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对王绩的《野望》一诗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喜悦的心情,也抒发了思亲念乡情怀。 |
B.“徙倚欲何依”中的“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
C.“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是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随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
D.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的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 |
2.课内阅读- (共1题)
2.
阅读郦道元的《三峡》,回答下列小题。
A.不见曦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B.乘奔御风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C.不以疾也 疾:生病 D.属引凄异 属:连接
(2)下列语句中,表现三峡山势高峻特点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峡的山连绵、高耸。
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面表示了水势浩大、水流迅猛的特点。
C.“哀转久绝”的猿声渲染了凄冷、肃杀的气氛。
D.文中介绍三峡的水,按照水势的特点,先写夏天的,然后春秋,最后写冬季。
自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对下面句子中的加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见曦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B.乘奔御风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C.不以疾也 疾:生病 D.属引凄异 属:连接
(2)下列语句中,表现三峡山势高峻特点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峡的山连绵、高耸。
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面表示了水势浩大、水流迅猛的特点。
C.“哀转久绝”的猿声渲染了凄冷、肃杀的气氛。
D.文中介绍三峡的水,按照水势的特点,先写夏天的,然后春秋,最后写冬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课内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