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版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30870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3

1.选择题(共6题)

1.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渺茫 改(zuàn) 身求法(shě) 终南捷径
B.阑姗 论(miù)  重蹈覆(ché) 怀古伤今
C.疏漏 难(xùn)  序渐进(xún) 拭目以待
D.天崖 悟(xǐnɡ) 重信守(nuò) 错综复杂
2.
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最近,微信朋友圈中流行一篇文章《素颜湖南》,该文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湖南的众多美食、美景及民风民俗。
B.钓鱼岛是中国的,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的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日本领导人将把两国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C.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社会发展仍需大力提倡节约。
D.经过长期大量的试验,光是由波长极短的电磁波组成,这一事实看来已经铁证如山
3.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有句古话:“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这是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的痛切之言。
B.学校对面三、四百米处有一家网吧,有的学生考完试就来到这里“减压”,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C.《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唱响我们心灵深处温存记忆的同时,也让我们思索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俄罗斯举行规模空前的阅兵式,目的在于向人们发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B.在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抗灾、防灾、减灾的意识。
C.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必须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5.
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在《红岩》这部小说里,有一位传奇式人物,令敌人闻风丧胆、恐慌不安。她就是被战士们亲切称为“双枪老太婆”的华蓥山游击队司令员。
B.华子良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松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C.“监狱之花”指的是《红岩》中的小萝卜头。
D.《红岩》中提到的“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都是特务的巢穴,集中了国民党特务机构中最精悍、最狡诈、最凶恶的力量。
6.
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带回去交给她就行了。
B.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爱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2.句子默写(共1题)

7.
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使至塞上》: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2)《无题》: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3)《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忆秦娥 娄山关》: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
(5)《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
(6)《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8)李商隐《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小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小题1】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表现了一种空寂冷愁的情调,隐含着诗人的吊古伤今的特殊感受。次句叙事写景,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做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小题2】“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做简要赏析。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列古文,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
(2)熨之所及也 
(3)火之所及也
(4)臣是以无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小题3】学了这则故事,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

5.现代文阅读(共3题)

10.
(题文)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原本忙着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的农具,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灿烂,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给装满。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侧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漫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他不撒手,她也侧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上溜走了。
③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嗦嗦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烧了,他的女人唉声叹气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④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她的服侍活着。苍苍婆的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⑤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块钱。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弯下僵硬的腰,手指触到那已经蔫软的皱皱巴巴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情凄凉了起来。她尝了一粒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更觉凄凉,她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自然把采来的都柿当酒吃,竟一发不可收拾,吃空了盛都柿的篮子。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钞票,让她买酒喝,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吗?蚂蚁喜欢合伙举起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⑥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唯一还在忙着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头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庄稼,二鲁也记着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晴响晴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们种到土里的东西也不会长翅膀飞了;可你们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收秋完再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⑦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放到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猪圈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用竹筐把猪草背了回来。
⑧就在大鲁、二鲁背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成,就这么被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口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唯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她的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⑨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圈火红的野刺莓。金井的女孩儿,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不过他们只采了这一种,并且用它们做了最美的装饰。
(选自《雪窗帘》)
【小题1】(小题1)请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2】(小题2)作者笔下的苍苍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题3】(小题3)第⑧段中“天空下起了大雪”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4】(小题4)选文第②段中“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灿烂,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11.
好日子为何养出弱孩子
【材料一】中学生运动会记录“沉睡”40年无人破、高中班里引体向上少有人达标、体育课长跑改短跑……在多地调查发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体质下滑引发“好日子养出弱孩子”的担忧,被广泛关注。
【材料二】广州市教育局公布的2016学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结果显示,对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优秀率仅2.6%,不及格率达16.2%,重度近视率为49.8%。
大连某小学一位从事23年体育教学的教师表示,他能明显感觉出孩子们体质的下降。“2000年前后,我带过1993年出生的孩子训练,60米能跑到6秒1,100米能跑到11秒94,现在体校找这样的孩子都很难,100米跑12秒78的就算不错了。”这位教师说。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统计显示,我国各级各类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有7000个左右,而在美国,仅体操一项就有5000个左右。
【材料三】业内人士表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相互之间缺乏支撑和内在联系,“三张皮”没有缝成“一件袄”,导致学校体育缺少社会体育的课外支持,竞技体育在组织孩子们普及锻炼方面仍有提升余地。
西部某省会城市体育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多地体育系统与教育部门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人才共育体制机制,难以调动孩子运动的积极性。
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刘和昌表示,由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社会体育组织是民办性质,由体育主管部门支持建设,场地却属于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下的学校,在场地使用、经费支持等方面仍有待探索出激励性更强的政策。
我们小时候课余时间踢足球、打篮球都‘玩疯了’,现在的家长却生怕孩子磕着碰着,有的甚至为此找老师、找学校。”宁夏银川市体育总会秘书长丁晓晶说,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看法”,有时对孩子的选择是决定性的。
【材料四】专家建议,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不能越养越弱。应加强青少年健康素养和运动技能的培育,整合社会、学校、家庭力量参与,倡导家庭体育,让运动健身真正成为青少年的生活习惯。
虽然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但记者梳理发现,不少省份的细则至今仍未出台,多位体育部门工作人员建议,将学生的达标测评纳入学校的考核范围,适当提升体育课比重,探索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实行问责。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谦等建议,在继续加大力度助推中小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的同时,应鼓励体育部门、相关协会、社区等广泛推广亲子、家庭体育运动项目,通过举办家庭趣味田径赛、智慧体育进家庭等活动,让体育运动在社区、家庭扎根。
【小题1】好日子却养出弱孩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小题2】写出你从材料二中得出的三条有价值的结论。
【小题3】下列表述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今天孩子的体质之所以越来越弱,是因为居民生活水平太高了造成的。
B.今天广大孩子的体质要增强,光靠家庭是不够的,它还需要社会和学校力量的共同参与。
C.现在的家长生怕孩子因为踢足球、打篮球而受伤,所以都去找老师和学校,希望能不参加体育运动。
D.只要中小学校的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孩子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就一定能够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12.
简单
①台湾作家三毛曾写过名为《简单》的散文,结尾的话是这样的:“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②在这个世界上行走,是不易,是很累。不可知的危机等着你,剪不断理还乱的无尽纷扰纠缠着你。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渴望着简单,也就不奇怪了。
③欲求简单,简单生活,简单做事,愿望是好的。但要做到,并不简单。
④熊培云说:“最简单的东西我们可能看不见——但它们确实真实存在。”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简单的内涵在简单的话里凝练到了极致。
⑤在身心压力与日俱增的现实中,很多人感觉活得疲惫。简单做人,简单从事,成了内心的追求。学生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希望老师布置的题目最好简单点; 职场男女希望老板不要把乱麻似的工作每天压到自己身上,尽量简单点; 更头疼的是繁文缛节的人际交往、无休无止的应酬,在虚情假意中迎送,在言不由衷中往来,实在是驱不散的麻烦。还有职场和人际中那些搬弄是非、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置身如此人生境地,简单成了奢望。于是,有人远离喧嚣尘世,躲进深山,刻意营造晨耕暮归、粗茶淡饭的“返祖”生活。这样的生活,形式上看来是简单了,但还没有还原到真实的简单,更不用说达到贝聿铭所言的简单之美了。
⑥快刀斩乱麻式的简单,只是暂时的逃避。循序渐进,对“此地”的生活删繁就简,也许才会抵达简单的真实彼岸。
⑦一开始就简单的事情,无所谓简单。只有经历过复杂后的简单,过滤了麻烦后的简单,才是真正的简单。
⑧简单不是草率从事,不是随性乱为。简单是对复杂的有效调理,是对麻烦的积极破解。简单就是要让头绪尽量少,可以不复杂就不必复杂。许多年前有个画展,其中一幅作品,是墙上一大滩溅开的色彩,说是抽象画。问画家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他轻松回答,很简单啊,把色料揉成一团扔上去就成。这不是简单,这是乱来。为使咏春拳在实战中更有效发挥作用,一代宗师叶问淡化其他拳种里花拳绣腿的套路,创出了近身快打拳法。看上去比原先简单多了,但在实际搏击中非常实用。到了李小龙,不但继承了叶问的形,更悟到他的神。到美国后,把原有拳法进一步改进,自创截拳法。出拳快而准,不少人看了认为太简单,殊不知在实战中屡出奇效。
⑨把简单事情复杂操作,是愚蠢之举;把复杂事情简单处理,而且处理得当,才是拥有人生智慧的高明人。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3】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4】请分析第⑥段画线句中“也许”的表达效果。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3.
综合性学习
在“文学采风”综合性学习中,九(1)班全体同学将于5月19日从学校统一乘车到桃花村开展文学采风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请你写出三种采风形式。
【小题2】李子怡同学认为现在网络很方便,没有必要再实地采风,请你对她进行劝说。
【小题3】请你以班委名义在班级黑板上写一份活动通知。

7.作文(共2题)

14.
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15.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发表议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