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地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88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6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骊歌(lí)    踌躇(chú) 狼藉(jí)    好高骛远(wù)
B.羁绊(pàn)    粲然(càn)    浓郁(yù ) 前仆后继(fù)
C.恻隐(cè) 涟漪(yī) 剽悍(piāo )   拈轻怕重(niān)
D.娴熟(xián) 请柬(jiǎn)    芳馨(xīn )   吹毛求疵(cī)
2.
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鸣钟击磬:声响  啸聚山林:拉帮结派 日薄西山:靠近
B.典质:抵押 惟妙惟肖: 相似 枘凿::榫头
C.匿名:隐藏 广袤无垠:南北长度 朔方:北方
D.呕心沥血:滴    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    气冲斗牛: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
3.
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因为妈妈突然有事,原本预约的活动暂时取消,对此我一直爱恨情仇。
B.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优秀事迹无数,真是罄竹难书。
C.学习优秀,头脑聪慧不是关键,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D.当灾难到来时,她都能左右逢源,所以在她带领下,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点。
4.
对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绿色食品”、“绿色出行”、“绿色树叶”(分析:这三个短语中的“绿色”一词意思都指的是环保、低碳)
B.“我吃面包”、“露珠晶莹 ”、“ 心情愉悦”、“精力充沛”(分析:四个短语都是主谓短语)
C.这里将建成凯里重要的货物中转旱码头,年货物吞吐量达到每年50万吨。(分析:有语病,应该把“每年50万吨”改为“50万吨每年”)
D.在“庆祝黔东南州成立60周年”旅游推介活动中,黔东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在不断提升。(分析:主干是“黔东南的美誉度提升”)
5.
填入下列句子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突出文章中心,还要注意安排好文章内容的主次和详略,越是  ,越要  ,甚至要  ;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  
①简略叙述 ②强化中心的内容
③详细叙述 ④反复加以强调
A.②③④①B.③④①②C.④①③②D.②③①④
6.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站起来问:“老师,‘顾名思义’的‘顾’什么意思?”
B.在新加坡的花市上,牡丹、月季、水仙、吊兰、菊花、腊梅……等,春秋冬三季的花挤在一起了!
C.那是1958年8月24日,我从莫斯科搭机东飞塔什干。在机场上,黑夜沉沉,满天繁星。
D.我正的思索,正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般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志》是我国东晋陈寿编写的一部纪传体国别史,《隆中对》就是出自本书。
B.《敬畏自然》选自散文《大自然的智慧》,作者是我国的严春友,此文属于议论性散文
C.《云南的歌会》是我国现代作家沈从文的作品,沈从文在我国文坛上被称为“乡土文学之父”。
D.古代诗词有许多属于直抒胸臆的句子,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这样的句子,体现了作者崇高的气节。

2.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1】下列对诗歌赏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首联写到了他在年轻时,因科举进入仕途,并在国家危难时带兵抗元。
B.颔联中的“风飘絮”来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法挽回。
C.诗人在颈联里巧妙假设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D.作者在尾联里直抒胸臆,充分体现自己的民族气节。
【小题2】从写作特色上分析作者抗元时,经过的地方很多,为何作者只谈到“零丁洋”“惶恐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恙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如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 “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
A.上使外将兵。(将领,名词)B.王候将相(带领,动词)
C.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动词)D.夺而杀尉(连词,表递进关系)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B.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小题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体现陈胜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是吴广用计成功的基础。
C.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保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
D.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领徒属,为坛而盟。
【小题4】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属于小说,讲述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而林老师则以王老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使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的故事。
B.本文属于散文,本文要表达的目的是温暖而鼓励话语会给人带来幸福甚至带来人生的改变。
C.本文③段划波浪线句子结尾用感叹号目的是表达“我”当时内心的极大失落。
D.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小题2】品读文中第⑧自然段划线句子,完成下列填空。
第⑧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表现出这些______的话语给“我”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回味。
【小题3】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湿润”,第一次“湿润”体现了“我”因被老师肯定而喜悦,那么另两次“湿润”包含怎样的情感?
【小题4】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无数风流人物。在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就有不少,如:孔子、孟子、诸葛亮、刘备、曹操、辛弃疾、李白、范仲淹、曹雪芹、陈涉……现在请协助出一期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黑板报,相信你一定表现很出色。
(1)黑板报共有三个版块,请仿照已拟好的栏目再拟出第三版栏目。要求结构、字数都相同。
第一版:品读古名人名言
第二版:评述古名人功过    
第三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版中是对名人名言的品读鉴赏,请选取某一古名人的一句名言,加以品味,并写上简单的批注。(友情提示:批注可从语言特色、表现手法、思想内容、得到启发等方面入手) 
[示例]
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 恶小而为之(刘备)
批注:劝诫世人不能忽视细小的事情,语重心长。
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版是对古名人得失的评价,请你以“我眼中的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段评论性的话,在黑板报上刊出。要求有观点有分析,不超过80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2.
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你的双手 
题目二: ____________伴我同行
要求: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②若选题目二,先将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③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出600字以上的文章。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