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共1题)
2.填空题- (共4题)
3.
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我们要(________)水资源,不能随意浪费。
2.这里很危险,快到(________)的地方去。
3.他没有超常的记忆力,是一个很(________)的人。
1.我们要(________)水资源,不能随意浪费。
2.这里很危险,快到(________)的地方去。
3.他没有超常的记忆力,是一个很(________)的人。
5.
看拼音写词语。
zhù mínɡ pín kùn jī huɑnɡ miáo huì xīn xīn xiànɡ rón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zhù mínɡ pín kùn jī huɑnɡ miáo huì xīn xīn xiànɡ rón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信息匹配- (共1题)
6.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ān shàn)子,扇哪扇哪,扇(shān shàn)走了夏天的炎热。
2.我向你担(dān dàn)保,我压(yā yà)根就没想抓你。
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ān shàn)子,扇哪扇哪,扇(shān shàn)走了夏天的炎热。
2.我向你担(dān dàn)保,我压(yā yà)根就没想抓你。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7.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争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 ,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题3】第一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 的顺序写的。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小题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和尚(shanɡ)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ɡ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争执:
争先恐后:
【小题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小题3】第一自然段是按
【小题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8.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齐白石三改告示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北平城。齐白石义愤填膺,一气之下辞去了教授职务,在家闭门谢客。
一天,几个日本人以买画为名,找到齐白石,对他(恶狠狠 虚情假意)地说:“齐先生,欢迎你加入日本国籍,到日本定居。”齐白石(斩钉截铁 满怀歉意)地说:“我是中国人,不去日本,如果你们要我去日本,可以把我的脑袋拿去!”
几个日本人听了这话恼羞成怒,但又碍于齐白石的名声和才气,不敢发作,便(气冲冲 灰溜溜)地走了。齐白石心想: 于是,他当天就写了一个告示贴在门外,上面写道:“中外官长买齐白石之画,可以派代表来,不必亲驾到门。自古以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然而告示贴出以后,还有敌人的爪牙前来纠缠。齐白石感到告示写的不够分量,就换上一个 “停止见客”的新告示。过了几天,齐白石觉得这个告示还不太妥当,干脆写了四个字贴在大门上:“白石已死”。
齐白石写了三次告示(a表现 b以事告人)显示(a表现 b以事告人)了他高风亮节、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小题1】联系课文内容,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中圈出合适的词语。
【小题2】阅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括号里圈出“示”正确的解释。
【小题3】联系上下文内容,在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写齐白石当时的想法。
【小题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齐白石三改告示,他在第一次的告示中写道: 。这样写是因为 ;在第二次的告示中他写道: 。这样写是因为 ;第三次的告示是这样写的: 。
【小题5】读了课文,你认为齐白石是个怎样的人?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白石三改告示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北平城。齐白石义愤填膺,一气之下辞去了教授职务,在家闭门谢客。
一天,几个日本人以买画为名,找到齐白石,对他(恶狠狠 虚情假意)地说:“齐先生,欢迎你加入日本国籍,到日本定居。”齐白石(斩钉截铁 满怀歉意)地说:“我是中国人,不去日本,如果你们要我去日本,可以把我的脑袋拿去!”
几个日本人听了这话恼羞成怒,但又碍于齐白石的名声和才气,不敢发作,便(气冲冲 灰溜溜)地走了。齐白石心想: 于是,他当天就写了一个告示贴在门外,上面写道:“中外官长买齐白石之画,可以派代表来,不必亲驾到门。自古以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然而告示贴出以后,还有敌人的爪牙前来纠缠。齐白石感到告示写的不够分量,就换上一个 “停止见客”的新告示。过了几天,齐白石觉得这个告示还不太妥当,干脆写了四个字贴在大门上:“白石已死”。
齐白石写了三次告示(a表现 b以事告人)显示(a表现 b以事告人)了他高风亮节、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小题1】联系课文内容,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中圈出合适的词语。
【小题2】阅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括号里圈出“示”正确的解释。
【小题3】联系上下文内容,在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写齐白石当时的想法。
【小题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齐白石三改告示,他在第一次的告示中写道: 。这样写是因为 ;在第二次的告示中他写道: 。这样写是因为 ;第三次的告示是这样写的: 。
【小题5】读了课文,你认为齐白石是个怎样的人?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填空题:(4道)
信息匹配:(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