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7届九年级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75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诗歌鉴赏(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登临怀古,画面暗淡,意中有象,虚实结合。
B.首联以传说落笔,从虚处生发开去,为黄鹤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C.颈联是诗人想象雨后天晴,登楼远眺,亲人相见的情景。
D.诗中“萋萋”一词同“凄凄”意思相近,写出鹦鹉洲上草木萧索凋零的景象。
【小题2】诗歌的尾联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栖在树上的鱼

包利民

①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树,浓荫匝地。夏日晴好的时候,罗小鸥就摇着轮椅行走在院子里,感受阳光清风,心里却是总觉不到自由。十四岁的年龄,便被桎梏在轮椅上,就像鸟儿被困囿在笼中,可笼子再大,也不是天空。

②罗小鸥只好每天对着庭中熟悉的一切,渐渐地,她发现树上有两只鸟儿是一直都在的。每天许多鸟儿来来去去,只是它们总会回来,因为树上有它们的一个巢,小小的,在密密的枝杈间,像一个黑黑的果实。罗小鸥很羡慕那些鸟儿,可以自由翔集择枝而栖。她还喜欢鱼,不是那种观赏鱼,而是父亲从门前的河流里捕来的小鱼,它们生活在家里的几个鱼缸里。可自从腿不能走路之后,她把鱼们全都放回了河里。只是有三条鱼还太小,她怕它们无法独立生活,就想着养大一些再放生掉

③有一天,父亲突发奇想,把那个鱼缸用细绳捆扎好后,系在了那棵大树的枝上。她很是惊喜地看着高高悬吊着的鱼缸,阳光从层层叠叠的枝叶间散落,鱼缸里的水也点点斑斑地亮。三条小鱼欢快异常,在里面互相追逐,游过阳光时,细小的鳞片上都闪着点点金光。那个午后,罗小鸥一直看那树上挂着的三条鱼儿,它们吐的每个泡泡都五彩斑斓。新来的鱼们也引起了那些鸟儿的注意,鸟们似乎也为这新加入的成员而惊奇,有些胆子大的,就直接落到鱼缸的边缘上,探头去看里面鱼的游动。

④那个晚上,依然很热,罗小鸥坚持要睡在外面的树下。于是支起了折叠床,躺在那里,抬头间就能看到那个鱼缸,三条小鱼也安静了许多,静静地悬浮在那里,而更高处的鸟巢里也是寂然无声。久久不能入睡,直到月亮升起,便听得见鱼缸里有着细细的水声。三条鱼似乎被月光感染,又开始游动,有时接近水面时便欢快地甩尾,扑打出一朵朵水花。听着清晰入耳的水声,罗小鸥终于渐渐进入梦乡。

⑤不知何时醒来,已月挂中天,起了风,吹得满树的叶子簌簌地响。罗小鸥抬眼去看鱼缸,见那鱼缸在风中摇摇晃晃,三条小鱼在动荡的水中游得更加欢畅。她忽然想到,在这不停摇动的水里,鱼们是不是会找回在河里波浪中的感觉?要不它们怎么会那么兴奋快乐?再也没有睡意,一颗心儿随着鱼缸轻摇,仿佛化身鱼儿,在水里,在月光下,自由地游来游去。

早晨在鸟鸣中再次醒来,朝霞满天,抬眼,满树的叶子都闪着清新的光,两只鸟儿早已起来,正绕树翻飞鸣叫。鱼缸在阳光斜斜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小鱼们反而安静了,头向着东方,停在水中。罗小鸥也在满天的阳光里安静地看着,从没有这样发自内心的平静。

⑦上午的时候,罗小鸥让父亲把鱼缸拿下来,还是把那三条鱼放回门前的小河。而且,她说要回学校去上学,不想在家里这样呆着了。她经过这一夜,忽然明白,就算轮椅是一种桎梏,也会领略到不同的风景。就如夜里那三条鱼儿,虽然身处小小的鱼缸里,可是它们却有着栖在树间的经历,有着风中摇荡的水,有着月光朝霞,有鸟儿陪伴,那是河里的鱼们永远无法体会的东西。

⑧她相信,自己也会于困囿中体会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好,那是上天的眷顾,只要自己能用心去发现。

(有删改)

【小题1】通读全文,梳理罗小鸥的心理变化过程。
不自由——(______)——惊喜——(______)——(______)——顿悟
【小题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三条鱼似乎被月光感染,又开始游动,有时接近水面时便欢快地甩尾扑打出一朵朵水花。
(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请简要赏析。
【小题3】文中画横线句子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试分析其作用。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深刻含义?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下文。
B.文中鸟儿的自由与罗小鸥的困境形成强烈对比。
C.文中的罗小鸥被桎梏在轮椅上,她悲观、颓废,是一个消极的人物形象。
D.本文语言清新明丽,颇有韵味,如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在读者心间。

3.对比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节选)

(乙)诸葛亮与司马懿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资治通鉴》节选)

注:①司马懿(yì):人名②辛毗(pí):人名③仗节:手持符节④佐治:辛毗的字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________(2)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_______
(3)亮挑战_______________(4)亮乃懿巾帼妇人之服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选项与例句中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制之
A.咨臣当世之事B.先帝不臣卑鄙
C.伤先帝之明D.光先帝遗德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小题4】(甲)(乙)两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诸葛亮的品质,(甲)文主要体现诸葛亮____;(乙)文主要体现诸葛亮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阎婆惜道:“第一件,你可从今日便将原典我的文书来还我;再写一纸,任从我改嫁张三,并不敢再来争执的文书。”宋江道:“这个依得。”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宋江道:“这个也依得。”阎婆惜又道:“只怕你第三件依不得。”宋江道:“我已两件都依你,缘何这件依不得?”
阎婆惜向宋江提出的“第三件”是什么事?
5.
(题文)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用墙角的花来形容“孤芳自赏”者,准确生动,充满哲理,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
(2)19岁的鲁滨孙第一次出海,船只刚出港就遇上了大风暴,所乘船只沉没,只有他幸免于难,后被海浪冲到了一座荒岛上。他坚强地在岛上度过了28年的时光,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 )
(3)“我!富了?”“是的,你,富了——不折不扣是位财产继承人了。”这段主要讲的是简·爱在做小学教员的时候,意外获得了她舅舅留下的遗产。(    )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有关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近年,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那么,高铁究竟为何如此受旅客们的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程,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对于高铁,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坐过高铁的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不仅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沙发床、平板电脑等用品,而且商务座还有乘务员贴心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百元。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也低于其他快递行业,而且朝发夕至,效率可见一斑。
材料二: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成功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这个最美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4月21日起,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以福州至厦门北高铁为例,调整前二等座执行票价为715元,调整后为845元,上涨18%;一等座由855元调整至134元,上涨57%。
材料四:以下是5月1日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的信息情况表
车次
出发/到达时间
出发/到达车站
历时
参考票价
 
G1611
 
12:49/13:43
(过)莆田/
厦门北(终)
00:54
当日到达
二等座
¥49
一等座
¥78
 
【小题1】下列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高铁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
B.调价后,福州至厦门北高铁一等座涨幅明显高于二等座。
C.我国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创造——中国制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
D.中国高铁的核心部件已完全实现“中国创造”。
【小题2】根据材料一有关内容,概括中国高铁受旅客青睐的原因。
【小题3】根据下图和材料四提供的信息,请你拟写一则广播稿,向乘客介绍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这一段行程运行的时间和路线。

各位乘客朋友,你们好!欢迎乘坐G1611次列车。
本次列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祝乘客朋友们一路平安!

6.作文(共1题)

7.
写作
如果说表扬像阳光,那批评就像雷雨。人们大多喜欢享受阳光的抚触,却对雷雨的洗礼心生畏惧。殊不知,雷雨既能使天地清新,也能滋养万物,还能……
请以“批评也是一种滋养”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
(2)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3)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7.(共1题)

8.
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宋代,福建的桥梁、渡口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宋初,各级官吏就把驿站、驿馆的修建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形成了八闽四通八达的驿道。为了增强交通的运行效率,宋代的人们修建了许多桥梁。泉州洛阳桥、福清龙江桥、晋江安平桥、龙海江东桥合称福建古代四大桥梁,是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石梁桥,还有莆田熙宁桥、延寿桥,也(  )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闽东、闽北、闽西的廊桥,也体现着天人合一的艺术造yì(    ),是木构技术的登锋造极之作,展示了福建人民(A)(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的工匠精神。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根据汉字注上读音。
(_________)含 ②造yì(_________)  
(2)文段的最后一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3)根据括号中的解释,文中(A)处应填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