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经开区七校联考2019-2020学年九年级11月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与社会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3069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5

1.非选择题(共2题)

1.
下面是王刚同学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的学习笔记:

(1)“笔记一”中有一处记错,请找出并改正,请补齐第4点笔记内容。
(2)“笔记二”的顺序记乱了,请你按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帮他重新排列(只写序号,文字可不必再抄)?1942年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关键一年,列举这一年影响战争走向的两件大事?

(3)根据上述表格,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从中你有何感悟或启迪?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运用史实说明在近代化进程中新知识分子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

材料二:思想革命开始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中国人不再沉默。发出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的抗议。

(2)材料二中中国人的抗议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抗议中的哪一个口号最能体现出该事件的性质?它具有划时代意义,主要体现在哪里?

材料三:露雳一声震天响,诞生中国共产党,黑暗中国见光明,革命从此有方向。

(3)为使“革命从此有方向”,共产党人在理论(或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前行。试用大革命失败至1937年前的两例史实说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