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材料二: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法典明确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三:由于雅利安人有着强烈的种族优越感,所以他们极力避免与受鄙视的臣民混合,并专门发展起划分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享有的职业等级,第四种姓则留给达塞人(当地土著)。达塞人不准参加宗教仪式,也不能拥有征服者所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国王”在古埃及被称作什么?金字塔与“国王”有什么关系?
(2)材料二中的“法典”出自古代世界哪一王国?材料中汉谟拉比宣称自己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什么?他制定法典的真实目的(实质)又是什么?此“法典”的地位如何?
(3)材料三的现象出现在古代哪一国家?材料中“前三个种姓”依次指哪三个?“第四种姓”又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4)上述材料中三个文明的发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材料一: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材料二: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法典明确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三:由于雅利安人有着强烈的种族优越感,所以他们极力避免与受鄙视的臣民混合,并专门发展起划分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享有的职业等级,第四种姓则留给达塞人(当地土著)。达塞人不准参加宗教仪式,也不能拥有征服者所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国王”在古埃及被称作什么?金字塔与“国王”有什么关系?
(2)材料二中的“法典”出自古代世界哪一王国?材料中汉谟拉比宣称自己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什么?他制定法典的真实目的(实质)又是什么?此“法典”的地位如何?
(3)材料三的现象出现在古代哪一国家?材料中“前三个种姓”依次指哪三个?“第四种姓”又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4)上述材料中三个文明的发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文化是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材料一: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教义
(1)材料一所反映的教义属于哪种宗教?该宗教的诞生地在哪里?
材料二:让人们相信他是上帝的儿子,为了救赎世人的罪而降临人间。人们若按照他的教诲去做,就能死后进入天国,获得永生,宣扬的核心思想是对人类的“博爱”。
(2)材料二中的“他”相传是谁?请列举一例与该宗教相关的西方节日。
材料三:穆罕默德建立了自己的宗教:宣扬主神安拉是宇宙的唯一真神和造物主,只有信仰安拉的人死后才能进入天堂。穆罕默德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同时形成了阿拉伯文明,对以后的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材料三中穆罕默德创立宗教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该宗教对阿拉伯地区有哪些影响?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这些宗教被统治者所利用的共同教义是什么?
材料四: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下,处在睡眠和半醒状态,这些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史学家布哈特
(5)据所学知识回答,“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与哪一重大事件密切相关?该事件以什么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它为欧洲什么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材料五: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它,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6)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作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五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
材料六: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
拉美各地印第安人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给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7)材料六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
(8)材料四所述事件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文化是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材料一: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教义
(1)材料一所反映的教义属于哪种宗教?该宗教的诞生地在哪里?
材料二:让人们相信他是上帝的儿子,为了救赎世人的罪而降临人间。人们若按照他的教诲去做,就能死后进入天国,获得永生,宣扬的核心思想是对人类的“博爱”。
(2)材料二中的“他”相传是谁?请列举一例与该宗教相关的西方节日。
材料三:穆罕默德建立了自己的宗教:宣扬主神安拉是宇宙的唯一真神和造物主,只有信仰安拉的人死后才能进入天堂。穆罕默德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同时形成了阿拉伯文明,对以后的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材料三中穆罕默德创立宗教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该宗教对阿拉伯地区有哪些影响?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这些宗教被统治者所利用的共同教义是什么?
材料四: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下,处在睡眠和半醒状态,这些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史学家布哈特
(5)据所学知识回答,“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与哪一重大事件密切相关?该事件以什么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它为欧洲什么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材料五: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它,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6)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作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五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
材料六: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
拉美各地印第安人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给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7)材料六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
(8)材料四所述事件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
法律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读图,回答问题。

(1)图A是哪国颁布的法律文献?基于此法律该国开始确立起什么政治体制?
(2)图B颁布于哪一历史事件中?该文件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3)图C所示法律文献由哪一机构颁布?明确了哪些基本原则?
(4)上述法律文献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5)上述三个国家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1)图A是哪国颁布的法律文献?基于此法律该国开始确立起什么政治体制?
(2)图B颁布于哪一历史事件中?该文件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3)图C所示法律文献由哪一机构颁布?明确了哪些基本原则?
(4)上述法律文献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5)上述三个国家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选择题- (共31题)
6.
希腊罗马文化被称为西方文化之源。下面对古希腊、罗马文化表述不正确是
A.希腊古典文化有大量神话元素,其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
B.了解凯撒遇刺、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等史实可以查阅文献资料《荷马史诗》 |
C.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 |
D.哲学家苏格拉底终生展开对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的探讨 |
7.
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11、12世纪的哪一史实
A.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 |
B.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
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的入侵 |
D.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 |
8.
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流行着一条常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请问,这句话反映的是欧洲社会的什么状况
A.残酷的奴隶制 |
B.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
C.君主专制 |
D.中央集权制 |
9.
(题文)某小组整理笔记时,整理出“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恺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他们可能在学习的主题是( )
A.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 B.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
C.希腊文明的繁荣 | D.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
10.
“斯巴达作为古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城邦以独立的政治单位立于希腊世界 |
B.城邦王权衰微,实行较民主的政治 |
C.城邦商品经济发达,农、工、商并重 |
D.城邦小国寡民的突出特点 |
11.
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通过“阿拉伯人的口”将哪些中国人的发明传入欧洲。( )
①造纸术 ②指南针 ③火药 ④0到9的计数法
①造纸术 ②指南针 ③火药 ④0到9的计数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2.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主要表明( )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
B.罗马法制约了罗马皇帝的权力 |
C.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 |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
13.
庄园法庭档案记录了这样一些事: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这些案例主要说明( )
A.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
B.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
C.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
D.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 |
14.
13世纪,西欧大学享有自治地位,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须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这主要体现了大学享有
A.免赋税特权 |
B.司法特权 |
C.教育自主权 |
D.教会法豁免权 |
15.
有个雅典家庭,家里有一个男主人、一个女主人、一个6岁的儿子和一个3岁的女儿,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男奴隶和一个女奴隶。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几个人?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16.
(题文)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为了巩固统治,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克洛维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
B.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
C.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 |
D.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
19.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A.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
B.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 |
C.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
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
20.
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的舞台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显得突出许多,这是因为法国大革命
①受启蒙思想影响更深远
②颁布1787年宪法
③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④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①受启蒙思想影响更深远
②颁布1787年宪法
③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④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21.
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A.维护国家统一 | B.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
C.确立君主立宪制 | D.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
22.
美国国土安全部201 7年2月4日发布声明称,根据美国华盛顿州两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3日作出的裁决,在全美范围内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国土安全部将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据此可知美国
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 B.总统必须要对联邦法院负责 |
C.地方权力高于中央 | D.总统权力受到联邦法院制约 |
25.
《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议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中“根源”指的是( )
A.国王得到拨款后解散了议会 |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
27.
“比较”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共同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
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
C.国王与议会矛盾激化 |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
30.
小明一家去美国旅游,来到一个小镇上看到有一座手握步枪的民兵铜像矗立在这个村镇的中心。美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正是这个小村镇的民兵,为美利坚的独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请你告诉小明一家这个村镇是( )
A.波士顿 | B.约克镇 | C.来克星顿 | D.萨拉托加 |
31.
米涅在《法国革命史》一书中谈到路易十六之死时说:“一个最善良又最软弱的国王,经过十六年半一心谋求幸福的统治之后,在三十九岁上死去了。他的祖先给他遗留下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路易十六上断头台 | B.罗伯斯庇尔上断头台 |
C.拿破仑政变 | D.攻占巴士底狱 |
32.
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据此判断拿破仑最伟大的贡献应是( )
A.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B.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 |
C.改革财政,![]() | D.发动“雾月政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