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文阅读- (共2题)
蜗牛的秘密
今天下午,我在院子的草坪里捉到了10只蜗牛。
这10只蜗牛,外壳很薄,软软的身体在地上蠕动着,两只触角一伸一缩,一旦发现有“敌人”,就马上把身子缩进“屋子” 里。总之,它们给人的印象就是慢吞吞的,反应迟钝。
我为它们准备了一个纸盒子当屋子,几片菜叶是它们今天的晚餐,我①( )地看着它们,期待它们毫不客气、②( )地享受我的款待。可是,没想到它们只是碰了碰菜叶就把头掉开了。我好失望,心想,这些小东西怎么这么不领情。我生气地走开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又回来看它们。咦!这回我发现,那菜叶边缺了一个大角。哈哈,小东西,原来刚才你们是怕羞,见我在旁边不好意思吃啊!
不久,菜叶全被蜗牛吃光了。饱餐一顿之后,它们开始悠闲地散步。就在它们爬动的时候,我看到它们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银带子。我好奇地把几粒沙子撒在上面,发现沙子都被黏住了。这些黏糊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赶紧查阅了《儿童百科丛书》,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些黏糊糊的东西是蜗牛的排泄物,它们有助于蜗牛的爬行。
为了知道蜗牛的眼睛和嘴巴在哪里,过了一段儿时间,我又把一片菜叶放在蜗牛的面前。只见蜗牛很快地伸出一对较长的触角碰了碰,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这下我才知道:蜗牛的长触角有眼睛的功能。
真没想到,小小蜗牛也有那么多的秘密啊!
【小题1】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正确的一项是( )A.①狼吞虎咽 ②目不转睛 | B.①目不转睛 ②狼吞虎咽 |
C.①聚精会神 ②心甘情愿 | D.①狼吞虎咽 ②聚精会神 |
A.蜗牛的触角有嘴巴的功能。 |
B.蜗牛开始不吃白菜叶,是因为它不爱吃。 |
C.蜗牛身后的黏糊糊的东西是它的排泄物。 |
D.蜗牛的眼睛有触角的功能。 |
A.与题目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文章结构完整。( ) |
B.与文章题目的意思差不多,没必要反复强调。( ) |
C.强调“我”发现蜗牛秘密后的喜悦心情。( ) |
D.点明了“我”仔细观察后的总体感受。( ) |
A.文章主要写关于蜗牛的秘密的往事。 |
B.文章主要写“我”观察蜗牛怎样吃东西的事。 |
C.文章主要写“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蜗牛非常有趣。 |
D.文章主要写“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蜗牛吃东西、爬行和触角的特殊功能等方面的秘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蚯蚓又叫“蝴蟠”“地龙”。这类默默无闻的环节动物,身体细长,在潮湿、疏松的土壤里,穿行自如。一旦碰上坚硬的石块或树根,它们会很快地转向,绕道而过。那么,它们是怎么知道前方有障碍物的呢?
有人说,蚯蚓有眼睛,它们是靠两眼来辨别方向的;也有人说,环节动物比昆虫低等,它们的组织还没有分化出眼睛。据动物学家研究,蚯蚓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头部已经退化,并没有眼睛。那凸起在它头部前面的,是它的嘴巴,叫作口前叶,没有视觉作用,仅仅是用来索取食物和挖土钻洞的。
蚯蚓( )没有眼睛,( )它的触觉器官却很发达,包括表皮感觉器、口腔感觉器、光线感觉器等,对前进中所接触的物体和环境都能敏感地反应出来。
科学家曾经对蚯蚓的触觉做过这样两个实验:一个是在蚯蚓行走的路上放一块铁皮或一块砖头,当蚯蚓的皮肤接触到这些物体后,它立即转向避开;另一个是把蚯蚓放在光线强弱不同的地方,结果蚯蚓向弱光处行走。这说明蚯蚓确实是用触觉器官代替了眼睛的功能,而且对光线的强弱很敏感,遇到强光就会本能地躲避,这证明它完全适应土壤生活。
【小题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适合的关联词。【小题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蚯蚓是一种昆虫。(______)
(2)蚯蚓害怕强光。(______)
(3)蚯蚓靠嘴巴来辨别方向。(_______)
【小题3】科学家做的实验中,蚯蚓靠什么避开铁皮和砖头?它又是靠什么躲避强光?( )
A.表皮感觉器、嘴巴口前叶 | B.口腔感觉器、光线感觉器 |
C.表皮感觉器、口腔感觉器 | D.表皮感觉器、光线感觉器 |
A.蚯蚓喜欢潮湿疏松的土壤。 |
B.蚯蚓的触觉器官代替了眼睛的功能。 |
C.蚯蚓碰上坚硬的石块和树根,会很快地转向。 |
D.蚯蚓的嘴巴是用来索取食物和挖土钻洞的。 |
-
【1】题量占比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