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测试题:第一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731506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9

1.分析说明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7日至9日,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乌镇举行,来自76个国家和地区的1 500多位中外嘉宾围绕人工智能、5G、大数据、网络安全、数字丝路等热门议题深入交流研讨,展开技术与灵感的交流和碰撞。

材料二:一项针对未成年人上网的调查显示,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大量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加上部分中小学生法治观念淡薄、唯我独尊、遇事冲动等因素影响,网络天空“雾霾”现象严重。

(1)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是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某些领域的应用,请结合材料一,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网络在现实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应用
做法的依据
中宣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十部门共同举办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利用网络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利用网络开展多项公益活动
 
将网络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阅读材料二,谈谈我们青少年学生如何撑起绿色的网络天空。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网络用好是个宝,查找资料不用跑。天下大事早知道,学习知识不可少。

材料二:请欣赏下面漫画。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说说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危害。

2.单选题(共17题)

3.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我们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说明(  )
A.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B.我们组成了社会的“大网”
C.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4.
八年级学生小青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网友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表明(  )
A.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B.网络交往有利有弊
C.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D.互联网实现了海量知识的共享
5.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手机作为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稳固。我们要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需要(  )
①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③学会“信息节食”
④提高媒介素养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
新生入学谨防三大骗术:“网上兼职”“为你助学”和“冒充熟人”。专家表示,新生遇到有关问题要向学校打电话询问,及时与父母进行沟通,不要武断行事,以免酿成大错。谨防三大骗术启示青少年(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明辨是非从我做起
②加大对网络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
③在社会交往中,不能相信任何人
④增强法治观念,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7.
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自媒体账号存在的一系列乱象问题开展了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从2018年10月20日起,已依法依规全网处置9 800多个自媒体账号。下列关于整治自媒体乱象,说法错误的是(  )
A.公民严格执法,打击违法媒体
B.增强自律意识,凝聚发展共识
C.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维护人民权利
D.发挥网民力量,扫除传播死角
8.
从2018年6月19日由武汉市组织的中小学生研学游第一批学生进入武夷山开始,每天都有1 000多名武汉中小学生在武夷山研学。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游活动,有利于学生(  )
①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②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
③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④在实践中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全国广大未成年人的大型公益网站——未来网,集中了大量丰富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全部免费提供给未成年人使用。假如你向同学推荐该网站,你会说(  )
①未来网是针对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弱、易被不良网站侵害的现实而建设的
②未来网专属于未成年人,我们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不受任何约束
③未来网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④我们要共同营造良好的未来网文化环境,做到文明、理性、绿色上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0.
晓东最近经常上网查找资料、网上学习、网上提交作业、与同学们讨论交流问题等,但妈妈总是有所担心,试图阻止他上网。为打消妈妈的顾虑,晓东应该(  )
①在家长的陪伴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网
②上网有明确的目的,只浏览有益于学习的信息
③不向陌生人泄露个人信息
④不沉湎于网络游戏,处理好学习与游戏的关系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
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参加研学旅行活动能使学生(  )
A.学会课堂上学不会的知识
B.体会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C.感受到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D.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12.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下列身份属于在业缘关系中建立的是(  )
A.父母的子女
B.我的同桌
C.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
D.小区业主
13.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下列行为与此话意思不相符的是
A.小文参加了学校的研学旅行活动
B.敏敏利用假期时间去社区里当志愿者
C.小明周末都宅在家玩电脑
D.小杰乘坐公交车时主动让座
14.
2018年5月20日是全国第28个助残日,某校开展以“心手相连,共浴阳光”为主题的手工制品义卖销售活动。该校同学将自已手工制作的手串、中国结、手提包、木雕笔筒等手工艺品拿到街头义卖,换取的资金全部用于帮助残疾人。开展这项活动
①有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有利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能够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能够彻底解决残疾人的困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
父母为我提供衣食,老师帮助我学习,警察为我提供安全保障,邮递员为我送信。这表明
A.中学生不需要自立
B.个人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社会
C.只有人人为我,我不用为人人
D.中学生年龄还小,可以离开社会
16.
结束了一个快乐的暑假,下列同学对假期生活的感受不正确的是
A.小明:看到农民在田间地头劳作、流汗,农民真的是太辛苦了!
B.小军:亲眼目睹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作为中国人真自豪!
C.小萌:在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小朋友们玩得开心,我却累成“狗”,真不值得!
D.小华:国产航母成功下水,C919国产大飞机成功首飞,我对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由衷敬佩!
17.
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宿舍,我们是其他同学的舍友,在公交车上,我们是乘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每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从来不会改变
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我们的社会关系主要有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
③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
歌德说“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干丝万缕的联系
②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④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
19.
江苏省劳动模范范正国,从2004年开始,坚持每年从薪水中拿出一半来帮扶寒门学子、困难家庭和孤独老人。十几年来累计捐助三十余万元,在为他人点赞的同时,我们也懂得了范正国的坚持,他是把助人当作了一种日常习惯。把助人当作一种日常习惯(  )
①这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②能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③能更好地体现着人生价值
④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D.①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