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快乐读书吧练习卷

适用年级:四年级
试卷号:73695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20/3/16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它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米·伊林。
B.作者在这本书中,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旅行。
C.这本书向读者提出了十万个问题。
D.这是一本内容有趣、语言生动的小说。
2.
下列科普作品与作者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灰尘的旅行》 高士其B.《看看我们的地球》 李四光
C.《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贾兰坡D.《森林报》 高尔基

2.填空题(共1题)

3.
知识积累。
1.学完本单元后,我阅读了一本科普读物,是_____(国别)作家米・伊林的《________》。他在这本书中,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________,对自来水龙头、炉子、桌子、灶台、锅架、餐具柜、衣橱等,提出了许多看似简单,却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2.我还知道了世界上的其他优秀科普作品,如李四光所写的《___________》、高士其的《__________》、贾兰坡的《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名著阅读

水难道是可以吃下去的吗?当然是可以吃下去的。在肉、蔬菜、面包里——在任何一种食物中,水分都要比固体物质多得多。肉里面的水分要比固体物质多一倍,而黄瓜里几乎全都是水分。再来说说你身体里的水分吧,它和新鲜黄瓜里所含的水分几乎一样多。假如你的体重是40千克,那么其中有35千克都是水分,而固体物质只有5千克。成年人的身体中所含的水分要少一些,大约是体重的四分之三。你或许会问:“那为什么人不会淌一地板的水,就像果子冻那样?”奥妙在于东西是由什么构成的,其他的倒并不怎么重要。不错,最重要的就是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假如我们拿一小片肉或者一小片黄瓜放到显微镜下面去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很多饱含汁液的细胞。这些汁液并不是从细胞里流出来的,因为细胞的四面都是封闭起来的。而秘密就在这里。由此可见,水是构成我们人体最主要的物质。

(节选自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小题1】(整体感知)这段选文中,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
A.水是可以吃下去的。
B.人不会像果子冻那样淌一地板的水。
C.生物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
D.水是生物体内最主要的物质。
【小题2】(说明方法)除了作假设的说明方法外,画线的句子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列数字B.作比较C.打比方D.举例子
【小题3】(探究意图)读画线句子,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进行说明?(   )
A.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人身体里都是细胞。
B.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人不会像果子冻那样淌一地板的水。
C.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人身体里的水分含量极大。
D.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成年人身体中所含的水分要少一些。
【小题4】(思考质疑)文中提到的“细胞”是什么?如果你无法解释清楚,你会怎么解决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表达(共1题)

5.
推荐《十万个为什么》。
我最喜欢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我想推荐给大家看。
内容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