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73247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6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泞泥,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途中,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迁都的“计谋”?
材料二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步六狐

贺赖

 
《魏书》记载:“诏不得以被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2)材料二所示的是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外。”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

2.选择题(共3题)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是
A.社会动荡不安和民族仇杀
B.政权分裂和社会的倒退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3.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一观点的核心是
A.勤劳致富
B.因地制宜
C.听天由命
D.人定胜天
4.
“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水利工程是(  )
A.白渠B.郑国渠C.灵渠D.大运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