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四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84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1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伏(zhé)  刻(qīng)  黑(yǒu)  首以待(qiáo)
B.狡(xiá)  求(qí)    热(chì)   三年五(zǎi)
C.大(ruò)  恣(suī)   藏(chǔ)  相形见(chù)
D.风(mí)  虬枝(qiú)   见(piē)   乳未干(xiù)
2.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开播,老戏骨们悉数登场亮相。先是侯勇诠释“小官巨贪”,演技令人拍案叫绝;而后陆续展开的官场群像图, 更是好戏不断。
B.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C.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千态万状,绘声绘色
D.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制订了一系列对策。
B.由于青少年好奇心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比成年人更容易受不良信息的侵害。
C.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D.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素质的高低,都是大庆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中,“说”“铭”“序”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叙事兼议论,“铭”一般是用韵的,“序”是临别赠言。
B.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和《藤野先生》都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值得我们反复阅读。
C.在古诗文中,“桑梓”指代是故乡;“鸿雁”喻指书信;“烽烟”指代战争;“汗青”指代史册;“布衣”指代平民百姓;“垂髫”代指小孩;“社稷” 代指江山。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契诃夫的《变色龙》、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均使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手法,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2.字词书写(共1题)

5.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liáoliáo(    )数语,那kuàng(    )野上闪闪地旋转升腾的壮丽的雪景已如在读者眼前。

3.诗歌鉴赏(共1题)

6.
【古诗阅读】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小题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地选择了夕阳、落花和归燕等景物,描绘出了 (时节、时间)的景色,抒发了     的感慨。
【小题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赏析这两句诗。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古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注释】①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蹴尔而与之(   )
(3)今谓人曰(    ) (4)冠履(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与之乘   长恨久之
B.何陋之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辍耕之垄上   马之千里者
D.断子之手足 投诸渤海之尾
【小题3】句子翻译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小题4】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 的观点,甲文则用 论证了 的观点。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把愤怒变成葡萄园》,完成小题。
把愤怒变成葡萄园
①人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不平和屈辱是很容易动怒的。就连那些名人,有时也会为一件小事而怒火中烧,从而招来祸患,酿成悲剧。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林则徐先生就是一个动不动就发怒的人,为了提醒自己,他干脆把“息怒”二字镂刻在自己的宝剑上。
②愤怒本身有一种可怕的破坏力,一旦发作,对外界的破坏极大。【甲】其实,人为了捍卫正义、尊严“拔剑而起”,倒不失为大英雄本色。而吴三桂的“为红颜一怒”和楚霸王激怒之下把华美富丽的阿房宫付之一炬的举动,只能给后世人留下笑柄和一声叹息。
③想要成就一件事情,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和努力。而易于动怒的人,往往在事情的关键环节处,一遇到麻烦,就会因心情浮躁而变得束手无策,焦头烂额,结果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乙】我有个远房舅舅,修理家里一个破损的木盆,当他把木条一片一片对接好,几番试验后发现木盆仍在漏水,于是盛怒之下,竟取来一把斧头把木盆砸碎。后来遇到失败或者不顺心的事情时,母亲总会给我讲起舅舅的这一段往事。
④我由衷地欣赏那些谦逊达观、心境平和的人,他们即使身处最险恶、最苦难、最无奈的境遇,仍能保持“宠辱不惊,临危不怒”的平常心。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财政部供职期间,为了扭转金融危机而竭尽全力,但他的许多精辟见解却遭到非议,连人格尊严也受到侮辱,最后他客客气气地呈上辞职信。然后回到学院和书房,跟他的藏书和藏画在一起,写下了《和平的经济后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成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⑤其实面对人生的厄运、不幸和磨难,与其怨天尤人,悲观沉沦,倒不如“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把愤怒变为葡萄园”。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因为“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有限的精力,有限的光阴,是一个人生命中最为珍贵的资源。生命的价值只有两种,要么熊熊燃烧,释放出巨大的光和热,要么窝成一团黑烟,到头来一无所获。只有那些不明智的人才会把自己的智慧才华消磨在无谓的悔恨、诅咒和愤怒上。
⑥生命本身蕴藏着巨大能量,【丙】一旦它肆意咆哮暴怒起来,会泛滥成一场人间的祸患灾难。可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它,就会变成“造福人类”的巨大的能量和资源,滋润养育万物生灵,为人间播洒一片绿阴。
【注释】①葡萄园在西方人的词语中有平息愤怒、平和心态的意思。
【小题1】细读文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本文论点。
【小题2】结合文章①-③段,概括说说作者为什么提倡“把愤怒变成葡萄园”。
【小题3】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句子的序号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
①如同“瀑布”和“大树”。
②犹如天庭之怒,则雷鸣电击;大地之怒,则山崩海啸。
③就像蜜蜂一样,为了一点小小的冲撞,竟然把自己整个生命付诸最后的一蜇。
【甲】:     【乙】:     【丙】:    
【小题4】文中提到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经历是作为 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小题5】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举例做简要分析。

6.语言表达(共2题)

9.
口语交际
下课了,一位同学,随意将口中的口香糖吐在了楼梯上。老师看到后上前制止,并让他把口香糖用卫生纸捡起来,可是这位小同学却理直气壮地说:“你是谁啊?关你什么事!有打扫卫生的阿姨打扫,用不着我捡!”
同学们,如果当时你恰好从楼梯处经过,亲眼看到了这一幕,你会怎样劝说?
   
10.
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参照画线的文字仿写句子,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母亲得知我生病,急匆匆赶到我的病床前。我微微睁开双眼,发现母亲正慈祥地看着我,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啊!那是晨曦对娇花的沐浴,那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那是 ,那是

7.作文(共1题)

11.
放下手机,我们的家庭生活可能会更温馨;放下手机,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发现世间的美好;放下手机,我们的考场将更公平公正。请放下手机,让我们重新定义人生。
信息社会,手机为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不可否认,手机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烦恼。与手机保持适当的距离,使用有度,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请以“放下手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请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表达出来,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