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文阅读- (共2题)
神奇的克隆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许多植物先天就有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这都是植物的克隆。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二十世纪开始,科学家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有删改)
【小题1】短文介绍的先天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中不包括( )A.马铃薯 | B.柳树 |
C.仙人掌 | D.玫瑰花 |
A.作比较 | B.列数字 |
C.打比方 | D.分类别 |
A.使文章言简意明。 |
B.使读者一目了然。 |
C.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
D.增加神秘感和趣味性。 |
A.总述作用 | B.承上启下 |
C.归纳作用 | D.总结作用 |
A.挽救一些濒危物种。 |
B.培植人体器官。 |
C.培育高产、优质的粮食和蔬菜。 |
D.使恐龙重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克隆技术一定能给人带来好处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
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
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觉得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小题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A.快要,将要。 | B.靠近,面对着。 |
C.来到,到达。 | D.照着字或画模仿。 |
【小题3】“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
A.趣味,情趣。 | B.香、臭等气味。 |
C.意境。 | D.意思。 |
A.因为齐白石是大画家,他觉得老师不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
B.因为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
C.因为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
D.因为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