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靖江靖城中学度七年级上学期独立作业政治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73112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3

1.简答题(共2题)

1.
材料一:进入初中后,很多同学总觉得没有小学时好,学习科目多了,学习内容也不好学了,娱乐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考试的分数也没有小学时理想了,而且同学之间的关系比小学时复杂了,班级的很多事情老师都安排我们自己解决……
材料二:每一个新的起点,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面对初中生活的新挑战,小明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作息时间变了,总感到生活上调整不过来;班级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多了,总感觉他们不是很好相处;老师对自己的重视度变化了……小明努力尝试着自我调整,主动适应。
(1)你有过材料中类似的感受吗?
(2)你认为出现材料中感受的原因有哪些?
(3)请你为解决材料中的困惑出谋划策。
2.
电视连续剧《我的青春谁做主》、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都反映了甘苦交织的青春,青春更多的是激情、理想、奋斗……同学们要学会品味青春,更要懂得呵护青春!
(1)你能写出描绘青春的词语吗?
(2)你打算怎样开启自己的青春之旅,开创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2.判断题(共2题)

3.
正确处理好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烦恼,能成为我们发展的动力。(   )
4.
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既看到外在美,又看到内在美,是运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的方法。(   )

3.单选题(共9题)

5.
青春期的我们心理上充满了矛盾,要做到不烦恼,可以尝试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听音乐、打球
B.给好朋友写信
C.进网吧,找网友聊天
D.找同学交流,共享成长经验
6.
在综合素质评价活动中,小明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下“自画像”你认为不利于小明正确认识自己的是(   )
A.小明心目中的我:自尊自信,充满阳光
B.父母心目中的我:出类拔萃,十全十美
C.同学心目中的我:诚实守信,热情开朗
D.老师心目中的我:尊师敬长,自立自强
7.
当我们迈出小学校门,进入中学以后,会感到丰富的初中生活也会有许多困惑和担心,也会感到孤独和失落。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
A. 积极面对 B. 畏缩逃避 C. 犹豫不决 D. 听其自然
8.
正处于青春期的七年级学生往往渴望独立而又仍然依赖,具有一定的自制性而又容易冲动,富有丰富的理想而又容易脱离现实……这说明  (   )
A.青春期的学生根本无自理自立的意识和能力  
B.青春期的烦恼是无法排解的 
C.青春期充满着矛盾,是快乐与烦恼交织相伴的
D.成长的矛盾与烦恼严重阻碍了我们的成长
9.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赞美青春、歌唱青春。下列句子中,没有表达青春积极的人生追求的是 (   )
A.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青春易逝,人生易老,及时当行乐,潇洒走一回
D.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10.
今年17岁的陇陇脸上出现了青春痘。以前陇陇爱逛街,现在一放假就宅在家里,不愿出门,家里来了客人也不愿意出来见。陇陇
A.是不能悦纳自己生理变化的表现
B.做法可取,因为青春痘太难看了
C.身体不好,所以才长青春痘
D.是不能正确接纳心理变化的表现
11.
有一个寓言故事:一天,孔雀向喜鹊哭诉:“我的声音太难听了。人家夜莺的声音多美妙啊。”喜鹊安慰道:“可是你有美丽的羽毛,这是别的鸟儿都不能比的。”这告诉我们
A.美丽的羽毛比美妙的声音更重要B.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客观
C.要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D.从外在形象认识自己最重要
12.
在青春期,当心理上出现一些如焦虑、烦躁、悲观等不良情绪时,我们要学会“心理按摩”,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当考试不理想时,李兵在心里对自己说:“别泄气,你一定能行!加油!”
B.与父母闹别扭了,韩伟主动找自己的好朋友,倾诉自己的烦恼。
C.贾玲是比较有名气的笑星,别人笑她身胖,她得意地说自己在唐朝可是美女呢。
D.小敏觉得自己在班上默默无闻,想融入集体又缺乏勇气,她只能哀叹自己性格太内向。
13.
在秋季开学第一天召开的“上中学,真好!”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让小吴第一个发言,小吴感到紧张,他选择了沉默。结果,班会出现了冷场。你认为小吴这样做(  )
A.是正常的,因为讲得不好会惹同学笑话
B.没有必要,反正同学之间互相都不认识
C.是错误的,因为他使班会出现冷场,应该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
D.没有必要,因为新生活需要我们积极参与,不断适应

4.选择题(共2题)

14.

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对大数据中蕴含规律性信息的认识程度,决定对信息有效利用程度     ②对大数据有效地组织和使用,源于人们对大数据价值的正确认识

③对大数据的科学认识,有利于人们获得更多的机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④大数据本身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

15.

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对大数据中蕴含规律性信息的认识程度,决定对信息有效利用程度     ②对大数据有效地组织和使用,源于人们对大数据价值的正确认识

③对大数据的科学认识,有利于人们获得更多的机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④大数据本身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判断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