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城关初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46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7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佝偻(jū)( lǒu) 妖娆(ráo)  风骚(sāo)  嗤笑(chī)    静谧(mì)
B.分外(fèn) 弥留(mí )  灵柩(jiù ) 真谛(dì ) 涕泗(tì sì)
C.灰烬(jìn ) 赦免(shè ) 相契(qiè)  陨落(yǔn )   抠土(kōu)
D.襁褓( qiángbǎo) 谀词(yú ) 扶掖(yè ) 舐(shì)犊情深 凌驾(líng)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蹈复辙  旁征博引    克尽职守  强聒不舍
B.断章取意  与世长辞    敬业乐群  脑羞成怒
C.兼而有之  孤军奋战    媚上欺下  阔然无累
D.涕泗横流  良师益友    相接相契  落木萧萧
3.
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可以饱食终日,再也不用忍受饥饿之苦了。
B.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C.这些年家乡的变化真大,乡亲们都富了起来,昔日的土墙、茅屋,都面目全非了。
D.你看她眉头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4.
(2017·柳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柳州市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切实减轻了患者。
B.2016年底,龙新村完成全村脱贫摘帽任务,成为柳江县扶贫“样板工程”。
C.广西居民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偏低,手机阅读将成为了广西居民最倾向的阅读方式。
D.为了防止各类地质灾害不再发生,广西地质海洋灾害应急指挥所发布了应急防治方案。
5.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和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B.《纪念伏尔特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维克多·雨果,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C.《傅雷家书两则》作者傅雷,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
D.《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折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②西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小题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小题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④;盈握之璧⑤,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⑥?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孟津之河:黄河。⑤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⑥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凡三往,乃见(平凡的)B.亡国之余(多余)
C.欲信大义于天下(讲信用)D.先主遂诣亮(拜访)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每自比于管仲  采贤俊于岩穴
B.先主器之 君吴、楚之士
C.而智术浅短    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D.将军岂愿见之乎 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小题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门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人物形
象。
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是一个判断句。
D.“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像花生一样活着

①乡下老家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父亲则是种植花生的大户。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父亲笑眯眯地点起一支烟,说:“花生啊,好活……”声音拉得倍儿长,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

②好活?!还真是如此。似乎从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这一种就是几十年,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③印象里,每年在麦子将要熟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种花生了。一个三角撑子,一把铲子,就是全部工具。不几天,小种子已在土里发了芽。等到麦子收割完,青青的小苗已摇曳满地了。看着它们,我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宝贝得不得了。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拉麦子麦秆,车轮碾在花生苗上,花生苗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我们心疼得直哭,父亲却哈哈大笑,说:“没事的,它们结实着呢!”

④果然,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它们,都好好的,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父亲告诉我们,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小花,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他又给我们讲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我们听得有趣,情不自禁地数起了那些小小的花,一朵,两朵,三朵……心里溢满了欢喜。

⑤花生的生命力之强简直让你不敢相信。有一年,麦收过后,邻家图省事,就把田里的麦茬点燃了。谁知火势借着风力殃及到我家的地,一地青青,几个小时后,变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天地。(A)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第二天,父亲就去街上重新买了花生种子。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

⑥花生 特别易于管理。一遍除草剂,就任其自由生长 了。长长的夏天,容易干旱,花生可不怕。(B)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秋天收获的时候,又会碰上连绵的风雨天,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果实长在下,雨水反而滋润了它。

⑦犹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没有经验,只在一个小公司里做着一份打杂的工作,时常心灰意懒。秋忙时节,正赶上放假,我便回去帮父亲收花生。父亲见我闷闷不乐,问缘由,我一股脑儿道出了心中的烦恼和困惑。父亲听了,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的《落花生》。他借用许父的话,说:“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发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下,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看,花生就是这样低调,把自己置于泥土中,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结出珍贵果实。”

⑧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拔出一株花生,抖抖土。白花花的花生,太阳下,晃人的眼,那一刻,我心里豁然开朗。

⑨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像贫苦人家的孩子,容易养,给口吃的,便虎蹿着往上长。它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然然。不管生活赐予的是灿烂阳光,还是一地风雨,它都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己藏在朴实的泥土下,悄悄地成长。

【小题1】将表格填写完整。
段落
主要事件
③④
a

花生被大火烧过,夜里一场雨后又冒出绿绿的嫩芽。
⑦⑧
b
 
【小题2】第④段中,“我们心里溢满了欢喜”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3】结合语境,任选一句赏析。
(A)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B)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请从动词选用的角度赏析)
【小题4】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选文内容分析。
【小题5】联系实际,谈谈你从结尾画线句子中得到的启示。

5.作文(共1题)

9.
题一:请以“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文章。
时光里既有春天的绿,又有夏荷的香,还有那秋霜和冬雪……
时光里既有惬意的好日子,也有举步维艰的难日子,还有平淡无奇的小日子……
时光美好如画,色彩斑斓,让人倾心珍藏;时光美好如花,芳香四溢,让人驻足欣赏……
题二:仰望
要求:
①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章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
③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④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全文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