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2课《丁香结》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试卷号:73088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4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2.字词书写(共2题)

2.
组词。
浑(________)   愁(________)   断(________)   蕾(________)
辉(________)   秋(________)   段(________)   雷(________)
3.
看拼音写词语。
yōu yǎ(__________)  hún zhuó(__________)  dān bó(__________)  zhē yǎn(__________)  zhào yào(__________)

3.句子默写(共1题)

4.
原文填空。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________)。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________),线条模糊了,直向(________)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根据原文回答问题。
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分析划线的句子,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牵手

①女儿很小的时候,带她出门,总是伸一根食指让她紧紧牵住。那时的女儿多小啊,脑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趔趔趄趄,小小的胖手攥住我的食指,不要命地抓着,那真是甩也甩不脱,割也割不掉。不知道那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道,我的一根食指对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呢。

②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夭夭。我觉得小臂被她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里怀抱里抽出自己的手。她“嗷”地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而且比刚才更加用劲。后来我就怕带她上街,或者喝令她去牵爸爸的手。她牵爸爸的手也是一样全心全意,她爸爸让她牵着也会一脸陶醉和幸福。

③女儿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十三四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俩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鞋比她矮一个头尖。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我一根食指了,是把我的食指中指无名小指捏成一排,而后囊括进她的掌心。我说不行,你太大了,你看街上有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手的?她“嗯”一声说,我想牵。我试图甩脱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但她固执地不让我的手滑开。她的手劲多大啊!我的指骨在她掌心里酥麻酥麻,只要她再加一把劲我就会叫唤出声。可我内心也喜欢这种指骨酥麻的感觉。

④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我嘴里说着:不要,不要。我心里默念着:牵吧,牵吧。我的孩子!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女儿把她的手交到我手里,她就把她的一切都交给我了:在她满十八岁之前,她无忧无虑,因为忧虑有妈妈担着,荆棘由妈妈去砍,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谁让我是妈妈呢?她的手不交给妈妈还能够交给谁呢?妈妈生来就是要牵着孩子走路的。

⑤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跟现在你把一切交给妈妈一样,那时候妈妈也该把一切都交给你了。从前你交给妈妈的是花朵儿一样的身体,诗一般梦一样的年华;以后妈妈却要回赠你一段枯萎皱缩的躯干,一个琐碎不堪的灵魂。到那时候,你会牵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

(选文有删改)

【小题1】本文题目“牵手”有哪些方面的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小题2】文中有三次女儿牵着妈妈手的细节描写,请简要概括写出来并说说这几处细节描写突出了什么(或“有什么作用”)?
【小题3】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说你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
(1)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
(2)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
【小题4】试概括说说文章最后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语言表达(共9题)

7.
造句。
单薄:__________
断断续续:__________
8.
分析下面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赋予在这些丁香花身上的?
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9.
仔细阅读文章,从中找出丁香在形状、颜色、气味方面的特征。
10.
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11.
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12.
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结合本文,体会“丁香”一词在诗中的含义。
13.
课文第①②节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丁香花的?
14.
说说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
15.
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2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