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都区第三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2900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7

1.综合题(共3题)

1.
某校九年级开展了“思想的力量”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材料二: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有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指14—17世纪欧洲的哪场运动?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材料二表明了伏尔泰的什么观点? 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文件吸收了他的这一观点?(举两例即可)
(3)材料三文件的发表标志着哪一思想的诞生?该思想诞生后有何重要意义?
(4)综合以上探究,请写出先进的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扩展是世界近代史学习的主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材料二  14—18世纪,资本主义开始由对人性的呼唤、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财富的贪婪和对海外的扩张,逐渐凝聚成一种时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
材料三 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制度,这个制度保证让社会……最大程度发挥创造力;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纺纱机,1785年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材料四  “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列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重大事件的世界意义。
(2)材料二中“时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英国表现为什么形式?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两个基本因素。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5)借鉴英国、美国历史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请你为中华民族复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3.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或废止法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 郑重昭告北美13块殖民地彻底与英国脱离关系,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内容摘自哪部文献,该文献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文件是何时由何机构发布的?该文献发表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国革命时期的文件?是由何机构制定的?该国革命有什么显著特点?
(4)上述三个材料所涉及的事件对欧美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2.选择题(共28题)

4.
(题文)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与郑和下西洋相比,不同点是(  )
A.促进资本主义发展B.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C.得到统治者支持D.到达非洲东海岸
5.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A.贵族世袭制度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国家D.政教合一国家
6.
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A.维护国家统一B.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C.确立君主立宪制D.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7.
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片,走向整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
A.航海探险家的贡献B.地理知识的积累
C.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D.交通事业的发展
8.
“他的剧作对英国社会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描述,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他是
A.培根B.但丁
C.达芬奇D.莎士比亚
9.
“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转向大西洋和西北欧——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文中的“新大国”是指
A.西班牙B.美国
C.法国D.英国
10.
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封建势力
D.赢得了民族独立
11.
发展资本主义是近代历史的进步潮流,下面四个同学收集的资料中有错误的是:
甲:“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乙:英国和美国都是通过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丙:来克星顿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丁:热月政变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高潮结束
A.甲B.乙C.丙D.丁
12.
文艺复兴初期的思想家彼特拉克说:“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
A.人文主义B.禁欲主义C.蒙昧主义D.理性主义
13.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是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法革命所要解决的“如出一辙”的问题是
A.摆脱外来殖民统治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为工业革命扫清障碍D.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14.
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曾让俄国诗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仑去世后,普希金却将他视为对抗专制的救世主。普希金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他认识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稳定了法国政局
B.在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D.扩大了法国疆域
15.
这次战役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它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这次战役是
A.来克星顿枪声B.萨拉托加战役C.凡尔登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
16.
15—19 世纪西欧地区最早出现了许多影响世界进程的大事.这些大事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锻炼了人们拼搏进取的精神,同时又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下列不属于这一事件的是
A.文艺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
C.美国独立战争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
14至16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先掀起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德国
18.
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你认为这个“兴”的涵义是指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兴起了一批思想家、艺术家
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19.
(题文)有人认为美国政体优于英国政体,也有人认为英国政体优于美国政体。对此,你认为两国政体
A.都是西方国家政体,不能比较B.英国优于美国,因它建立最早
C.美国优于英国,因它国力第一D.只要符合本国国情就是最好的
20.
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指( )
A.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B.封建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C.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21.
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清朝的石碑。下列碑文描述中属于概述美国政治制度特点的是
A.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
B.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C.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
D.其治国崇尚善俗,不尚武功,亦与诸国异
22.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三权相互制约与平衡。这表明美国()
A.决心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B.建立了较民主的政治体制
C.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一
23.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A.查理一世召开议会B.攻占巴士底狱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24.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声势最为浩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巴黎公社
25.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26.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27.
英国人麦考利 1830 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 1790 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28.
沪宁城际、京津城际、京沪等高铁运营通畅,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饮水思源,火车的发明者是()
A.史蒂芬孙B.瓦特C.哈格里夫斯D.富尔顿
29.
现在我们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都是“瓦”,这是为了纪念使人类社会步入蒸汽时代的英国著名机械师(  )
A.哈格里夫斯B.瓦特C.富尔顿D.史蒂芬孙
30.
列宁在评价某社会主义经典著作时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列宁评价的这本经典著作是
A.《人权宣言》B.《人民宪章》C.《拿破仑法典》D.《共产党宣言》
31.
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
A.确立君主立宪制B.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C.维护国家统一D.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