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1.
(题文)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惘然(wǎng) 嗤笑(chī) 阴晦(huì) |
B.恣睢(suī) 胆怯(qiè) 给予(jǐ) |
C.狗吠(fèi) 戳穿(cuō) 妒忌(jì) |
D.诧异(chà) 过瘾(yǐn) 拮据(jié) |
3.
下列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神态描写) |
B.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心理描写) |
C.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肖像描写) |
D.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动作捕写) |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的一项是( )
A.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
B.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
C.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
D.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
5.
与下面的文字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 )
可惜正月过去了,闫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敢出门, 。
可惜正月过去了,闫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敢出门, 。
A.但父亲终于带走了他。 |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
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
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
6.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放乡》――《彷徨》 |
B.曹文轩——《孤独之旅》一一《草房子》 |
C.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一一《羊脂球》 |
D.黄蓓佳一一《心声》——《儿童时代》 |
7.
下列词语中解释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 )
A.大事渲染(作) 相时而动(看、观察) |
B.狼狈不堪(不能忍受) 缄默(封口) |
C.莫名其妙(没有人) 与日俱增(一起) |
D.弄性尚气(注重) 动辄(就)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选自《陈涉世家》)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度已失期___________ ②为天下唱___________
③陈胜佐之___________ ④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小题5】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
[乙]
【小题6】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选自《陈涉世家》)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度已失期___________ ②为天下唱___________
③陈胜佐之___________ ④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野芳发而幽香 发闯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
B.既克,公问其故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为之说 |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帝感其诚 |
D.不以物喜 勿以善小而不为 |
A.家破人亡 | B.亡命之徒 | C.唇亡齿寒 | D.生死存亡 |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小题5】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
[乙]
【小题6】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小题1】文中的“他”是指 ;“我”是指 。
A.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B. 作者鲁迅 C. 小说情节的串讲人
【小题2】分析下列外貌描写蕴含的深刻含义。
(1)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2)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3)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4)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小题3】选文从几个方面描写中年闰土的形象?这些肖像描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小题4】此段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小题5】曾经是那样充满生气的闰土,人到中年却活得这样麻木、悲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小题1】文中的“他”是指 ;“我”是指 。
A.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B. 作者鲁迅 C. 小说情节的串讲人
【小题2】分析下列外貌描写蕴含的深刻含义。
(1)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2)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3)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4)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小题3】选文从几个方面描写中年闰土的形象?这些肖像描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小题4】此段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小题5】曾经是那样充满生气的闰土,人到中年却活得这样麻木、悲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99分的苦恼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珑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的。
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几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1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到94、95分回来,他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80几分,于是就有(甲)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她妈拿出来数落一番。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无可奈何,但她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辨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刻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作业。
皇天不负苦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乙)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示意孩子把试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这最后1分!”
我大为震惊,本想顸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
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个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拣花了眼;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了。她妈也忍不住笑了。
【小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
A.“暴风骤雨”的“骤”,注音: ; B.“一瘫”的“瘫”,注音:
【小题2】结合原文,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A. “坎坷”: ; B. “顿悟”: 。
【小题3】理清文章思路,把下面各部分内容的话语,分别填人相应的括号内(只填字母)。
【小题4】文中开头画横线句子一连用了五个“比”字,目的是突出 。
【小题5】文中(甲)(乙)两处的横线上,分别填人恰当的词语(从括号内选择)。
A.于是就有(甲) (引发 引起 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B.老远就喊着(乙) (走 冲 迈)进门来了。
【小题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形象地写出了她妈当时的心理变化,开始是 ,继而是 ,接下来有一个很能体现后一种心态的动词是 。
【小题7】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不超过15个字来简要回答。
孩子苦恼的是:
妈妈苦恼的是:
“我”苦恼的是:
【小题8】下面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99分的苦恼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珑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的。
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几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1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到94、95分回来,他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80几分,于是就有(甲)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她妈拿出来数落一番。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无可奈何,但她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辨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刻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作业。
皇天不负苦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乙)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示意孩子把试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这最后1分!”
我大为震惊,本想顸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
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个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拣花了眼;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了。她妈也忍不住笑了。
【小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
A.“暴风骤雨”的“骤”,注音: ; B.“一瘫”的“瘫”,注音:
【小题2】结合原文,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A. “坎坷”: ; B. “顿悟”: 。
【小题3】理清文章思路,把下面各部分内容的话语,分别填人相应的括号内(只填字母)。
A.妈妈不满意孩子的考试成绩。 | B.父母对女儿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
C.矛盾暂时得到化解。 | D.99分所引起的风波。 |
【小题5】文中(甲)(乙)两处的横线上,分别填人恰当的词语(从括号内选择)。
A.于是就有(甲) (引发 引起 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B.老远就喊着(乙) (走 冲 迈)进门来了。
【小题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形象地写出了她妈当时的心理变化,开始是 ,继而是 ,接下来有一个很能体现后一种心态的动词是 。
【小题7】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不超过15个字来简要回答。
孩子苦恼的是:
妈妈苦恼的是:
“我”苦恼的是:
【小题8】下面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全家皆大欢喜。 |
B.矛盾未彻底解决,“笑”的背后仍苦恼。 |
C.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发出苦涩的笑。 |
D.言尽而意未尽,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