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说明题- (共2题)
1.
微信作为当今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已成为年轻人的网络生活新方式。下面是同学们在微信上的一些做法,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行为做法 | 积极意义 | 应注意的问题 |
建立微信群,结交新朋友 | ① | 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
将随手拍下的好人好事上传至朋友圈 | 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 | ② |
浏览时新闻并发表自己的评论 | 有利于扩大视野 | ③ |
微信问政,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 | ④ | 要在法律和宪法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他人的利益 |
2.
(2)我们为什么要培育亲社会行为?
2018年2月8日,《感动中国》2017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揭晓。救火时为保护孩子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杨科璋、坚持公益捐款十多年的王钰、捐出毕生积蓄设立教育基金的卢永根、用“辛勤指数”换来群众“幸福指数”的廖俊波等10人获此殊荣。
(1)这些“感动中国”人物身上体现了哪些亲社会行为?(2)我们为什么要培育亲社会行为?
2.单选题- (共5题)
3.
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总是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对自己无益的事情上。在网络使用中,我们要注重
A.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 | B.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
C.在无关的信息上停留 | D.下网后念念不忘网事 |
4.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 )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个人的身份要疼痛感社会关系来确定
④个人只有依赖他人才能生存下去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个人的身份要疼痛感社会关系来确定
④个人只有依赖他人才能生存下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5.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包括( )
①自觉维护社会、服务社会
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③主动关爱他人,与人为善
④遵守公德和社会秩序
①自觉维护社会、服务社会
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③主动关爱他人,与人为善
④遵守公德和社会秩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