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惬意(qiè) 古刹(shà) 攒聚(cuán) 苍劲(jìng) |
B.别墅(shù) 褴褛(lán) 寒噤(jìn) 殷红(yīn) |
C.淅沥 (xī ) 秀颀(qú) 圩子(yǔ) 针砭(biǎn) |
D.精髓(suǐ) 恣睢(suī) 占卜(zhān) 窥谷忘反(kuī)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做好太湖蓝藻治理工作,省委主要领导赶赴无锡,下车伊始便亲临现场查看情况。 |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
C.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 |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
3.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一句中的“我”是代词,“在”是介词。 |
B.“半个钟头”是偏正短语,“聚拢起来”是补充短语。 |
C.“我赶紧涉水而过”一句中的“赶紧”是状语。 |
D.“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是递进关系复句。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
B.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
C.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
D.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
5.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林中小溪》选自《林中水滴》,作者普里什文,美国作家。本文通过小溪流过森林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出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哲理。 |
B.《画山绣水》作者杨朔,现代散文家。这篇散文从漓江上观赏山水自然风景出发,去发掘因奋斗而取得美好生活的内涵,表现出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
C.《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 |
D.《与朱元思书》是一篇骈文,选自《六朝文絜译注》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着力刻画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
2.字词书写- (共1题)
6.
根据拼音,在括号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生命如一hóng清水,需要流动。也许有时会变得浑zhuó,但生命之水将川流不息,在浩荡之中再次变得清澈,变得bó大,变得浩瀚无垠。在阳光的照耀下,可以升腾为天上的云彩,也可以化作雨露,给干hé的土地以绿色的希望。
生命如一hóng清水,需要流动。也许有时会变得浑zhuó,但生命之水将川流不息,在浩荡之中再次变得清澈,变得bó大,变得浩瀚无垠。在阳光的照耀下,可以升腾为天上的云彩,也可以化作雨露,给干hé的土地以绿色的希望。
| | | | | | | |
| | | | | | | |
3.诗歌鉴赏- (共1题)
7.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的小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写下此诗。②去长沙:汉代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③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押韵倒置作“落梅花”。
【小题1】第一句借用汉代贾谊的典故,有什么用意?
【小题2】诗的三四两句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简述其作用。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写下此诗。②去长沙:汉代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③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押韵倒置作“落梅花”。
【小题1】第一句借用汉代贾谊的典故,有什么用意?
【小题2】诗的三四两句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简述其作用。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完成下列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①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
屈原既绌②。
……
顷襄王怒而迁之。
……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③,受物之汶汶④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⑤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⑥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
【注释】①属(zhǔ):写作。②绌(chù处):通“黜”,废,罢免。指屈原被免去左徒的职位。③察察:洁白的样子。④汶(mén)汶:浑浊的样子。⑤皓(hào)皓:莹洁的样子。⑥温蠖(huò获):尘滓重积的样子。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
⑴争宠而心害其能(________) ⑵安能以皓皓之白(________)
⑶苟富贵(________) ⑷便要还家(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屈原列传》记叙了屈原充满悲剧性的一生,请根据选文说一说其悲剧命运的根源是什么?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①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
屈原既绌②。
……
顷襄王怒而迁之。
……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③,受物之汶汶④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⑤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⑥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
【注释】①属(zhǔ):写作。②绌(chù处):通“黜”,废,罢免。指屈原被免去左徒的职位。③察察:洁白的样子。④汶(mén)汶:浑浊的样子。⑤皓(hào)皓:莹洁的样子。⑥温蠖(huò获):尘滓重积的样子。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
⑴争宠而心害其能(________) ⑵安能以皓皓之白(________)
⑶苟富贵(________) ⑷便要还家(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王甚任之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
B.平伐其功 卜者知其指意(《陈涉世家》) |
C.非我莫能为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D.乃作《怀沙》之赋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
⑴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屈原列传》记叙了屈原充满悲剧性的一生,请根据选文说一说其悲剧命运的根源是什么?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9.
语文实践活动。
扬州市梅岭中学准备举行“走近曹文轩”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2016年4月,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是我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曹文轩在回答《每日新报》记者时说:“我希望中国的批评家对同胞们写的好作品,应当像欣赏西方文学一样来对待。中国有中国的灯火,不要总是点洋烛。”
⑴请问画线句子有什么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曹文轩的作品中少年们的成长及周边的生长环境是通过独特的视角来展现的——他借助儿童特有的感知和认知方式,很好地完成了对纯美世界的构筑。他的唯美世界是由其家乡苏北农村特有的大麦地、芦苇荡、油麻地、草垛、小河、水牛、船只等构成,乡土风情孕育了其小说中特有的乡土风貌。他的独特性并不仅仅在于此,更在于他作品还常常出现这样的语言:
四月蔷薇养蚕忙,姑嫂双双去采桑。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桑篮挂在桑树上,抹把眼泪捋把桑。
桃枝插在天门上,出门一一望麦儿黄。
这也端阳,那也端阳。
——《青铜葵花》
(2)请指出以上材料中的物候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依据以上材料,探究曹文轩作品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州市梅岭中学准备举行“走近曹文轩”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2016年4月,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是我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曹文轩在回答《每日新报》记者时说:“我希望中国的批评家对同胞们写的好作品,应当像欣赏西方文学一样来对待。中国有中国的灯火,不要总是点洋烛。”
⑴请问画线句子有什么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曹文轩的作品中少年们的成长及周边的生长环境是通过独特的视角来展现的——他借助儿童特有的感知和认知方式,很好地完成了对纯美世界的构筑。他的唯美世界是由其家乡苏北农村特有的大麦地、芦苇荡、油麻地、草垛、小河、水牛、船只等构成,乡土风情孕育了其小说中特有的乡土风貌。他的独特性并不仅仅在于此,更在于他作品还常常出现这样的语言:
四月蔷薇养蚕忙,姑嫂双双去采桑。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桑篮挂在桑树上,抹把眼泪捋把桑。
桃枝插在天门上,出门一一望麦儿黄。
这也端阳,那也端阳。
——《青铜葵花》
(2)请指出以上材料中的物候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依据以上材料,探究曹文轩作品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