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与社会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73044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5

1.非选择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谒昭君墓》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1)根据所学知识,两件国宝分别反映了什么史实?
(2)材料二中,《谒昭君墓》你同意作者的态度吗?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由。
(3)两件国宝代表的朝代既迎来了中国古代的封建盛世,也出现过内部混乱。请你列举相关史实印证这一结论。
2.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写出其变法的主要措施。
(2)用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的原因是什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