他似乎没有资格订阅,于是祖 父便把自己订的报,带去给他看。每次见面大约两个多小时,一方是郑重其事地还报纸,另 一方毕恭毕敬地将新的报纸递过去,然后就喝茶聊天,无主题变奏。
说什么从来不重要,话不投机,酒逢知己,关键是看这一点。有时候,聊天也是一种寂 寞,老人害怕寂寞,同时也最能享受寂寞。明白的老人永远是智者。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 些老人的寂寞中,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从老派人的聊天中,明白了许多老式的情感。旧式的 情感是人类的结晶,只有当它们真正失去时,我们才会感到它的珍重。老.派.的.人.所看中的那 些旧式情感,今天已经不复存在。时过境迁,生活的节奏突然变快了。寂寞成了奢侈品,热闹反而让我们感到恐惧
老人最害怕告别,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祖父晚年时,每次和他分手,心里都特别难 受。于是大家就不说话,在房间里耗着,他坐在写字桌前写日记,我站在一边,有报纸,随 手捞起一张,胡乱看下去。那时候要说话,也是一些和分别无关的话题,想到哪里是哪里,海阔天空。祖父平时很喜欢和我对话,他常常表扬我,说我小小年纪,知道的事却不少,说 我的水平似乎超过了同龄人。我记得他总是鼓励我多说话,说讲什么并不重要,人有趣了, 说什么话,都会有趣。早在还是一个无知的中学生时,我就是一个善于和老人对话的人。我 并不知道祖父喜欢听什么,也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我曾经真的是觉得自己知道的事多, 肚子里学问大,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源于老人的寂寞。
【注释】①祖父为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小题1】文中“祖父”体现了“老派的人”的哪些性格特点?结合全文概括回答。
【小题2】品读下列句子,按括号里的要求作答。
①有一年,阳历和阴历的这一天,都适合于过生日,他老人家便孩子气地宣布:两个生 日都过。(老人与“孩子气”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时过境迁,生活的节奏突然变快了。寂寞成了奢侈品,热闹反而让我们感到恐惧。
(“寂寞成了奢侈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那时候要说话,也是一些和分别无关的话题,想到哪里是哪里,海阔天空。
(明明要“分别”了,为什么要说一些与分别无关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写王伯祥老人有什么表达作用?结合文题“旧式的情感”简要分析。
【小题4】本文写了“老派的人”“旧式的情感”和“老人的寂寞”,哪一点最触动你?写一例你身 边类似的人或情或场景。

4.名著阅读(共1题)

7.
(题文)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古往今来,中外名著名篇影响、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异彩纷呈而又水乳交融。《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305 首中的第一首是《________________》(作品);现代作家鲁迅的
《雪》,选自________________(文体)集《野草》;而《伟大的悲剧》出自奥地利作家__________________(人 名)《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2)根据名著,回答下列问题。
在初中段的名著阅读中,你接触到了一些令人艳羡的或让人唏嘘的爱情,你意在追随和坚持的是谁与谁这种类型的爱情?抗拒和放弃的是谁与谁这种类型的感情生活?为什么? 从名著《骆驼祥子》《水浒》《简爱》中择例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前不久,一则“钟南山称每年 210 万儿童死于豪华装修”的消息在网上热传,引来了不少质疑。几天后,钟南山发出声明,就演讲中引用的“我国每年 210 万儿童死于豪华装修”这一未经研究证实的资料而向公众致歉,因为这个错误可能会引起公众的过度恐慌。他表示,今后讲课或发表演讲,会更严谨地搜集、甄别资料。事后,有网友点赞钟南山有大师风范;也有网友留言,如果没有质疑就没有对真相的追寻。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 600 字至 800 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 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6.其他(共1题)

9.
根据下列某校校刊编委会会议记录,代校刊编辑部拟写一则征稿启事。(只写正文,80 字左右)
主编:下个月的校刊能不能创设一个新栏目?主要想提高同学们参与校刊的积极性。 编委 1:设个“专题小写作”,大家看行不行?内容是“如果每天多出一小时,你会用来干什么?”
编委 2:不错不错,文字不要多,100 字左右即可。这个写作门槛低,表达欲却高。
编委 3:是的,借机审视自己的生活,想想 24 小时有什么忽略和遗憾需要弥补,挺有意思的。
主编:那么就出个征稿启事,4 月 20 日截稿。别忘了在校刊网页上增设这个新栏目及 投稿邮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