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72712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 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农民和手工业者陆续参加了合作社,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已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写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
(2)你同意“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农业的改造是实行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也就是在这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基础,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老百姓唱道:“大电干,就是好,千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50年代初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2)材料一中“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之后出现了一些失误请试举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失误的主要原因。
(3)指出材料二中两段唱词反映出的凤阳农村发生的变化,并概括其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儿,就像投下一粒石子,打破旧体制的一潭死水,漾开了迎接生产力解放的春天的圆圈儿。

——摘编自舒亦颖《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60个重大事件》

材料二 这四个地方在地理、人文条件方面具有展开对外活动的优势。一是靠近国际市场,深圳和珠海与香港、澳门邻近,汕头和厦门也与港澳临近,厦门还面对台湾;二是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三是深圳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汕头和厦门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海运港口;四是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做依托;五是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有许多人的祖籍就在这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写出“打破旧体制”的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四个经济特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的优势因素。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1992年广东经济的变化趋势。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选择题(共29题)

4.
在抗美援朝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的英雄人物是
A.邱少云
B.黄继光
C.彭德怀
D.董存瑞
5.
观察如图,从1949年到1957年促进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增加的是
A.“大跃进”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与图中反映的史实有关的是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7.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2001年。”催生1992年创业高潮的主要因素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开展
B.对外开放政策首先在上海实行
C.国有企业改革从包产到户开始
D.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9.
新中国诞生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南京的解放
C.开国大典
D.西藏的和平解放
10.
《谁是最可爱的人》歌颂的“最可爱的人”是(   )
A.人民解放军B.八路军C.新四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
11.
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  )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工业化道路的开辟
12.
1949年,各界代表聚集北平,共筹建国大计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
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让“土地还家”的法律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改法》
B.《古田会议决议》
C.《中共七大决议》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4.
“耕者有其田”是中国世代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农民这一愿望的是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5.
1950年10月,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司令员是(  )
A. 彭德怀 B. 刘伯承 C. 陈毅 D. 陈云
16.
下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解放战争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7.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这段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B.挑战美苏两极的重大战略
C.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前提D.加强国际合作的明智之举
18.
下图的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A.背景和人物
B.人物和方式
C.方式和背景
D.时间和意义
19.
结束了以《共同纲领》为临时宪法的过渡状态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B.《土地改革法》的制定
C.《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20.
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阶级斗争为中心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
“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文化大革命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一五计划
22.
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它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A.三大改造完成
B.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D.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23.
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专家学者遭到无端迫害,反映了当时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B.没有制定法律
C.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D.“二月逆流”的出现
25.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6.
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商业 D. 农业
27.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1988年进入改革宏伟蓝图的海南岛属于(  )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D.内地
28.
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过去购物凭票证   今日商品任意买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C.步入人民公社化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29.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指的是(  )
A.建立自贸区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开放沿江城市D.加强睦邻友好关系
30.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实行“大锅饭”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增强企业活力 D. 建立私营企业制度
31.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发生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
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C.提出“两个凡是“方针
D.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的讲话
32.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