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练习第五单元第19课《登勃朗峰》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72768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2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翌日(yì)    拾级(shí) 隧道(suì)
B.俯瞰(kàn)   穹顶(qióng)   巍峨(é)
C.缭绕(liáo)  妩媚(fǔ) 蔓延(màn)
D.颠簸(bō)    沟壑(hè) 旷野(kuàng)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赏花游客络绎不绝,让村民的“绿色农家菜”也跟着火了一把。
B.随着年岁的增长,各种期盼纷至沓来,是该好好树立下各自的理想了。
C.我们班的王芳同学,虽然有时违反纪律,但是学习成绩优异,是名副其实的三好学生。
D.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要不断学习,用新的面貌来适应它。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3.
阅读《登勃朗峰》,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题1】作者记叙了与友人浏览勃朗峰的经历,全程可分为两个阶段,试对两个阶段的内容加以概括。
【小题2】为什么作者认为乘马车的和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小题3】有人认为,作者写登勃朗峰,只需详写登山所见即可,下山所见和勃朗峰关系不大,有点偏离主题,所以应该去掉或者简略带过。你的看法呢?
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观秦兵马俑

季羡林

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

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幽情的地方。看到半坡,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诗辉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走过灞桥,我怎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一走过渭水,那“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我仿佛亲眼目睹当年世界首都长安的情景,大街上熙熙攘攘,在黄皮肤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或白或黑、衣着怪异、语言奇特的外国学者、商人、僧侣、外交官。……

③总之,在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夹杂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

④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

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一个铜军官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

⑥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将军俑、铠甲武士俑、骑马俑等等,好像都聚精会神地站在那里,静候命令,一个个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身体笔直,纹丝不动。兵俑中间间杂着一些马俑,也都严肃整齐,伫立待命。我原以为,这些兵俑都是一个模子里塑制出来的,千篇一律。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几乎都不相同:有的像是在微笑,有的像是在说话,有的光着下颔,有的留着胡子,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没有发现一个愁眉苦脸的。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

⑦我的思潮又腾涌起来,眼前幻象浮动,心头波浪翻滚。我仿佛看到前排坑道里的兵俑和马俑一齐跳动起来。兵俑跑在前面,马俑紧紧地跟在后面,有的兵俑骑上马俑,他们都在将军俑的率领下,奋勇前进。后排坑道里那些还没被完全挖出来的兵俑和马俑,有的只露出了头,有的露出了半身,有的直着身子,有的歪着身子,也都在那里活动起来。那高低不平的地面此时在我眼中忽然变成了海浪,汹涌澎湃。兵俑和马俑正从海浪中挣扎出来,奋勇地向前奔去。他们一飞出大厅,看到河山大地花团锦簇,人们意气风发,都大为惊诧与兴奋。他们边说边飞,浩浩荡荡,飞向骊山,飞向天空。

⑧这八百里秦川可真是一块宝地啊!几千年来,我们多少代人在这里胼手胝足,辛勤耕耘,才收拾出如今这样的锦绣河山。现在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超过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

⑨我依依不舍地离开秦俑馆。此时天色渐晚,骊山山顶隐入薄薄的暮霭中,周围一片宁静。那浩浩荡荡的兵马俑队伍大概已经飞越了骊山,伴随我的心飞掠那八百里秦川。

(摘自《季羡林散文选》,有删改)

(注)①冕旒(miǎn liú):这里代指古代帝王。②胼手胝足:手脚上因劳作而结满了老茧。
【小题1】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游踪
所见(所想)
所感
(1)
丰富的历史遗迹,灿烂的诗歌文化
似乎有一点骄傲的意味
秦兵马俑馆小厅
(2)
骄傲的意味浓烈起来了
秦兵马俑馆大厅
规模宏大,形态各异,飞奔向前
(3)
 
【小题2】简要分析第④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小题3】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
【小题4】文章标题为“观秦兵马俑”,但作者为何一开始详写了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而并没有直接写“观秦兵马俑”?请结合文章主旨做简要阐释。
【小题5】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第①段的景物描写为全文定下了充满活力、兴奋昂扬的情感基调。
B. 第②段末尾的省略号隐含的意思是:在西安,引发思古幽情的历史遗迹与脍炙人口的诗歌还有很多。
C. 第⑥段末尾画线句强调的意思是“不知道到底要怎么称呼、评价那些兵马俑才恰当”。
D.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与第②段画线诗句表达的意境是不同的。

3.综合性学习(共3题)

5.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巉峻:
(2)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
轻歌曼舞:
(3)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霓裳羽衣:
6.
阅读下面这段话,想一想,这位导游到底说了些什么话?请你把导游可能说的话写在横线上。
导游小张带着旅游团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景点登山。行至半山时,一位老太太的衣服被路边的荆棘划破了,她蹲在那儿再也不愿意登山了。导游走过去,笑眯眯地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太太一听,脸上的愁云一下子就没有了,高高兴兴地继续登山。
7.
(2017年中考湖北黄冈卷)语文实践活动
(1)在天堂寨旅游风景区登山路上,一位大爷看到右面的警示牌,笑呵呵地说:“这里还有人表演杂技啊,我们快去看看。”如果你听到了这位大爷的话,请告诉他警示牌所表达的内容,并对他做出些提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年黄冈市中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思想内容
中心,材料
37。80%
语言表达
语汇句子,表达技巧
38。95%
层次结构
整体布局,过渡衔接
17。35%
其它
书写、标点运用等
5。90%
 
看了上述结果,如果要你对即将步入2017年中考考场的黄冈考生提出一点最重要的建议,你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文(共1题)

8.
《登勃朗峰》是一篇翻译作品,译笔简练,笔法多变,妙趣横生。如在写上山时,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写下山时,又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仔细阅读课文,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自己的登山感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3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