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三中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72714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1

1.综合题(共3题)

1.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

(1)材料一中“华丽转身”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53—1957年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材料三:《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3)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

材料四: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4)《走进新时代》中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与“富起来”的分别是谁?

(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哪次大会上提出来的?

(6)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党曾犯过严重的失误,请举一例。

(7)在2007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上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论是什么?

(8)活动感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写出你最想说的话。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下面的四张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认真观察以下图片并回答问题。

(1)上述哪几个图片反映的哪些历史事件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2)哪一图片反映的哪一历史事件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3)中国要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历史,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40年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党的哪次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
(3)我国现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5)结合上述材料,请你用一句话准确地评价邓小平。

2.选择题(共33题)

4.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经验
5.
五星红旗……中国的骄傲!随着奥运健儿的夺冠,随着“神州七号“的升天,五星红旗从天安门广场飘到了奥运赛场,从中华大地升上了茫茫太空!自豪之余,我们不禁想到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是
A.开国大典
B.国务院第一次会议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
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7.
某班学生组织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同学在剧中饰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A.董存瑞
B.黄继光
C.邱少云
D.罗盛教
8.
在全国开展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杨利伟等被提名为候选人。他们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A.热爱祖国,敬业奉献
B.清廉执政,一心为民
C.献身科学,淡泊名利
D.会战石油,艰苦创业
9.
建国初期,***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1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 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12.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
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4.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5.国务院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好我国处于______的基本国情。(    )
16.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好我国处于______的基本国情。(    )
17.
具有历史震撼力的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A. “文化大革命”期间
B. “大跃进”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18.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作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9.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作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20.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作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21.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作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22.
在如今“中国流行语”排行中,赫然在列的有“中国梦”、“正能量”等词句。其中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①实现统一
②国家富强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2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国的有利影响是
A.中国将面临严重挑战
B.将很大程度上限制中国对外开放
C.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竞争风险加大
D.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4.
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5.
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26.
如图是某同学的一节历史课笔记。这节课学习的主题是。
A.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
B.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D.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27.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决策
B.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确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D.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8.
海尔企业在国内发展壮大之后,不满足只做“小池塘里的大鱼”,想要走向国际化,2001年中国的的一件大事给其提供了机遇,这件大事是(  )
A.建立经济特区B.加入WTOC.与17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D.提出“一带一路”
29.
既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30.
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②厦门
③上海
④汕头
⑤珠海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31.
每一个时代都有反映其特征的流行语,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A.经济特区招商引资一国两制
B.解放土改三大改造
C.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D.文革小组上山下乡造反有理
32.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33.
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C. 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 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34.
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
A. 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B. 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
D. 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5.探究下图中有几组线互相平行,有几组线互相垂直.

有{#blank#}1{#/blank#}组线互相平行.

有{#blank#}2{#/blank#}组线互相垂直.

36.
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民主改革的推行
C.改革开放的推动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