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7323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3

1.判断题(共1题)

1.
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称“南朝”,都城都在洛阳。( )

2.综合题(共1题)

2.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18年是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发展举世瞩目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商君”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项?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3)材料三中的“魏主”指的是谁?他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了什么措施?除此以外,“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3.选择题(共13题)

3.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 繁荣开放的社会
4.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周杰伦这首“中国风”歌曲的MV中出现的画面应该是
A.B.
C.D.
5.
当看到某同学画了许多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埋头计算圆周率数值的情景时,我们知道该同学正在探究
A.韩非子的思想B.祖冲之的贡献C.张仲景的理论D.毕昇的活字印刷术
6.
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 《缀术》 B. 《水经注》    C. 《黄帝内经》 D. 《齐民要术》
7.
(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材料体现的是
A.周初分封B.商鞅变法C.秦设郡县D.汉初分封
8.
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9.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早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评价的是
A.都江堰B.灵渠C.长城D.大运河
10.
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吸取秦亡教训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11.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q=﹣2,则 {#mathml#}a18+a19a9+a10{#/mathml#} =(   )
12.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q=﹣2,则 {#mathml#}a18+a19a9+a10{#/mathml#} =(   )
13.
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14.
东汉时期,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为其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
A.造纸术B.甲骨文C.圆周率D.印刷术
15.
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
A.《史记》B.《春秋》C.《汉书》D.《资治通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